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3732e+09
1702137320
1702137321 (2)菲:菲薄,不丰厚。
1702137322
1702137323 (3)致:致力、努力。
1702137324
1702137325 (4)黻冕:音fǔ 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1702137326
1702137327 (5)卑:低矮。
1702137328
1702137329 (6)沟洫:洫,音xù,沟渠。
1702137330
1702137331 【译文】
1702137332
1702137333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1702137334
1702137335 【评析】
1702137336
1702137337 以上这几章,孔子对于尧、舜、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生活简朴,孝敬鬼神,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今不少人拼命追逐权力、地位和财富,而把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富强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以古喻今,孔子是在向统治者提出警告。
1702137338
1702137339  
1702137340
1702137341
1702137342
1702137343
1702137344 论语 [:1702132512]
1702137345 论语 子罕篇第九
1702137346
1702137347 【本篇引语】
1702137348
1702137349 《子罕》篇共包括3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1702137350
1702137351 【原文】
1702137352
1702137353 9·1
1702137354
1702137355 子罕(1)言利与(2)命与仁。
1702137356
1702137357 【注释】
1702137358
1702137359 (1)罕:稀少,很少。
1702137360
1702137361 (2)与:赞同、肯定。
1702137362
1702137363 【译文】
1702137364
1702137365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赞成天命和仁德。
1702137366
1702137367 【评析】
1702137368
1702137369 “子罕言利”,说明孔子对“利”的轻视。在《论语》书中,我们也多处见到他谈“利”的问题,但基本上主张“先义后利”、“重义轻利”,可以说孔子很少谈“利”。此外,本章说孔子赞同“命”和“仁”,表明孔子对此是十分重视的。孔子讲“命”,常将“命”与“天”相连,即“天命”,这是孔子思想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孔子还讲“仁”,这里其思想的核心。对此,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也已评论,请参阅。
[ 上一页 ]  [ :1.7021373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