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06319e+09
1702106319 【译】  孔子说:“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政治黑暗,行为正直,言语谨慎。”
1702106320
1702106321 【注】  《集释》《广雅》:危,正也。汪烜《四书诠义》:言孙非畏祸也,贾祸而无益,则君子不为矣。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亦时中之道也。《论语稽》:邦无道,则当留有用之身匡济时变,故举动虽不可苟,而要不宜高谈以招祸也。
1702106322
1702106323 【记】  这也就是处乱世保身全生意,与道家相同。可见孔子虽然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却不认为在任何时地都必须赤膊上阵,蛮干一场。 青年多不悟此,以为此即软弱、怯懦,而不知“峣峣者易折”,那种逞一时意气的“刚强”者,常不足以持久。所以关键在于韧性斗争。鲁迅常言及此,惜乎不为青年注意,而一再失误。 所谓“危行”,即有所不为,不同流合污、共搞大批判也。
1702106324
1702106325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702106326
1702106327 【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必然有好言语;有好言语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爱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仁爱。”
1702106328
1702106329 【注】  《朱注》:有德者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给而已。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勇为;勇者或血气之强而已。
1702106330
1702106331 【记】  这仍是内(仁、德)外(勇、言)的关系。有得于内,无待乎外,而必有外。
1702106332
1702106333 14.5 南宫适 问于孔子 曰:“羿 善射,奡 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 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
1702106334
1702106335 南宫适 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1702106336
1702106337 【译】  南宫适问孔子说:“羿擅长射箭,奡力大可翻船,都没得好死。夏禹和后稷亲身耕种,却得了天下。”孔子没有回答。
1702106338
1702106339 南宫适出来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君子呀,这个人真是尊重德行呀。”
1702106340
1702106341 【注】  《康注》:盖德与力,自古分疆,而有力者终不如有德。嬴政、亚力山大、成吉斯汗、拿破仑之闻,必不如孔子及佛与耶稣也,此为万古德力之判案也。
1702106342
1702106343 【记】  羿、奡均传说中的氏族部落的著名首领和英雄。这里仍然是强调领导者的“德行”,逞力量者,穷兵黩武,常自食其果,南宫此说自然大合孔子心意。
1702106344
1702106345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1702106346
1702106347 【译】  孔子说:“君子也有没仁德的时候,没有小人而有仁德的。”
1702106348
1702106349 【注】  《朱注》谢氏曰: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未免为不仁也。
1702106350
1702106351 【记】  这里的“君子”、“小人”如指客观的社会地位,即士大夫和老百姓,则与孔子其他一些说法,如“小人”也可以是“士”、人都可以“为仁”等等相矛盾。如指道德高下,则似同语反复。但这里说“君子”也有不“仁”的时候以见此“仁”之难,连颜回不也只能“三月不违”吗?于是,“仁”作为全德(perfect virtue)也好,作为高峰体验(peak experience)也好,这里只好解作某种具有神秘性的经验了。如前所一再点出,《论语》篇章常见矛盾、冲突,是孔子自身矛盾抑所传述者矛盾,已难究明,不必强解。
1702106352
1702106353 14.7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1702106354
1702106355 【译】  孔子说:“爱他们,能够不加以勉励吗?忠于他们,能够不进行教导吗?”
1702106356
1702106357 【注】  《正义》王氏引之《经义述闻》解此文云:《吕氏春秋》高注:劳,勉也。勉与诲义相近,故劳、诲并称。高诱注并云:劳,忧也。又《里仁篇》劳而不怨,即忧而不怨。忧者,勤思之也。
1702106358
1702106359 【记】  这里既可作政治学的解说,也可以作教育学的解说;既可以是政府对老百姓的政策,也可以是家长、老师对儿女学生的方针。在远古,这二者是统一的。首领对氏族成员就是大家长对待儿女,所以君父、君师合一。“劳”另高注作“忧”解,即既爱之而又担心,不如王解。“劳”多有作“劳苦”、“劳动”、“勤劳”解者。“诲”或作“谋”字解,则与《学而篇》“为人谋而不忠乎”同义。
1702106360
1702106361 14.8 子曰:“为命,裨谌 草创之,世叔 讨论之,行人子羽 修饰之,东里子产 润色之。”
1702106362
1702106363 【译】  孔子说:“发命令,裨谌打草稿,世叔加以研讨,专职官子羽增删修改,东里子产作文字润饰。”
1702106364
1702106365 【注】  《朱注》:裨谌以下四人皆郑大夫。草,略也。创,造也。谓造为草稿也。……讨,寻究也。论,讲议也。行人,掌使之官,修饰,谓增损之。润色,谓加以文采也。
1702106366
1702106367 【记】  分工合作,人尽其才。
1702106368
[ 上一页 ]  [ :1.70210631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