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567266e+09
1701567266 最后,站在衣橱边,她把一辈子的领悟都用完了。几个月前的领悟是——扔掉以前的衣服就是扔掉曾经的回忆,扔!顿时橱柜几乎空空如也;几天前的领悟是——What you wear,who you are(你穿着什么,你就是什么),突然就刷卡买“大牌孤品”,吃三个月泡面……
1701567267
1701567268 那个下午,我们奉献了毕生智慧,让她明白一件事:你这是病,得治。
1701567269
1701567270 A说,其实大部分女生,多多少少都有以上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花了那么多金钱和心血在打扮上,而在他人看来大部分时间都是“车祸现场”。品位这个事情,跟你花多少钱真的无关,What you wear,who you are是对的,因为你穿着的一切都是对你个人最好的诠释,你的妆面、衣服、每个细节,都是你自我简介的注脚。但是,若你都不知道自己是谁,你又怎么能写好这个简介?
1701567271
1701567272 B说,管理好衣橱,首先要管理好身体。一个浑身赘肉的人穿大牌都会像A货,至少不让人觉得她高贵;相反,一个身材紧致的人,一件白色衬衣也让人想起微风拂面的青春。身体的比例和形状是天赋使然,但一个真正对自己提出过要求的人,一定可以找到各种办法,让自己无限接近所能达到的最完美状态——健身、美容、少食、作息规律等。B有个偏执的观点,女人到了40岁之后,所有的经历都写在她的身材里,而贵妇的挺拔则来源于内在严格的自我约束。
1701567273
1701567274 C说,以下入门法宝你值得拥有:就化妆来说,粉底柔和干净就成功了一半——你拥有了一个好气色;就穿衣来说,最安全的穿法是身上的颜色不超过三种、套装、三厘米以上的高跟鞋。其实很多人连这些最基本的都没做到,努力程度根本达不到谈论眼光的境界。在品位这件事上,有原则地模仿绝对超越无原则地创新。
1701567275
1701567276 D说,妹子,你要克制恶性购物的冲动,首先要戒掉不安全感。买衣服如挑男人,多一个错的选择,就是少一个对的搭配。最好的做法是,买得精、更买得矜持。买一件衣服前,先在脑海里打开旧衣橱过一遍,确定它能找到小伙伴一起和谐地出现在你的身上,而不是因为一顶帽子要再买一件上衣、一条裤子、一条项链和一套新的内衣。其次,明确自己想要什么,为了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可以花时间付出耐心去等待。毕竟,一次完美的亮相,比无数次马戏团般的出场更能赢得尊重。
1701567277
1701567278 絮絮叨叨说了那么多,女朋友眨眨眼,非常困惑:人需要活得那么累吗?买件衣服不就是为了让自己开心吗?做女人不是开心最重要吗?
1701567279
1701567280 在聚会中一般负责最后补刀的我终于可以开口了:你昨天穿着那条浅黄色短裤外加纯黑长T恤,菲拉格慕的高跟鞋里还非塞进短丝袜去见相亲对象的时候,开心吗?
1701567281
1701567282 她立刻跟见了鬼一样嚎起来。
1701567283
1701567284 人类是一个非常奇怪的物种,可以在无意识之中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外貌与穿着,洞察别人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反言之,那些我们自以为隐藏很深的内心世界,以为只有自己才能够知道的隐秘价值判断,其实早就悄悄地通过我们的心灵光环在向外发散。我们既不必说相由心生这样的套路,也不必说外表是灵魂的映照,那些对自我有要求的人,总会知行合一地把妥当的一面拿出来示人。
1701567285
1701567286 每个人散发出来的气质就如同七彩的光圈,你的灵魂是什么颜色,你的气质就必定是什么颜色。这种光圈就像一个人灵魂的色谱,它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向外发射的信号。这也从心理学层面解释了,为什么你通常莫名地愿意和那些你喜欢的人聊得欢天喜地,却对另一些看起来就厌恶的人敬而远之。
1701567287
1701567288 有科学研究表明,任何生物都会放射电磁波,正是这个磁场形成了每一个物种的灵魂与人格光圈。每一个人身体里都安装了一条传感器,我们可以通过无数的细节读出另一个人内心的实质内容,并由此做出决定——是喜欢他,还是排斥他。
1701567289
1701567290 速朽且无常的今天,焦虑、个性崛起、征服、贪欲、自私、放纵、残酷、悲观、消极等一切情绪,都会不知不觉地折射在你我的外在形象里。你看看,众生皆苦,人艰不拆。就连穿好衣服这件貌似自由和轻松的事儿,也是不断修正自己的内心、付出等待和忍耐、孜孜不倦学习的结果。
1701567291
1701567292 你老跟我说你内在美,我只想说,你连衣服都穿不对,拜托别再来污“美”这个字。
1701567293
1701567294
1701567295
1701567296
1701567297 认知差:你比人生赢家差在哪? [:1701565496]
1701567298 认知差:你比人生赢家差在哪? 逃离舒适区:自律是为了多些随心所欲
1701567299
1701567300 真正的自律建立在自知、自信之上,而不是盲目地自我限制、自我压迫、自我批判。
1701567301
1701567302 兰,生完孩子以后,之前要“成为辣妈”的凌云壮志烟消云散,每每聚会都是吐槽会:每天弄孩子太晚了,早上起来,我就想多睡一会儿;美是别人的,舒服是自己的。渐渐地,口臭来了,水桶腰也来了,连斑都有些许了……然后她开始感慨:这女人不能生孩子。
1701567303
1701567304 她走了以后,孩子已经两岁的小美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1701567305
1701567306 原本小美也一样,想着孩子大点儿,三岁再打扮;结果孩子三岁了,又遇到了早起要送他去幼儿园的问题。有一天,一个朋友在路上,居然没认出她。
1701567307
1701567308 小美很受刺激,她想,我不能一辈子这样下去。第二天,她强迫自己早起三十分钟,在全家人一片鼾声中洗脸、精心打粉底、涂眼线。
1701567309
1701567310 奇迹出现了,那一整天她的心情都很好,路人对她微笑,连孩子也更喜欢她。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后,她再也不能忍受自己邋里邋遢出门了。她习惯那个更加美好的自己,用自律换来的、心态更笃定的自己。
1701567311
1701567312 睡觉,还是早起打扮?小小的生活细节里,包含着我们的人生选择——放纵,还是自律?
1701567313
1701567314 谁不想一头倒下睡大觉?谁不想享受当下放纵带来的短暂快感?给自己设定目标,克服阻力、付出代价去实现,本身就是件对抗人性的事儿。
1701567315
[ 上一页 ]  [ :1.7015672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