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167095
1702167096
【集说】 张氏振渊曰:志在内,即万物一体之意。所以能敦,若将天下国家置在度外,虽有些小德泽,终是浅薄。
1702167097
1702167098
【案】 此志在内,当与《泰》初“志在外”反观,同是天下国家也,自初言之则为外,自上言之则为内。伊尹躬耕,而自任以天下之重,可谓志在外矣。尧舜耄期倦勤,而念不忘民,可谓志在内矣。
1702167099
1702167100
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1702167101
1702167102
【本义】 “省方”以“观民”,“设教”以为“观”。
1702167103
1702167104
【程传】 “风行地上”,周及庶物,为游历周览之象。故先王体之,为省方之礼,以观民俗而设政教也,天子巡省四方,观视民俗,设为政教,如奢则约之以俭,俭则示之以礼是也。“省方”,观民也,“设教”,为民观也。
1702167105
1702167106
【集说】 《九家易》曰:“风行地上,草木必偃,故以省察四方,观视民俗,而设其教也。”
1702167107
1702167108
刘氏牧曰:“风行地上”,无所不至,散采万国之声诗,省察其俗,有不同者,教之使同。
1702167109
1702167110
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1702167111
1702167112
【程传】 所观不明如童稚,乃小人之分,故曰“小人道也”。
1702167113
1702167114
【集说】 王氏申子曰:卑下而无远见,在凡民为可恕,在君子为可羞。
1702167115
1702167116
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1702167117
1702167118
【本义】 在丈夫则为丑也。
1702167119
1702167120
【程传】 君子不能观见刚阳中正之大道,而仅窥觇其仿佛,虽能顺从,乃同女子之贞,亦可羞丑也。
1702167121
1702167122
【集说】 郭氏忠孝曰:男女吉凶不同,故《恒》卦曰:“妇人吉,夫子凶。”则知“利女贞”者,固为男之丑也。
1702167123
1702167124
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1702167125
1702167126
【程传】 观己之生,而进退以顺乎宜,故未至于失道也。
1702167127
1702167128
【案】 “道”,即进退之道。量而后入,则不失乎进退之道矣。
1702167129
1702167130
观国之光,尚宾也。
1702167131
1702167132
【程传】 君子怀负才业,志在乎兼善天下,然有卷怀自守者,盖时无明君,莫能用其道,不得已也!岂君子之志哉。故孟子曰: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既观见国之盛德光华。古人所谓非常之遇也,所以志愿登进王朝,以行其道,故云“观国之光尚宾也”。尚,谓志尚,其志意愿慕宾于王朝也。
1702167133
1702167134
【集说】 杨氏简曰:言其国贵“尚”宾贤,可以进也。
1702167135
1702167136
观我生,观民也。
1702167137
1702167138
【本义】 此夫子以义言之,明人君现己所行,不但一身之得失,又当观民德之善否,以自省察也。
1702167139
1702167140
【程传】 我生出于己者,人君欲观己之施为善否,当观于民,民俗善则政化善也。王弼云,观民以察己之道是也。
1702167141
1702167142
【集说】 胡氏瑗曰:观流则可以知源,观影则可以知表,观民则可以知己政之得失也。
1702167143
1702167144
观其生,志未平也。
[
上一页 ]
[ :1.7021670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