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05419e+09
1702105419 【注】  《集释》包曰:痛伤之声。何曰:天丧予者,若丧己也。再言之者,痛惜之甚也。
1702105420
1702105421 【记】  上章坚持理性(礼制)原则,这章表达个体深情,两者并不矛盾,不以情失理,亦不以理克情。
1702105422
1702105423 “仁者寿”。屡次被孔子赞赏的仁者颜回而竟早夭。这不仅是悼颜回,亦感伤于“仁”也,“天丧予”者,其斯之谓欤?
1702105424
1702105425 11.9 颜渊 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1702105426
1702105427 【译】  颜回死了,孔子哭得过分伤心。跟随的人说:“您过分伤心了。”孔子说:“过分伤心了吗?不为这样的人过分伤心,还为谁呢?”
1702105428
1702105429 【注】  《正义》:恸,哀过也。
1702105430
1702105431 【记】  同上。即使过分伤心有损健康,孔老夫子也不顾了,因这毕竟属于一己身心而非涉及社会礼制。
1702105432
1702105433 11.10 颜渊 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1702105434
1702105435 门人厚葬之。子曰:“回 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1702105436
1702105437 【译】  颜回死了,学生们要用厚礼埋葬他。孔子说:“不行。”
1702105438
1702105439 学生们仍然隆重地葬了他。孔子说:“颜回啊把我当父亲对待,我却未能把他当儿子对待呀。这不是我啊,是学生们啊。”
1702105440
1702105441 【注】  《钱解》:每疑孔子之于颜渊,若情深而礼薄,此知博文之非难,而能约礼之为难也。
1702105442
1702105443 【记】  孔老夫子把个体的情感表达(如上两章)与社会礼制的遵守(此章及11.7章)分别得很清楚。个体毕竟不能等同于社会,情感亦不能完全屈从于理性,否则人乃机器一架而已。所以一面纵情痛哭,过分伤心;另一面反对厚葬,坚持礼制。社会行为坚持原则,个人情感有灵活性。 是以鄙人一向主张文学艺术应与学术、政治分途并行。任何情感无论过分与否,无论正确、“反动”、中和、颓废、积极、消极……均可表现于文学艺术中、私人生活中,理性不应予以主宰、控制或压制;但在学术论著中、社会交往中、政治活动中等等,则未必然。此所以文艺乃最自由之园地也。因情感毕竟非理性原则所能完全掌握、绝对控制。奉行儒学原则的屈原却情不自胜,悲吟江畔,怨天尤人,卒以自沉,而仍为后世士大夫称道不已。可见儒学之情理均衡,理欲交融亦一种理想观念,在现实中则仍有各种并不甚均衡、交融的状况。而这恰又正是使整个人生、生活有情理交融,否则过于机械、单调。后世理学末流即如此,一板一眼,将人生、生活弄得枯槁之至。
1702105444
1702105445 11.11 季路 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702105446
1702105447 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702105448
1702105449 【译】  子路问如何事奉鬼神。孔子说:“不能事奉人,怎能事奉鬼?”
1702105450
1702105451 “请问什么是死?”孔子说:“不懂得生,怎懂得死?”
1702105452
1702105453 【注】  《集释》《集解》陈曰:鬼神及死事难明,语之无益,故不答。
1702105454
1702105455 【记】  此章极有名,解说丰硕。总之,足显中国之实用理性,不作无益、无用之思辨和讨论。所谓“无益、无用”指与人事关系而言。重在此人生此人世,即我所谓“一个世界”观是也。联系“不语怪力乱神”、“祭如在”、“敬鬼神而远之”等章节,孔子对超乎此世此生的问题、对象,采取颇为一贯的“存而不论”的实用态度,既不肯定,也未否定。
1702105456
1702105457 11.12 闵子 侍侧,訚訚如也;子路 ,行行如也;冉有 、子贡 ,侃侃如也。子乐。
1702105458
1702105459 【译】  闵子骞在孔子旁边,温和恭顺;子路刚强亢直;冉有、子贡滔滔雄辩。孔子很快乐。
1702105460
1702105461 【注】  《集释》《皇疏》:訚訚,中正也;……行行,刚强貌也;……侃侃,和乐也。……孔子见四子各极其性,无所隐情,故我亦欢乐也。
1702105462
1702105463 【记】  这也就是孟子讲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在《论语》中,这些著名学生,以及师生间的对话相处,都描绘出不同的经历、个性、特征,颇为形象。其他著名经书、子籍,或以道理(包括孟、荀)、或以想象(如庄子)、或以故事(如韩非子)胜,却缺乏更可感触的现实氛围。
1702105464
1702105465 11.13 “若由 也,不得其死然。”
1702105466
1702105467 【译】  (孔子说:)“像子路呀,恐怕得不到好死啊!”
1702105468
[ 上一页 ]  [ :1.7021054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