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096653
1702096654
[451]肯尼迪。
1702096655
1702096656
[452]理雅格译《左传·绪论》,第5—6页。
1702096657
1702096658
[453]《孟子·离娄下》提到了“鲁之《春秋》”,但接着又说这本书记载的是“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务(其事则齐桓、晋文)”。可我们知道,这部书是鲁国的编年史,只是偶尔提到这些人物。同样的反对理由是,孟子又说这部书是对“天子之事”(《孟子·滕文公下》)的记叙。许多学者怀疑孟子讲的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春秋》。见顾,第42页;以及《左传·绪论》,注[4]。
1702096659
1702096660
[454]《孟子·滕文公下》:“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
1702096661
1702096662
——译按:孔子所说的“知”,并不是扬名,而是让别人理解他。
1702096663
1702096664
[455]《孟子·万章上》:“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
1702096665
1702096666
[456]《礼记·杂记下》:“恤由之丧,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学士丧礼。《士丧礼》于是乎书。”《仪礼》之中就有这方面的篇章。
1702096667
1702096668
[457]《论语·为政第二》“子张问十世可知”章和《八佾第三》“夏礼吾能言”章。
1702096669
1702096670
——译按:孔子说“十世可知”,并不是断言礼在未来的变化形式,而是从事理的角度探讨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问题。
1702096671
1702096672
[458]《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编次其事,故《礼记》自孔氏。”
1702096673
1702096674
[459]《论语·子罕第九》引述孔子的话说,他从卫国返回鲁国后,“乐得到了校正(吾自卫返鲁,然后乐正)”,这可以是说他校正了某些著作,但也可以是说他只不过是教授了鲁国的宫廷乐师(见《八佾第三》“子语鲁大师”章和“师挚之始”章)。
1702096675
1702096676
[460]显然是用于占卜的几枚骰子在两座新石器文化的“黑陶作坊”遗址中被发现。新石器文化早于商朝,见顾立雅,第176—177页。
1702096677
1702096678
[461]——译按:《述而第七》:“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学《易》,不应被怀疑,只是学《易》与占卜和作《易》有着根本区别。
1702096679
1702096680
[462]冯(2),第202页;马伯乐,第459页。
1702096681
1702096682
[463]《论语·八佾第三》“三家者”章、《述而第七》“子谓颜渊”章和《子罕第九》“衣敝缊袍”章。
1702096683
1702096684
[464]《论语·学而第一》“子贡曰”章、《为政第二》“《诗》三百”章、《八佾第三》“子夏问”章和《颜渊十二》“子张问”章。
1702096685
1702096686
[465]《论语·为政第二》:“《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702096687
1702096688
1702096689
——译按:此诗出自《诗经·鲁颂·》。
1702096690
1702096691
[466]韦利,《诗》(2),第275页。理雅格依照传统注释来翻译这首诗(《诗》,第611—613页),但是,特别是从这首诗第一节的末尾来看,把“思”译成“他想”就显出了它的荒谬。
1702096692
1702096693
[467]《论语·为政第二》“或谓孔子”章和《宪问十四》“子张曰书云”章。
1702096694
1702096695
[468]《论语·为政第二》:“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此章与载于《尚书·君陈篇》的文字稍有不同。它是在古文《尚书》之中,而古文《尚书》则被学术界一致认为是伪造的。伪造者把出现在《论语》中的这段引文收入,这并非不可能。所以,尽管我们不能十分有把握地确定其原意,但却能够很清楚地说明孔子曲解了它的原意,因为“有政”本是指一个有官位的人。孔子回避了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他面对弟子时深感窘迫,也就是说,孔子甚至没有得到过一个与弟子们官职相等的职位。
1702096696
1702096697
1702096698
[469]比较《仪礼》,卷一第119页和《论语·八佾第三》“射不主皮”章;卷一第147页和《述而第七》“子食于有丧者之侧”章;卷一第89页和《述而第七》“子于是日哭”章;卷一第153页和《乡党第十》“君子不以绀饰”章;卷二第363页和《子路十三》“南人有言”章。
1702096699
1702096700
[470]《论语·子路十三》“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比较《易经·恒卦》和《礼记·缁衣》“子曰南人有言”章。
1702096701
1702096702
[471]《论语·子路十三》“樊迟请学稼”章。
[
上一页 ]
[ :1.70209665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