1701212236
【复次龙王,若离邪见,即得成就十功德法。何等为十?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四、直心正见,永离一切吉凶疑网;五、常生人天,不更恶道;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八、不起身见,舍诸恶业;九、住无碍见;十、不堕诸难;是为十。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速证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1701212237
1701212238
「邪见」就是愚痴,其想法、看法完全与自性违背,称为痴;愚痴表现于外就是邪知邪见。远离愚痴,比离贪欲、嗔恚困难。佛比喻断痴惑好像是藕断丝连,很不容易断干净。十恶前九条,只要能持戒,身、口就不犯戒;修定,能断贪嗔;唯独痴一定要开了智慧,才能断除。愚痴是所有烦恼的根本,众生之所以会造贪嗔痴,造杀盗淫妄等,都是因为愚痴所致。由此可知,开智慧重要,这也是佛法修学的终极目标。
1701212239
1701212240
开智慧,一定要依戒得定,因定开慧,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修学的过程,我们也不例外。修行开不了智慧,原因何在?戒不清净,就得不到定,当然没有慧。没有戒定的智慧,佛法称为「世智辩聪」,儒家称为「记问之学」,这是听得多、看得多、记得多,不是自性的流露,所以不是智慧。儒家讲:「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也。」可见有修、有证方能为人师。所谓「有修」就是落实自己所学,以佛法来讲,落实就是「持戒」,持戒方能得定,甚深的禅定才能开智慧,浅定没有智慧。佛法讲的「四禅八定」,都没有智慧,出不了三界。阿罗汉所修的是「九次第定」,所以能超越三界。
1701212241
1701212242
要想开智慧,不能不放下,不放下是开智慧最大的障碍。放下不是做不到,而是你不肯做。这件事情是求自己,自己肯放下,这不是难事。因此,自古以来修行人有成就、能开悟、能证果,都是能放下之人。
1701212243
1701212244
「何等为十?」下面是十种功德法、十种利益。
1701212245
1701212246
「一、得真善意乐,真善等侣。」这是远离愚痴所得的第一种利益。『真善意乐』是真乐,非苦乐之乐;苦乐之乐,不是真乐,佛法称为「坏苦」,苦是「苦苦」。真善意乐即佛经讲的「常生欢喜心」,因为常生智慧,故得真法喜、真法乐。『真善等侣』就是常亲近真善知识,与真善知识做伴侣;伴侣即同参道友。因此,你有邪见,这种殊胜的受用就得不到。有邪见的人,起心动念随顺烦恼,常生烦恼、忧郁、疑惑,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敢确定,这是愚痴造成的。断愚痴虽难,我们也要学习,能得一分,有一分受用;能得两分,有两分受用。
1701212247
1701212248
邪见的根本,就是「我见」、「身见」。修行人离不开烦恼,摆脱不了习气,原因就是执著这个身是「我」,起心动念自私自利。只要有这个念头,贪嗔必定随之而起;而贪嗔烦恼伏不住,果报在三途。佛说:这个身是「四大五蕴假合而生」,不是真的;「缘生之法,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我们把这个身当做自己,看得这么重,坚固地执著,这个因素就是堕落饿鬼道的业因。
1701212249
1701212250
所谓「伏」,就是有功夫使十恶业不起现行;如果伏不住这些烦恼,念佛也不能往生。往生的条件是「一向专念」;烦恼不断,就是夹杂,功夫不纯,不能往生。
1701212251
1701212252
自己不是真善人,就遇不到真善知识,即使佛菩萨在你身边,你也遇不到,因为有烦恼现行故。若心地纯善,周边所接触的一切人都是善知识、佛菩萨,正如蕅益大师讲的:「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你有真智慧,诸佛菩萨都在你面前;没有真智慧,诸佛菩萨在你面前,你都看不顺眼,怎么会得到法喜?得到「真善意乐」?从这儿就能体会到,佛法的教学实实在在是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离苦得乐。「离苦」就是伏烦恼、断烦恼,得真善意乐。
1701212253
1701212254
「二、深信因果,宁殒身命,终不作恶。」这唯有具足真实智慧,明了真相的人方能做到。『深信因果』,大家对种善因得善果,造恶因得恶报,都耳熟能详,可就是不肯修善,这是不能深信因果。深信是通达因果之理,了解事实真相。譬如:对于蚊虫、蚂蚁,一般学佛人往往还有杀心,这是习气。虽然知道因果,但是知道得不够深,有意无意地去杀它,将来果报仍免不了。
1701212255
1701212256
譬如,安世高法师曾经两次到中国来偿还命债,他是修行证果的人,他清楚过去生中误杀别人,这一生也会被人误杀。「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果报一定有因有缘。菩萨做此示现,就是告诉我们:「你造作的因,一定有果报,果报一定要自己承受。」儒家讲:「爱人者,人恒爱之。」你爱别人,这是修因;社会大众都尊敬你、爱护你,这是果报。反之,你恨别人、讨厌别人,社会大众同样也恨你、讨厌你。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你会宁舍自己的性命,也不肯造恶。
1701212257
1701212258
古德比喻得好,现在有个很高的位置请你去做,条件是杀一个没有罪的人,你杀了他,王位就是你的;对于深信因果的人来说,去杀一个无辜的众生,能得再好的利益,他也不会去做,这必须要离邪见才能办到。邪见是愚痴,糊涂人不信因果;换言之,信因果信得不深,不算明白人。
1701212259
1701212260
