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3437e+09
1702134370
1702134371 【评析】
1702134372
1702134373 古时立国都要建立祭土神的庙,选用宜于当地生长的树木做土地神的牌位。宰我回答鲁哀公说,周朝用栗木做社主是为了“使民战栗”,孔子就不高兴了,因为宰我在这里讥讽了周天子,所以说了这一段话。
1702134374
1702134375 【原文】
1702134376
1702134377 3·22
1702134378
1702134379 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2),官事不摄(3),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4),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1702134380
1702134381 【注释】
1702134382
1702134383 (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1702134384
1702134385 (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1702134386
1702134387 (3)摄:兼任。
1702134388
1702134389 (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1702134390
1702134391 (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1702134392
1702134393 【译文】
1702134394
1702134395 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1702134396
1702134397 【评析】
1702134398
1702134399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子曾有数处评价。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在另外的篇章里,孔子也有对管仲的肯定性评价。
1702134400
1702134401 【原文】
1702134402
1702134403 3·23
1702134404
1702134405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5)如也,皦(6)如也,绎(7)如也,以成。”
1702134406
1702134407 【注释】
1702134408
1702134409 (1)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
1702134410
1702134411 (2)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名。
1702134412
1702134413 (3)翕:音xī。意为合、聚、协调。
1702134414
1702134415 (4)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
1702134416
1702134417 (5)纯:美好、和谐。
1702134418
1702134419 (6)皦:音jiǎo,音节分明。
[ 上一页 ]  [ :1.7021343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