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75728e+09
1701975728
1701975729 河神说:“那么在万物的外面,万物的内面,从什么地方来区分贵贱?从什么地方来区分小大?”
1701975730
1701975731 北海神说:“从道看来,万物本没有贵贱的分别;从万物本身看来,万物都自以为贵而互相贱视;从流俗看来,贵贱都由外来而不在自己。从等差上看来,顺着万物大的一面而认为它是大的,那就没有一物不是大的了;顺着万物小的一面而认为它是小的,那就没有一物不是小的了;明白了天地如同一粒小米的道理,明白了毫毛如同一座丘的道理,就可以看出万物等差的数量了。从功用上看来,顺着万物有的一面而认为它是有的,那就没有一物不是有的了;顺着万物所没有的一面而认为它是没有的,那就没有一物不是没有的了;知道东方和西方的互相对立而不可以缺少任一方向,那么就可以确定万物的功用和分量了。从取向看来,顺着万物对的一面而认为它是对的,那就没有一物不是对的了;顺着万物错的一面而认为它是错的,那就没有一物不是错的了;知道了尧和桀的自以为是而互相菲薄,那么就可以看出万物的取向和操守了。
1701975732
1701975733 “从前尧和舜因禅让而成为帝,燕王噌和燕相子之却因禅让而灭绝;商汤和周武因争夺而成为王,白公胜却因争夺而灭绝。由这样看来,争夺和禅让的体制,唐尧和夏桀的行为,哪一种可贵可贱是有时间性的,不可以视为固定不变的道理。
1701975734
1701975735 “栋梁可以用来冲城,但不可以用来塞小洞,这是说器用的不同;骐骥骅骝等好马,一天能跑一千里,但是捉老鼠还不如猫和黄鼠狼,这是说技能的不同;猫头鹰在夜里能捉跳蚤,明察秋毫,但是大白天瞪着眼睛看不见丘山,这是说性能的不同。常常有人说:‘为什么不只取法对的而抛弃错的,取法治理的而抛弃变乱的呢?’这是不明白天地的道理和万物的实情的说法。这就像只取法于天而不取法于地,取法于阴而不取法于阳,很明显是行不通的。然而人们还把这种话说个不停,那便不是愚蠢就是故意瞎说了。
1701975736
1701975737 “帝王的禅让彼此不同,三代的继承各有差别。不投合时代,违逆世俗的,就被称为篡夺的人;投合时代,顺应世俗的,就被称为高义的人。沉默吧,河伯!你哪里知道贵贱的门径,小大的区别啊!”
1701975738
1701975739 河伯曰:“然則我何爲乎,何不爲乎?吾辭受趣舍①,吾終奈何?”
1701975740
1701975741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②;無拘而志③,與道大蹇④。何少何多,是謂謝施⑤;無一而行,與道參差。嚴嚴乎⑥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繇繇乎⑦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泛泛乎⑧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⑨?是謂無方⑩。萬物一齊,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盈,不位乎其形⑪。年不可舉⑫,時不可止;消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⑬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爲乎,何不爲乎?夫固將自化。”
1701975742
1701975743 【注释】
1701975744
1701975745 ① 辞受趣舍:即出处进退的意思(福永光司说)。“趣舍”,取舍。
1701975746
1701975747 ② 反衍:反复(郭《注》)。
1701975748
1701975749 曹础基说:“‘衍’,通延,发展。‘反衍’,向相反方向发,即今说转化。贵会转化为贱,贱会转化为贵。”
1701975750
1701975751 ③ 无拘而志:“而”,汝。
1701975752
1701975753 ④ 蹇(jiǎn):违碍(林希逸说)。
1701975754
1701975755 ⑤ 何少何多,是谓谢施:“谢施”,施用代谢(成《疏》)。
1701975756
1701975757 李勉说:“‘谢施’,犹交替也。少可以为多,多可以为少,不宜拘视也。即反复委蛇之意。司马彪曰:‘谢,代也。施,用也。’谓交代为用也。言少聚而成多,多散可成少。”
1701975758
1701975759 ⑥ 严严乎:原缺一“严”字。“严”字当重。与“繇繇乎”、“泛泛乎”相耦(奚侗《补注》)。
1701975760
1701975761 ⑦ 繇繇乎:同“悠悠”,自得的样子。
1701975762
1701975763 ⑧ 泛泛乎:普遍之貌(成《疏》)。
1701975764
1701975765 ⑨ 承翼:承受卵翼,受助之意。
1701975766
1701975767 ⑩ 无方:无所偏向(王先谦《注》)。
1701975768
1701975769 ⑪ 一虚一盈,不位乎其形:“盈”原作“满”,依杨树达之说改。“不位乎其形”,形无定位(宣颖说),即没有固定不变的形状。
1701975770
1701975771 杨树达说:“‘满’当为‘盈’,与‘生’、‘成’、‘形’为韵。下文云‘消息盈虚’即其证。此汉人避惠帝讳所改。”
1701975772
1701975773 ⑫ 年不可举:年岁不能存留。按:“举”当读为“拒”。《礼记·内则》注:“举,或为巨。”“年不可拒,时不可止”即〈达生〉篇“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山木〉篇“来者勿禁,往者勿止”亦与此文相发挥。
1701975774
1701975775 宣颖说:“往者莫存。”
1701975776
1701975777 ⑬ 大义:即大道(林希逸《口义》)。
[ 上一页 ]  [ :1.70197572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