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1977822e+09
1701977822
1701977823 马叙伦说:“‘晏’,借为‘宴’。《说文》曰:‘宴,安也。’”
1701977824
1701977825 【今译】
1701977826
1701977827 孔子被困在陈蔡两国交界的地方,七天没有生火煮食,他左手靠着枯树,右手敲枯枝,而唱着神农时代的歌谣,有击敲的器具而没有音律,击木声和歌唱声舒徐动听,使人心里感到舒适。
1701977828
1701977829 颜回恭敬地站着,转过眼来看。孔子怕他宽解自己而至于夸大,爱惜自己而陷于哀伤,便说:“回,不受自然的损伤还容易,不受人的利禄却难。没有一个开始而不又是终结的,人为和自然是一样的。现在唱歌的是谁呢?”
1701977830
1701977831 颜回问说:“请问什么是不受自然的损伤还容易?”
1701977832
1701977833 孔子说:“饥饿、干渴、寒冷、暑热、穷困不通,都是天地的运行,万物的迁移,这就是说共同参与变化呀!做人臣的,不敢逃避国君的使命。执守人臣之道的都能这样,何况对待自然呢!”
1701977834
1701977835 颜回问说:“什么是不受人的利禄困难呢?”
1701977836
1701977837 孔子说:“初次被任用就很顺利,爵位利禄齐来而不穷尽,但是这些外物的利益,并不是属于自己的,只是我的机遇一时得到这些外物罢了!君子不做盗劫的事,贤人不做偷窃的事,我要去求取,为什么呢?所以说:鸟儿没有比燕子更聪明的,看到有不适宜的地方,就不再看第二眼,虽然失落了口中的食物,也舍置而飞去。它畏惧人,却又入人屋舍,只是寄居筑巢罢了。”
1701977838
1701977839 颜回问说:“什么是没有一个开始而不是终结的?”
1701977840
1701977841 孔子说:“万物的变化而不知道谁是替代者,怎能知道它的终结?怎能知道它的开始呢?顺其自然的变化就是了。”
1701977842
1701977843 颜回问说:“什么是人为和自然都一样呢?”
1701977844
1701977845 孔子说:“人为,是出于自然的;自然的事,也出于自然的。人为所以不能保全自然,是由于性质的限制,只有圣人能安然地顺着自然而变化呢!”
1701977846
1701977847
1701977848
1701977849 莊周遊於雕陵之樊①,覩一異鵲自南方來者,翼廣七尺,目大運寸②,感③周之顙而集於栗林。莊周曰:“此何鳥哉,翼殷④不逝⑤,目大不覩?”蹇裳⑥躩步⑦,執彈而留⑧之。覩一蟬,方得美蔭而忘其身;螳蜋執翳⑨而搏之,見得而忘其形;異鵲從而利之,見利而忘其眞⑩。莊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類相召⑪也!”捐⑫彈而反走,虞人⑬逐而誶⑭之。
1701977850
1701977851 莊周反入,三日不庭⑮。藺且從而問之:“夫子何為頃間甚不庭乎?”
1701977852
1701977853 莊周曰:“吾守形而忘身,觀於濁水而迷於淸淵。且吾聞諸夫子曰:‘入其俗,從其令⑯。’今吾遊於雕陵而忘吾身,異鵲感吾顙,遊於栗林而忘眞,栗林虞人以吾為戮⑰,吾所以不庭也。”
1701977854
1701977855 【注释】
1701977856
1701977857 ① 雕陵之樊:雕陵是丘陵的名称。“樊”,即藩。
1701977858
1701977859 司马彪说:“‘雕陵’,陵名;‘樊’,藩。谓游于栗园藩篱之内。”
1701977860
1701977861 ② 目大运寸:眼睛的直径有一寸长。
1701977862
1701977863 成玄英《疏》:“‘运’,员也。眼圆一寸。”
1701977864
1701977865 王念孙说:“‘运寸’与‘广七尺’相对为文,‘广’为横则‘运’为从也。‘目大运寸’,犹言目大径寸耳。《越语》:‘句践之地广运百里。’韦注曰:‘东西为广,南北为从也。’《西山经》曰:‘是山也广员百里。’‘员’与‘运’同。”
1701977866
1701977867 ③ 感:触。
1701977868
1701977869 ④ 殷:大。与〈秋水〉篇“大之殷”同。
1701977870
1701977871 ⑤ 逝:往,飞去。
[ 上一页 ]  [ :1.7019778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