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212927e+09
1701212927 诸位读过《了凡四训》就晓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前生谁给你定的?自己定的,不是别人定的,这才真正是公平。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这一生命里头缺财不要紧,现在修,积极的修都来得及。了凡先生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他自己懂得修因,三种因他都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不但他自己做,太太也帮他做,全家做,所以他的命运改得那么快。发了财,发了财自己并不享受,实在讲,过他非常快乐的生活,节俭,把自己省下来多余的,再帮助一些需要的人,他的富贵永远享不尽,生生世世不受贫穷的果报。他懂得道理,懂得方法,如理如法地去求,有求必应。
1701212928
1701212929 有些人过去生中,接触到古圣先贤的教诲,接触到佛法他肯修,这一生得到果报;果报得到之后,未必遇到圣因,圣贤菩萨的教诲未必能遇到。遇不到,这一生只知道享福,不知道继续不断去修,他不知道,这个很可惜。这一生福报享完之后,来生就不如今生,每况愈下,一世不如一世。由此可知,圣贤的教诲第一重要,没有比这个更重要的。
1701212930
1701212931 一切布施当中,法布施为最,《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面讲得非常清楚。我们懂得道理,也懂得方法,这才认真努力去修学,果报愈来愈殊胜。现前的果报,在佛法讲花报,果报在来世。花报自己已经感觉到这样殊胜,果报就可想而知。这就好比植物,先开花后结果,我们看到植物开的花开得好,就能够预料将来结果一定非常美满,所以佛家教我们离苦得乐,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些话都是讲的世间,世间的果报不是究竟的,但是大多数的世间人贪图世间果报。佛菩萨是个明白人,古今中外的圣哲也都是个明白人,他们能够观察众生的根机。你贪图世间的富贵,帮助你、满足你的愿望,让你生欢喜心。你能够对圣贤生欢喜心,你就愿意亲近他,你就愿意接受他的教诲,他必然在你现有的基础上,帮助你向上提升。
1701212932
1701212933 人间富贵不错,天上富贵比这个更殊胜。人能活多少年?生命太短促了,纵然活上一百年也是弹指之间。我们自己回想一下,自己今年几十岁了,想想从出生到现在,不就像一场梦一样,想想童年的事情就像昨天一样。光阴过得太快了,一百年一弹指,你的富贵能享受几天?天上的福报比人间大得多了,不要说是很高的天,我们通常讲忉利天,中国人讲玉皇大帝,一般宗教里面讲生天,多半都是生忉利天。怎么知道的?看他修因,他修的是什么因,果报在哪里,这个推测是相当可靠的。
1701212934
1701212935 生四王天、忉利天是修十善,才能到那个地方去。那个地方的福报比人间殊胜,首先寿命就长。忉利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一百年,现在说这个话大家好懂,现在知道有时差,我们这个地球跟忉利天时差很大,忉利天一天我们就一百年。他的寿命多长?是他们那边的一千岁,合我们世间那时间就太长了。他的一天是我们一百年,他的一年我们也给他定三百六十五天,他的一年,他的寿命是一千岁(合人间三千六百五十万岁),所以忉利天的享福,比我们人间殊胜太多。往上去福报是倍倍增加。如果我们知道这个道理,对于人间的福报自自然然就看淡了,我们要修天福。
1701212936
1701212937 佛菩萨又告诉我们,还有比天福更殊胜的,了生死出三界,阿罗汉、辟支佛、佛菩萨的福报,绝对不是天人能够相比的。大梵天王、摩酰首罗天王,这是三界里面福报最大的,比不上阿罗汉、比不上辟支佛。所以佛菩萨会帮助我们,把我们境界不断向上提升。佛告诉我们,第一等的福报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世出世间的智慧、福德,没有能跟他相比的;纵然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都不是摩酰首罗天王能够相比的,也不是十法界里面四圣能够相比的。这个事情要不是佛陀跟我们说出,我们怎么会知道?