蚊虫、蚂蚁也是一条命,它们是过去生造恶太多所导致的,但它的罪报终了时,也会转为人身。而我们罪业造多了,也会变成蚊虫、蚂蚁。实在讲,无量劫来,六道种种身相我们都曾经历过,这一生得人身有「隔阴之迷」,忘记过去世的事情;虽然现在忘记,业因种子却在阿赖耶识里永远不会消失。
1701212261
1701212262
由此可知,言语行为、起心动念,自己要对自己负责任。因果可畏,唯有诸佛菩萨、声闻、缘觉知道。经上记载阿罗汉听佛讲经,讲到地狱的情况,想到自己过去曾经历过,还心有余悸,身上都出血汗。我们现在是无知,但是只要断贪嗔痴就能证阿罗汉果,就能记得过去生生世世的事情。想到过去在六道里的状况,做过天王、畜生、饿鬼,也堕过地狱,哪一道都去过。所以我们跟一切众生与诸佛如来,过去无量劫中都有亲属关系。我们要是杀害、侮辱、轻视众生,就是对付自己的父母与诸佛无异,这是真话。所以,证得阿罗汉,才能真正不作恶,恶念不生,我们要认真努力学习。
1701212263
1701212264
「三、惟皈依佛,非余天等。」『皈依』就是以佛为老师,随顺佛陀的教诫修学。诸天善神的智慧比我们高,也能教导我们,我们对他要尊敬。诸天善神多半也是皈依佛的,我们在经典里看到,大梵天王、忉利天王常请诸佛菩萨到天宫讲经说法,所以诸天善神也是佛的学生。天道虽好,但见思烦恼没断尽,他们的智慧比我们高,烦恼比我们轻,福报比我们大,但所得的果位不是究竟圆满的。因此,我们需要有真实智慧、圆满功德的老师,来教导我们修学。
1701212265
1701212266
我们以佛为师,这些诸天善神会不会怪我们?不会。你从前拜神,现在皈依佛,神也会欢喜赞叹,为你护法。若神看到你皈依佛,他不欢喜,这不是正神,一定是妖魔鬼怪;妖魔鬼怪会害人,正神会保佑人。我们以佛为老师是决定正确的,但是对于其他的天神决定要尊重赞叹。
1701212267
1701212268
「六、无量福慧,转转增胜。」福德、智慧是从善业而生,谚语所谓「福至心灵」,福报现前时,智慧也就现前,心思特别灵敏,这是说明福与慧的关系。福慧的根都是善心、善念、善行,若心行不善,怎么会有福报?不善之人虽享有大富贵,他这个福报是前生修的,这一生所修的,果报在来世,「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决不是作恶多端的人有福报。我这一生没福,是前生没修,不能怪别人。真正明白道理与事实真相,决不会怨天尤人,心是安定的,所谓是「心安理得」。我们想求福报、求智慧,今生修因,来生福慧就现前了,因果通三世,这个道理一定要晓得。
1701212269
1701212270
明白了世出世间法,修福、修慧是当然之理。要不要享受?不要享受。把自己修行的果报回向给一切众生,布施供养一切众生,让大家去享受。为什么?这个福报是有漏的福报,若要享受这个福报,功夫、道行决定会退转;反之,不享受,布施供养一切众生,道业会增长。诸佛菩萨所享受的是无漏的果报,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有漏的福报绝不享受。
1701212271
1701212272
释迦牟尼佛示现讲经说法、教化众生,讲经说法是法布施、法供养;用身体、劳力,这是内财布施、内财供养。自己一生生活所需,吃得饱、穿得暖,足矣!他所享受的是无漏的福慧。后人也依照佛陀的教诲修行,而不能有佛陀那样的成就,原因何在?不能放下有漏的福报,反而障碍了无漏的果德。果真将这个毛病消除,诸佛菩萨果地上的受用,我们虽然不能圆满得到,也能得到少分。
1701212273
1701212274
十善业是佛法修行的基础,向下经文讲六度、四无量心、四摄法、三十七道品,全都是以十善业为基础。不认真修十善业就不是学佛,真正念佛往生的人,无论是什么身份,从事于哪个行业,决定具足十善业;不具足十善,决不能往生。
1701212275
1701212276
由此可知,我们要想在当生往生西方净土,「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四句一定要做到,才有把握往生。孝亲尊师、慈心不杀,就是落实在十善业道上;如果没有十善业道,孝亲尊师都是假的,你也没有慈悲心。这要特别注意,决定不能疏忽,这是佛法修学根本戒之根本。
1701212277
1701212278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也是建立在十善业道的基础上。你没有这个基础,三皈五戒无法落实,是有名无实。有人向印光大师请教:「怎样能入佛法?」他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诚就是具足十善业。心与十善业不相应,诚何在?诚绝对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而落实在生活当中就是十善业,十善业的圆满就是如来佛果。
1701212279
1701212280
我们常常看到佛像,有一个圆光,上面写了三个字「唵、阿、吽」,有用中文写的,也有用藏文、梵文写的。「唵、阿、吽」是什么意思?唵是身,阿是口,吽是意,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纯善,这三个字就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圆满,就成佛了。
1701212281
1701212282
十善、五戒是行门的根本,从初发心到如来地都不能离开;须臾不可离者,称为「道」,这是正道、佛道。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要与这十个纲领相应;若不相应,则是恶业。上品十恶,是地狱的业因;上品十善,是生天的业因。明白此理,就清楚、明白自己将来往哪里去。所以,想修福、修慧,决不能违背十善。
1701212283
1701212284
「七、永离邪道,行于圣道。」十恶是邪道、三恶道。我们起心动念落在十恶,就是行邪道,果报在三途。若不愿意堕三途,就要远离邪道,行十善业道,十善业道是佛道、菩萨道、圣人之道。走这条路,才是真正有智慧、觉悟回头之人。从哪里做起?从起心动念处做起。
1701212285
[
上一页 ]
[ :1.7012122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