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71358e+09
1701971358 ⑫ 造适不及笑:形容内心达到最适意的境界(李勉说)。
1701971359
1701971360 林希逸说:“意有所适,有时而不及笑者,言适之甚也。亦犹杜诗所谓:‘惊定乃拭泪。’乐轩先生亦曰:‘及我能哭,惊已定矣。’此言惊也,造适言喜也,惊喜虽异,而不及之意同。”
1701971361
1701971362 王孝鱼说:“‘造适不及笑’句是说,喜者必笑,然而自适其适者,忽逢适意之境,内心自造其乐,不必待笑而后乐。”
1701971363
1701971364 ⑬ 献笑不及排:形容内心适意自得而于自然中露出笑容。
1701971365
1701971366 林希逸说:“此笑出于自然,何待安排。此‘排’字与下句‘排’字虽同,而文势异,不可联上字说。”
1701971367
1701971368 王孝鱼说:“‘献笑不及排’句是说,笑而献以悦人,就得人为地布置安排而后使之笑;至于自适其适,自乐其乐者,则一切出于无心,不必待布置安排才能献出笑来。”
1701971369
1701971370 ⑭ 安排而去化:任听自然的安排而顺任变化。
1701971371
1701971372 ⑮ 寥天一:即道(宣颖说)。
1701971373
1701971374 【今译】
1701971375
1701971376 颜回问孔子说:“孟孙才的母亲死了,他哭泣没有眼泪,心中不悲戚,居丧不哀痛。没有眼泪、悲戚、哀痛这三点,却以善处丧而闻名鲁国。怎么有不具其实而得到虚名的吗?我觉得很奇怪。”
1701971377
1701971378 孔子说:“孟孙氏已经尽了居丧之道,他比知道丧礼的人超过多了。丧事应该简化,只是世俗相因无法做到,然而他已经有所简化了。孟孙氏不知道什么是生,也不知道什么是死;不知道什么是占先,不知道什么是居后;他顺任自然的变化,以应付那不可知的变化而已!再说如今将要变化,怎么知道那不变化的情形呢?如今未曾变化,怎么知道那已经变化的情形呢?我和你现在正在做梦,还没有觉醒过来啊!孟孙氏认为,人有体形的变化而没有心神的损伤;有躯体的转化而没有精神的死亡。孟孙氏尤其彻悟,人家哭泣他也哭泣,这就是他所以那个样子的原因了。世人互相称说这是我,然而哪里知道我所谓我果真不是我呢!像你梦作鸟在天空飞翔,梦作鱼在水底游玩。不知道现在谈话的我们,是醒着呢?还是做梦呢?忽然达到适意的境界而来不及笑出来,从内心自然地发出笑声而来不及事先安排。听任自然的安排而顺应变化,就可进入寥远之处的纯一境界。”
1701971379
1701971380
1701971381
1701971382 意而子①見許由。許由曰:“堯何以②汝?”
1701971383
1701971384 意而子曰:“堯謂我:‘汝必躬服仁義而明言是非。’”
1701971385
1701971386 許由曰:“而奚來爲軹③?夫堯旣已黥④汝以仁義,而劓⑤汝以是非矣,汝將何以遊夫遙蕩恣睢轉徙⑥之塗乎?”
1701971387
1701971388 意而子曰:“雖然,吾願遊於其藩。”
1701971389
1701971390 許由曰:“不然。夫瞽者無以與乎眉目顏色之好,盲者無以與乎靑黃黼黻之觀⑦。”
1701971391
1701971392 意而子曰:“夫無莊⑧之失其美,據梁⑨之失其力,黃帝之亡其知,皆在鑪捶⑩之間耳。庸詎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補我劓,使我乘成⑪以隨先生邪?”
1701971393
1701971394
1701971395 許由曰:“噫!未可知也。我爲汝言其大略。吾師乎⑫!吾師乎!萬物而不爲義⑬,澤及萬世而不爲仁,長於上古而不爲老,覆載天地刻雕衆形而不爲巧。此所遊已⑭。”
1701971396
1701971397 【注释】
1701971398
1701971399 ① 意而子:假托的寓言人物。
1701971400
1701971401 ② 资:资助,教益。
1701971402
1701971403 ③ 而奚来为轵:“而”,汝。“轵”,同“只”,语助词。
1701971404
1701971405 ④ 黥(qíng):古时刑罚,刺在额上,也叫墨刑。
1701971406
1701971407 ⑤ 劓(yì):割鼻的一种刑罚。
[ 上一页 ]  [ :1.70197135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