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2140322e+09
1702140322
1702140323 【注释】
1702140324
1702140325 (1)微:无,没有。
1702140326
1702140327 (2)被发左衽:被,同“披”。衽,衣襟。“被发左衽”是当时的夷狄之俗。
1702140328
1702140329 (3)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
1702140330
1702140331 (4)自经:上吊自杀。
1702140332
1702140333 (5)渎:小沟渠。
1702140334
1702140335 【译文】
1702140336
1702140337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1702140338
1702140339 【评析】
1702140340
1702140341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1702140342
1702140343 【原文】
1702140344
1702140345 14·18
1702140346
1702140347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1)与文子同升诸公(2)。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1702140348
1702140349 【注释】
1702140350
1702140351 (1)僎:音xún,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
1702140352
1702140353 (2)升诸公:公,公室。这是说僎由家臣升为大夫,与公叔文子同位。
1702140354
1702140355 【译文】
1702140356
1702140357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1702140358
1702140359 【原文】
1702140360
1702140361 14·19
1702140362
1702140363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1)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1702140364
1702140365 【注释】
1702140366
1702140367 (1)仲叔圉:圉,音yǔ,即孔文子。他与后面提到的祝鮀、王孙贾都是卫国的大夫。
1702140368
1702140369 【译文】
1702140370
1702140371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 上一页 ]  [ :1.70214032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