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04269e+09
1702104269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702104270
1702104271 【译】  孔子说:“不刺激便不能启发,不疑虑便没有发现。指出桌子一个角,不知道还有另外三个角,我也就不再说了。”
1702104272
1702104273 【注】  《集释》钱怡《论语后录》:《说文解字》无“悱”字,郑康成言口悱悱,疑即怫字。怫,意不舒治也。义近《昭明文选·啸赋》注引字书曰:悱,心诵也。诵,疑作痛。
1702104274
1702104275 【记】  方桌四角是分析命题?孔子是嫌人没有基本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还是没有最简单的直观能力呢?不知也矣。实用理性之思维重启发、暗示、点悟,极具具体情境性质,而不重抽象论证、详尽说明或推理过程。中国文化从诗文评点到教育方法,无不重“点到即止”,“不求说破”,一直到禅宗棒喝顿悟,无不以此为上乘法门,即让受教育者自启心灵,独得体会,生机活泼,得真智慧,而免于沦为公式化之机器心理。因逻辑论证亦不外演绎、归纳两种,真正之科学创造并非来自此种方法,而来于似乎无迹可求的“自由想象”、“自由直观”。今日动辄鄙夷传统而盛赞西法,文艺论评也玄奥弯曲,“说理”盈筐,却远不及古人之片言中的,其实何必如此之邯郸学步?真正的沟通(communication)与思考(thinking),均在此“不愤不启”,而不在彼之“推理过程”。汉唐注疏,宋明语录,并不作长篇大论、逻辑推演,颇不合今日之所谓“学术规范”、“学术标准”,却依然可以启迪人心,给真智慧。千卷玄言不如片言折狱,此我宁作此种非学术之小记而不写长篇论文:只这么点意思,便讲这么点言语,不必硬学王婆娘之裹脚长布也。
1702104276
1702104277 或曰,此章并非讲知识,仍是讲德行,即道德应举一反三,以约控博,才是“一以贯之”,亦通。
1702104278
1702104279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1702104280
1702104281 【译】  孔子在死人亲属旁边吃饭的时候,总吃不饱。
1702104282
1702104283 【注】  《正义》:丧者哀戚,饱食于其侧,是无恻隐之心。
1702104284
1702104285 【记】  真实。
1702104286
1702104287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1702104288
1702104289 【译】  孔子在这一天哭过,便不再唱歌。
1702104290
1702104291 【注】  《朱注》:哭,谓吊哭。一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集释》《四书近指》:哀乐皆情也,圣人中节焉而已,然乐可以骤哀,哀不可以骤乐,故不能歌。
1702104292
1702104293 【记】  两章均描写必须以一定时间内的持久性所展示的真实和诚挚,才是人性情感。也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培养人的情感。成人不能也不会像小孩那样才哭又笑,那是动物的情绪反应。只有“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才是真正的人性情感。其中因理知、记忆的渗入,情感变得凝重、细腻而长久。文艺在这方面起了重大作用。这正是文化—心理的塑造。
1702104294
1702104295 7.11 子谓颜渊 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1702104296
1702104297 子路 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1702104298
1702104299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702104300
1702104301 【译】  孔子对颜回说:“用,就干起来;不用,便收藏起来,只有我和你能这样吧。”
1702104302
1702104303 子路说:“你如果率领部队,又和谁在一起呢?”
1702104304
1702104305 孔子说:“凭双手打老虎,凭双脚过大河,死了也不后悔的,我决不和他在一起;一定要是面临任务谨慎恐惧,周密考虑而能干成事情的人。(我才和他在一起。)”
1702104306
1702104307 【注】  《集解》孔(汉孔安国)曰:暴虎,徒搏。冯河,徒涉。
1702104308
1702104309 【记】  问答都很有趣。子路嫉妒孔子盛赞颜回,从而夸耀自己的勇敢,跃然纸上。而孔子又一次挫折他,还是老话:光凭勇敢不行。
1702104310
1702104311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702104312
1702104313 【译】  孔子说:“如果发财可以追求到的话,就是做个市场的看门人,那我也干。如果并非如此,那还是干我愿意干的事情吧。”
1702104314
1702104315 【注】  《杨注》:执鞭之士,根据《周礼》,有两种人拿着皮鞭,一种是古代天子以及诸侯出入之时,有二至八人拿着皮鞭使行路之人让道。一种是市场的守门人,手执皮鞭来维持秩序。
1702104316
1702104317 【记】  这也就是“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意思。发财确有极大的偶然性,并非只要努力就能得到。不像读书、做人,只要努力,总可以有所成就。
1702104318
[ 上一页 ]  [ :1.70210426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