1701212938
1701212939 所以我们在世间,现在这个身体住在世间,应认真努力断恶修善,绝不希求这个世间的福报。我们修的福到哪里享?到极乐世界去享。那我修的福不大,极乐世界人福太大了,没错。我这一点小福到了极乐世界就变成大福,小的因到极乐世界就变成大福。可是没有小福的因,极乐世界去不了。佛在经上介绍给我们西方极乐世界,那一边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什么叫「上善」?这个人心善、念善、行善,就是这部经上所讲的「昼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观察善法」,这就是上善。
1701212940
1701212941 由此可知,修净土的人,这部经非常非常重要。你要说是修净土,净土经里头没有讲《十善业道经》,那你就完全看错了。我们看经要细心,不可以粗心大意。净土修行方法,基本的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那十善业怎么修法?这部经就是讲十善业;由此可知,这部经确确实实是我们修行的基础。念佛法门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往生。念佛念得再好,没有这个基础,没有净业三福的基础不能往生。为什么?心行不善,与西方极乐世界的大众不相应,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所以苦是能够解决的,要懂得道理、懂得方法。
1701212942
1701212943 四念处,后面还有两条,「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每一条都很重要,我们一定要很清楚,然后才知道怎样修学。
1701212944
1701212945 这四种观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观心无常」,「心」是妄心,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够好好地疏导,祸患无穷,就像黄河大江一样,怎么样疏导它,让它带给众生福利,不至于变成祸害。
1701212946
1701212947 最近我在资讯里面,看到一个讯息,这是外国人的统计,缺乏母爱的儿童没有爱心,嗔恨心很重,很容易跟同学发生冲突。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应当把它当做第一等的大事来看待。现代的社会崇尚女权,女人也跟男人一样,到社会上去争名逐利,把底下一代的教育疏忽了。你纵然得到名利,你的儿女反叛你,试问你还会有幸福吗?现在社会,无论在中国、在外国,我们常常听到的讯息,儿女杀父母、杀兄弟,学生杀老师,时有所闻。这个风气没有被遏止,还不断在发展,次数一年比一年多,危害社会一年比一年严重。所以有一些宗教讲世界末日,我们相信,深深相信有世界末日,而且深深肯定世界末日距离我们不远。我们要有高度的警觉心。这什么原因?「观心无常」。古今中外大圣大贤都懂得这个道理,了解这个事实真相,去提倡教育,教育就是疏导,教育里面的核心教育是家庭,所以古圣先贤赞叹母亲最伟大。世界上确确实实没有比母亲更伟大的,母亲伟大在哪里?以母爱施与她的子女,她的子女长大了,将她的母爱与社会大众分享,他会爱世人,他会为社会人群造福。这种伟大天经地义,比你去做皇帝、做总统还要伟大。今天几个人懂道理?几个人了解事实?
