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37170
1702137171
8·14
1702137172
1702137173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702137174
1702137175
【译文】
1702137176
1702137177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1702137178
1702137179
【评析】
1702137180
170213718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1702137182
1702137183
【原文】
1702137184
1702137185
8·15
1702137186
1702137187
子曰:“师挚之始(1),《关睢》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
1702137188
1702137189
【注释】
1702137190
1702137191
(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1702137192
1702137193
(2)《关睢》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睢》乐章,所以叫“《关睢》之乱”。
1702137194
1702137195
【译文】
1702137196
1702137197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睢》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1702137198
1702137199
【原文】
1702137200
1702137201
8·16
1702137202
1702137203
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02137204
1702137205
【注释】
1702137206
1702137207
(1)狂:急躁、急进。
1702137208
1702137209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1702137210
1702137211
(3)愿:谨慎、小心、朴实。
1702137212
1702137213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1702137214
1702137215
【译文】
1702137216
1702137217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1702137218
1702137219
【评析】
[
上一页 ]
[ :1.7021371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