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39270
1702139271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1702139272
1702139273
(4)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1702139274
1702139275
【译文】
1702139276
1702139277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1702139278
1702139279
【评析】
1702139280
1702139281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决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1702139282
1702139283
【原文】
1702139284
1702139285
12·13
1702139286
1702139287
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
1702139288
1702139289
【注释】
1702139290
1702139291
(1)听讼:讼,音sòng,诉讼。审理诉讼案件。
1702139292
1702139293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1702139294
1702139295
【译文】
1702139296
1702139297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1702139298
1702139299
【原文】
1702139300
1702139301
12·14
1702139302
1702139303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1702139304
1702139305
【译文】
1702139306
1702139307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1702139308
1702139309
【评析】
1702139310
1702139311
以上两章都是谈的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他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1702139312
1702139313
【原文】
1702139314
1702139315
12·15
1702139316
1702139317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
1702139318
1702139319
【注释】
[
上一页 ]
[ :1.7021392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