1701212948
1701212949 我们在讲席当中,讲过很多很多次,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建立在四个教育基础上,教育的根就是家庭教育,然后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来辅助、来完成,终极的是宗教教育。宗教教育主要的目的是升华,帮助一个人转凡成圣,脱离生死轮回,脱离六道十法界,这是宗教教育。宗教教育的根也是家庭教育,如果我们疏忽这一点,不但不能度别人,自度也都落空了,这是我们要有真实智慧,要认识清楚。
1701212950
1701212951 今天社会的动乱,人与人之间没有爱心,人与人之间没有互信,彼此不信任。国与国不信任,族群与族群不信任,宗教与宗教不信任,这还得了吗?不信任就有猜疑、就有误会,彼此各自预防,各自预防就变成了军备竞争,军备一竞争就增加了不信任,增加了猜疑,最后是莫名其妙爆发战争。将来的战争,大家都知道的,美国不管怎样发展,纵然美国的武力盖过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仗打起来之后,没有胜负,同归于尽。这是科学家都提出来,核子战争是同归于尽的战争,没有胜负。这种想法、这种做法,愚痴到了极处。
1701212952
1701212953 要想做世界上的王,我们佛经里头有转轮圣王,转轮圣王不但是统治一个地球,照佛经的说法是统治这个太阳系。全太阳系的王是金轮圣王,他用什么来统治?用仁义道德,不是用武力。古今中外的历史,从来没有说用武力能够统治世界的。武力只能征服,不能降服人心,人家力不敌你,屈服在你的威力之下,你的威势衰退,底下就起来革命,就把你推翻。
1701212954
1701212955 什么样的统治才是永恒的?仁义道德,简单地说,爱心的统治是永恒的。有没有这个事实?有。你看看宗教家他们就是用爱心统治,他没有形式上的国土,他有实质上的国土,全世界多少人是他的信徒,多少人崇拜他,多少人依教奉行,那都是他的国民,都是他的信徒,他那个国是永恒的,他那个国是任何人没有办法消灭的。
1701212956
1701212957
1701212958 十善业道经讲记 真正永恒只有爱心,道理我们要懂。今天世界上的大国,要想得到全世界人民衷心悦服的拥护,我常讲不要做世界警察,要做世界上的圣诞老人,哪一个不欢喜?真诚的爱心,尽心尽力地帮助有苦难的人,你得到全世界人民衷心悦服的拥护,你这是世界之主。武力做不到,我常讲经,释迦牟尼佛聪明,他知道这个事情政治做不到,所以王位放弃;武力做不到,所以他将军统帅也放弃。今天科学技术也做不到,经济财富还是达不到,唯一能达到的是教学。释迦牟尼佛从事于社会教育工作,他做成功了。
1701212959
1701212960 世界上古往今来大教育家,心胸都是开阔的,真的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他们确确实实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族群的界限,没有宗教的界限,有教无类,而且地位绝对平等。佛法里面讲「生佛平等」,他不说「佛生」,把众生抬高,众生跟佛平等。唯有平等观才能达到真正的和睦相处,你跟人和睦相处。你觉得比别人高,永远不能和睦。和睦的基础、和睦的根本是平等,佛法讲「万法平等,无有高下」,这是世出世间大圣的教诲。
1701212961
1701212962 所以我们今天读到「观心无常」这一句,有无限的感慨,现代社会人心无常到了极处,这很恐怖,我们一定要晓得。首先在这个动乱的时代当中,佛教我们要自度,换句话说,我们救不了别人,至少要救自己。救自己不是找一个避难所去避难,逃避不了的。今天世界上,这个地球绝对没有一处是安全的,所以要把避难的念头断掉。怎样真正保全自己?决定不怕死,要知道死了以后到哪里去。六道轮回我们学佛的人肯定,现在西方有不少著作也肯定了。我从国外,他们给我搜集寄给我,这么厚的讲轮回的书,已经给我寄来七本,他们还在搜集。外国人讲轮回的这些事情,我让我们这一边同学把它翻译出来,因为分量太多了,不要完全翻译,把大意翻出来就好;完全翻译,那么多文字,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我们只要知道纲领,在我们讲经教学的时候可以引证。
1701212963
1701212964 肯定了轮回,那我们死了、身死,我们的精神不死。外国人说「意识」,他说意识,现在证明意识跟肉身是两桩事情,肉身毁掉,意识存在,我们中国人讲「灵魂」,佛经里面讲「神识」,这个东西存在。一些宗教把这个东西称为「神我」,印度教它把这个称作「神我」。六道里面投胎是它去,身体没有什么,身体像衣服一样,坏了脱掉换一件,那个神我才是真的,是真我。佛法讲神我还是假我,不是真我。真我是什么?真我是自性;自性是什么?就是灵性、觉性。《楞严经》上讲:「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这是真我。眼能见,能见的见性是真我,能闻的闻性是真我,六根虽然随着根说性,性实在是一个,不是六个。
