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34198e+09
1702134198
1702134199 【注释】
1702134200
1702134201 (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时任大夫。
1702134202
1702134203 (2)媚:谄媚、巴结、奉承。
1702134204
1702134205 (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1702134206
1702134207 (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1702134208
1702134209 (5)天:以天喻君,一说天即理。
1702134210
1702134211 【译文】
1702134212
1702134213 王孙贾问道:“(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
1702134214
1702134215 【评析】
1702134216
1702134217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回答了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地方上的官员如灶神,他直接管理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但在内廷的官员与君主往来密切,是得罪不得的。
1702134218
1702134219 【原文】
1702134220
1702134221 3·14
1702134222
1702134223 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1702134224
1702134225 【注释】
1702134226
1702134227 (1)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
1702134228
1702134229 (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1702134230
1702134231 (3)郁郁:文采盛貌。丰富、浓郁之意。
1702134232
1702134233 【译文】
1702134234
1702134235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1702134236
1702134237 【评析】
1702134238
1702134239 孔了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等有深入研究,他认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这不是绝对的。在前面的篇章里,孔子就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都应有所损益。
1702134240
1702134241 【原文】
1702134242
1702134243 3·15
1702134244
1702134245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1702134246
1702134247 【注释】
[ 上一页 ]  [ :1.70213419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