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34470
1702134471
【译文】
1702134472
1702134473
孔子讲到“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很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但内容却差一些。”
1702134474
1702134475
【评析】
1702134476
1702134477
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
1702134478
1702134479
【原文】
1702134480
1702134481
3·26
1702134482
1702134483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702134484
1702134485
【译文】
1702134486
1702134487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不能宽厚待人,行礼的时候不严肃,参加丧礼时也不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1702134488
1702134489
【评析】
1702134490
1702134491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当时社会上礼崩乐坏的局面,已经使孔子感到不能容忍了。
1702134492
1702134493
1702134494
1702134495
1702134496
1702134497
1702134499
论语 里仁篇第四
1702134500
1702134501
【本篇引语】
1702134502
1702134503
《里仁》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1702134504
1702134505
【原文】
1702134506
1702134507
4·1
1702134508
1702134509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1702134510
1702134511
【注释】
1702134512
1702134513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1702134514
1702134515
(2)处:居住。
1702134516
1702134517
(3)知:音zhì,同智。
1702134518
1702134519
【译文】
[
上一页 ]
[ :1.702134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