1701212965
1701212966 我们眼耳鼻舌身意是六个工具,在哪一个工具里面,我们加上它的名称。这个意思诸位要不懂,我们可以用电器来做比喻,我们电通过摄影机,它能够录像,通过收音机能够听到声音,通过炉灶它能够煮饭,电只是一个,不是很多个。我们把电比作真性,这个东西在我们身上,这个人就是活人,离开就变成尸体;就好像电器一样,接上电源它就起作用、就活了,电源拿掉了,它就死掉了,电它存在。
1701212967
1701212968 佛跟我们讲性才是真我,心性。《华严经》上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是讲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个性、同一个阿赖耶识。知道同是一个,慈悲心就生出来了,佛家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什么叫慈悲?念念为别人想就是慈悲,就是爱,不要为自己想。我为一切人想,一切人为我想,这才和睦相处。我只知道为我想,不肯替别人想,总想自己占一点便宜,让别人吃一点亏,世界会大乱,到最后怎么样?最后毁灭自己,这是愚人。
1701212969
1701212970 真正有智慧的人知道,爱人才是真正爱自己,敬人才是真正敬自己,帮助别人才是真正帮助自己。为什么?虚空法界是一体。佛家尤其是大乘的教学,就是讲这个道理,就是讲这个事实真相。所以我们一定要用真诚的慈悲、清净的慈悲、平等的慈悲、正觉的慈悲,慈悲就是爱,爱里面有真诚、清净、平等、正觉,就称它作慈悲。用这个心处事待人接物,用这个心来生活,用这个心来工作,这是把这个心完全导向最正确的方向,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方向,佛家称之为大菩提心。人能有这个心,自然能放下,自然能看破,看破是对于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通达,放下是绝对不为自私自利,全心全力为社会、为一切众生服务,无条件地服务,这种服务自在随缘。
1701212971
1701212972 所以我们四念处读到这一段,我们要深深去反省。妄心是无常的,刹那不住,念头生灭就像洪水一样,要知道如何去防范、如何去疏导。彻底解决的方法,那是高级的佛法。让我们舍弃妄心,常住真心,这是究竟彻底正本清源的方法,佛法里头有。契入这个境界,大乘经里面讲法身大士,契入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究竟圆满。
1701212973
1701212974 「观法无我」。念处四条都是智慧,智慧的观察,也就是现代哲学所讲的人生观、宇宙观,这四条前面三条是属于人生观,最后这一条「观法无我」是属于宇宙观。这个观法是正确的,确确实实见到宇宙人生的真相,与《心经》上所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是一个意思。如果说我们怎样像菩萨一样照见五蕴皆空,四念处就是最好的下手方便。你从这个地方去观察,你观身、你观受,受是我们现前一切的享受、感受;你观心,这个心就是念头,起心动念;最后教你观法,法是一切诸法。前面三条属于人生观,末后一条教我们看宇宙之间万事万法。你看清楚了、看明白了,你的思想见解与诸佛菩萨等同,跟他平等、跟他一样,然后你才能够体会到诸佛菩萨在十法界游戏神通,我们在六道里面是受业报,造善业受福报,造诸恶业就受苦报。
1701212975
1701212976 六道众生是业报身,自己没有办法做主宰。而业报里面又非常复杂,我们冷静去思惟就能想到,哪一个众生这一生当中都是造善业,没有造恶业?不可能的,一个也找不到。同样道理,你找一个众生一生都造恶业,没有做一点善业,那也找不到。所以六道众生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善恶混杂,那就看是善多还是恶多。善多恶少,你能够享人天福报,虽然享福,依旧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还有不如意事?是善里面夹杂着恶报在里头。造作恶业里面,也有善业,即使是堕在地狱众生,地狱怎么堕的?现行里面造作五逆十恶,这个堕地狱。可是地狱众生也造作一些善业,或者是前一生造的,或者是多生多劫之前造的,所以佛菩萨示现在地狱也能够帮助他们。
[ 上一页 ]  [ :1.7012129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