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04819e+09
1702104819 【注】  《集解》郑曰:牢,弟子子牢也。试,用也。言孔子自云,我不见用,故多技艺。
1702104820
1702104821 【记】  紧接上面,当合为一章,均讨论孔子的技术性的才艺问题。
1702104822
1702104823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702104824
1702104825 【译】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没有。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一点也不知道,便就这个问题正反、头尾、本末考查,终于得到结果。”
1702104826
1702104827 【注】  《朱注》:叩,发动也。两端,犹言两头。言终始、本末、上下、精粗。
1702104828
1702104829 【记】  苏格拉底以提问而求真理,或与此近?朱注缺“正反”两端,应补入。“空空”,有作“诚实貌”解者。
1702104830
1702104831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
1702104832
1702104833 【译】  孔子说:“凤凰鸟不出飞,黄河里不现祥瑞图,我是没有办法的了。”
1702104834
1702104835 【注】  《杨注》:古代传说,凤凰是一种神鸟,祥瑞的象征,出现就是表示天下太平。又说,圣人受命,黄河就出现图画。孔子说这几句话,不过藉此比喻当时天下无清明之望罢了。
1702104836
1702104837 【记】  这不作相信某种神秘解,而应落实在最后一句上,即是内心情感的悲观感叹。《论语》中多次记载孔子的这种悲观情绪,这并不奇怪,人之常情。最后一句也可译为“我这一辈子是完了”。
1702104838
1702104839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1702104840
1702104841 【译】  孔子看见穿丧服的,戴着祭祀礼帽的和盲人,会见的时候,即使他们年轻,孔子也一定站立起来;经过他们的时候,一定轻步弯腰快走。
1702104842
1702104843 【注】  《朱注》尹氏曰:此圣人之诚心,内外一者也。
1702104844
1702104845 【记】  表示敬意也。仍重在感情态度,朱注所谓内外一,是也。社会有此人际关怀、人间情感作支援,甚为重要。所以虽个体态度却有社会功能,“民德归厚”亦赖于此。
1702104846
1702104847 9.11 颜渊 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702104848
1702104849 【译】  颜回深深感叹说:“越仰望,就越感到高大;越钻研,就愈感到坚固。看到它在前面,忽然又到了后面。老师善于一步步地引导,以广博的知识丰富我,以严肃的礼制规范我,使我想罢休都不可能。充分发掘了我的才能,好像能够高高地站立起来了;但想要继续跟着前进,又感到不知如何走了。”
1702104850
1702104851 【注】  《钱解》:推孔子之道,虽极高深,若为不可几及,亦不过在人性情之间,动容之际,饮食起居交接应酬之务,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常,出处去就辞受取舍,以至政事之设施,礼乐文章之讲贯,细读《论语》,孔子之道,尽在其中矣,所谓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非舍具体可见之外,别有一种不可测想推论之道,使人无从窥寻也。学者熟读《论语》,可见孔子之道,实平易而近人。而细玩此章,可知即在此平易近人之中,而自有其高深不可及处。虽以颜子之贤,而犹有此叹。
1702104852
1702104853 【记】  钱解甚好,“道在伦常日用之中”即此之谓。而颜回所说则是学生对老师的最高赞叹:老师那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貌品德和自己虽追赶也不可企及的崇敬感。孔子对颜回、曾参的教导特征,远超出“学优则仕”的教育目的和范围,而成为完整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追求企望。这便是孔学宗教性的道德方面。它起着拯救灵魂解除尘俗的准宗教功能。作为这种老师,孔子也才获得如此崇高而近乎神秘的形象描述。“欲罢不能”四字佳甚,展示学习之不断深入状态。
1702104854
1702104855 9.12 子疾病,子路 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 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1702104856
1702104857 【译】  孔子病重,子路要学生们挂上臣下侍奉的名义。后来,孔子病减轻了些,说:“太久了,子路欺骗我!我没有资格有臣下,却居然有了;我骗谁呢?骗老天吗?而且我与其死在所谓臣下身边,不如死在你们学生们身边。我即使不能办大丧事,难道我会被扔在道路上吗?”
1702104858
1702104859 【注】  《朱注》:夫子时已去位,无家臣。子路欲以家臣治其丧,其意实尊圣人。
1702104860
1702104861 《正义》曰:夫子仕鲁为司寇,是大夫也。今子路尊荣夫子,欲用大夫丧葬之礼,故使门人为臣助治之。有臣死于臣手,礼也。夫子愿死于弟子者,以弟子情益亲也。故《皇疏》云:在三事同,若以亲察而言,则臣不及弟子也。又云:臣礼就有养有方,有方则隔;弟子无方,无方则亲也。
1702104862
1702104863 【记】  《正义》以弟子亲于家臣解说甚好。非只严遵礼制,且更重亲情。“天地国亲师”均情感崇拜敬爱对象,信然。
1702104864
1702104865 9.13 子贡 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1702104866
1702104867 【译】  子贡说:“这里有块美玉,是放在柜子里藏起来呢?还是找个识货的买主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等着买主哩。”
1702104868
[ 上一页 ]  [ :1.7021048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