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850512e+09
1701850512
1701850513
1701850514
1701850515
1701850516 ◎不相等虽然是一种形式,但在感知世界里仍能看到。
1701850517
1701850518
1701850519
1701850520
1701850521 ◎理想国家:每一部分都在发挥恰当合理的作用。
1701850522
1701850523 《理想国》也许是柏拉图最著名的对话录了,它包含了后世思想家们(直到我们这个时代)从事的许多探索的预见。对话录就是因为书中讨论了一个理想国的建立而得名。我们现在要描述的就是这种国家的政体。我们知道,在希腊人看来,国家就是一座城市。希腊语“政体”一词就说明了这一点,它的大意就是“城镇”,其含义还包括一座井然有序的城市所具备的一切社会机构。这篇对话录的希腊语标题就是“政体”。英语里的“政治”一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1701850524
1701850525 柏拉图把理想国里的公民分为三个阶级:管理者、士兵、平民。管理者是少数精英分子,他们单独行使政治权力。国家建立之初,由立法者来任命管理者,而且其职位可以亲属世袭。低阶层中的优秀孩子可以被提拔进入统治阶级,而统治阶级中能力低下的后代也可以被贬为士兵或平民。管理者的任务就是去执行立法者的意志。为了确保他们这样做,柏拉图制定了一整套的计划,规定他们必须如何接受教育和如何生活。他们将受到精神与肉体两方面的培养。精神方面有“音乐”,即缪斯女神主管的任何一种艺术;肉体方面有“体操”,即不必列队练习的运动。“音乐”或文化方面的训练是为了培养出有教养的人,英国人所理解的“绅士”概念,就是从柏拉图那里产生的。受教育的年轻人必须做到举止高雅而英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书籍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诗人的书必须查禁:荷马和赫西俄德把诸神描写成喜欢争吵、放纵欲望的样子,这不利于人保持对神的敬意。神所创造的不应该说只是世界上的非邪恶事物,而是整个世界。另外,他们的诗篇中有的章节容易激起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叛逆行为的赞美,或者怀疑恶人会得势而好人却会遭殃。所有诸如此类的东西都应该查禁。包括那种狭义的音乐,也应该审查,只有那种能激发勇气和倡导节制的调式、韵律才允许存在。
1701850526
1701850527
1701850528
1701850529
1701850530 ◎理想国的三个阶级:监管者、兵士和平民(劳动者)。
1701850531
1701850532 管理者必须过清心寡欲的生活,这样他们就不用求医,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必须与庸俗的东西隔离开,而到了一定年纪又要学会抵制恐惧和诱惑。只有那些能够同时应付恐惧和诱惑的人才适合做管理者。监管者的社会、经济生活必须是严格的共产主义。他们的住所很小,只拥有一些维持个人生存的东西。他们分组进餐,吃最简单的食物。男女完全平等,所有女人都是全体男人共同的妻子。为了保证他们的数量,统治者会在一些节日,用抽签的方式选定一组合适的男女,让他们聚在一起繁衍后代。孩子出生后马上就被抱走,在子女和亲生父母之间互不知晓的方式下集体养育成人。未经许可而生育孩子属于非法,畸形或劣质婴儿将被抛弃。这样一来,个人情感就变得越来越微弱,而集体精神会逐渐强大起来。最优秀的孩子被选出来接受哲学教育,这些懂得哲学的人最终将适合做统治者。
1701850533
1701850534 如果是出于公共利益考虑,政府就有权撒谎。尤其是它将反复灌输“忠实的谎言”,即告诉公众,这个美丽的新世界是神授予的。两代人之后,人们将毫不置疑地接受这个谎言,至少普通百姓是如此。
1701850535
1701850536 最后,我们来看看对正义的定义。自从柏拉图提出他的理想国概念以来,这个定义就是所有的讨论得以展开的理由,因为他认为首先在一个大的范围讨论正义可能会容易些。当每个人都只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时,正义就会占据支配地位。只有每个人都从事属于自己职责的工作,而不去干涉别人的事,国家机器才能从容而高效地发挥作用。“正义”一词在希腊语中,是与和谐概念相联系的,是与每一部分各司其职、整体平稳运行相联系的。
1701850537
1701850538
1701850539
1701850540
1701850541
1701850542
1701850543
1701850544 ◎(上图)君主制,个人统冶;在法律制约下是更可取的。(下图)民主制,多数人统治;若无法律,则产生最不和的罪恶。
1701850545
1701850546 从这本书里,我们的确看到了一幅可怕的国家机器蓝图,在这样的国家里,作为个体的人几乎消失殆尽。《理想国》中描述的乌托邦正是阿尔道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这一类幻想的源头;而且它无疑鼓舞过很多当权者,这些人处在主导社会变革的地位,却全然不顾可能给人带来的苦难。在这种观点盛行的任何地方,都必然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即人被迫去适应预先设计好的制度。即使是今天,在某些地方,“国家应该是公民的仆人,而不是相反”的观点仍然被视为异端。国家与公民之间如何达成平衡,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不必急于在此得到答案。总之,《理想国》中所描述的理想世界,使许多持反对意见的人给柏拉图贴上了种种耸人听闻的标签,因此我们必须考察它所阐述的政治理论的准确含义。
1701850547
1701850548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柏拉图在政治事务中的后期发展出现过逆转。这一点我们过一会儿再作考察。《理想国》里的理想社会与其说是柏拉图式的,不如说是苏格拉底式的,它似乎是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理想的直接启发下形成的。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理想国实际上是一种用合理的方式治理国家的科学家式的观点。作为一种科学家的模式,它极有可能会诱使一位社会改革家去进行巨大变革,因为他可能会天真地相信自己正在做一件科学的事。如果听任科学家们去做,这种事他们是干得出来的。同时,理想国的概念也鼓励了这种认识。因为理想国毕竟只是一个为了讨论某些问题而设想的模式。很显然,苏格拉底正是出于这种动机才提出建立理想国的,关于这一点,我们看看这个人间天堂的某些极端措施就知道了。另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到某种程度上的反讽因素。比如,没有人真的想去查禁诗人,也没有人真的希望在性爱方面实行彻底的共产主义。当然,理想国的某些设想是来自对斯巴达实情的考察,但它毕竟只是模式,并不意味着它将作为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去建立一座实际的城市。当柏拉图后来参与锡腊库札的政治时,他也并没有试图按这种模式去建立一个理想国。我们知道,他的目标是十分稳妥和实际的,他只想改变一位被宠坏了的王子,使他有能力处理一个重要城邦的事务。柏拉图没有取得成功则又当别论,但这个例子足以说明教育并不是人们所想像的那种灵丹妙药。
1701850549
1701850550 在后期的对话录中,柏拉图曾两次谈论了政治问题。在《政治家篇》中,我们读到了他对城市里可能存在的各种政治体制的解释。出现什么样的体制取决于统治者的数量和统治方式。既有可能是君主制或寡头政治,也有可能是民主制;每种制度既可以按照法律原则发挥作用,也可以抛开这些原则,总共可出现六种不同的组合。假如没有法律原则,由于不存在统一的目的,被多数人掌握的权力就会产生最少的罪恶。另一方面,如果有法律原则,那么民主制就是最糟糕的制度,因为这种情况下要办成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既然这样,那么君主制就成了首选。
1701850551
1701850552 还存在着实行混合政体的可能性,就是从六种简单政体中提取某些因素加以组合。柏拉图在他最后一部作品《法律篇》中说,我们这个世界似乎找不到哲学家式的君王,我们所能采取的最佳方式就是在法律原则下,把个人统治与众人统治相结合。《法律篇》对如何组织这种政体以及如何选举官员都作了十分详尽的指导。同时他在教育问题上,也对我们现在所说的中等教育的时间安排与内容,给予了大量的详细说明。在希腊化时代,文法学校是年轻人接受教育的一个必经阶段。《法律篇》就为这类教育机构奠定了基础。
1701850553
1701850554 前面已经分析过,《理想国》的政治理想并不意味着要付诸行动。在这方面,柏拉图后期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他对政治和教育持一种非常现实的态度。其中许多观点都被后世不经意地接受,但它们的源头却很快被人遗忘了。《理想国》中的体系正好相反,作为一种体系,它曾经被普遍地误解,但它那些惊人的条款却不止一次找到了热心支持者,结果使那些人类的“豚鼠”(实验动物)深受其害。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柏拉图有时被说成是这些人的先驱,他们起初是不理解他,后来又为他的力量所征服,争先恐后地走上歧途。
1701850555
1701850556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承认,即便是柏拉图本人,也在他的政治思想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在这方面,他也有普通希腊人对野蛮民族的疏远情绪。这是一种自我意识中的优越感,或者只是一种从至高无上的希腊文化中产生的思维方式,我们很难在这一点上做出判断。
1701850557
1701850558 不管怎样,柏拉图在《法律篇》中仍然认为,在建立一座新城市(这是这篇对话假设的主题)时,为了避免被对外贸易及交往所腐蚀,人们应当在远离大海的地方选址。当然,这样做会带来一些困难,因为一定程度的贸易活动是必需的,总得让那些没有独立收入的人以某种方式谋生吧。尤其是在谈到他所设想的文法学校的教师时,柏拉图认为必须付给他们薪水,因此他们必须是外国人。
1701850559
1701850560
1701850561
[ 上一页 ]  [ :1.7018505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