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2672490
1702672491
第一,少数人有专门科学知识,知道机械的道理,科学的用处,大多数人对于科学茫无所知,结果少数人垄断科学所发生的利益。虽然大多数人也有一小部分的好处,然太不平均了,利益太为少数人所独占了。
1702672492
1702672493
第二,先去安排预备五十年以后的事,用活的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使大多数人将来都能享受科学所发生的利益,因不平等而发生的扰乱也可因此免除。
1702672494
1702672495
欧美倘于一百年前有先见之明,不阻挡科学的传播,而用正当的方法使大多数人知道科学的所以然,也许现在不止像现在的欧美,而有更好更幸福的欧美。
1702672496
1702672497
十二
1702672498
1702672499
前几次讲儿童的发展、活动、能力,做教育的基础;以后讲社会的目的;再后再讲近世科学的发展在历史、文化和思想上的影响;最后讲科学方法在学科上的应用。这是以前讲演的大意。
1702672500
1702672501
以前的十一次讲演,都把教育的部分分开单独研究。以儿童本能为基础,以学科为方法,以社会生活为目的,都是分开的,没有系统的总括的研究。今天把他联贯起来,应用于学制上。自初等、高等而中学而大学,一步一步地把他贯串。我们所讲的学理,怎样可以应用到学制上去?哪一种学制应用哪一种学理?
1702672502
1702672503
教育的制度,无论那一国,都可分做三个时期。第一,是儿童时期。第二,从儿童发达起来,过渡到成人,就是中学的时期。第三,快要成人了,受高等教育的时期。照他长进的次序,每一个时期的教育,应该根据哪一种学理;哪一种学理,应该应用到哪一个时期上去,这是今天要讲的。
1702672504
1702672505
先讲第一步初等教育。初等教育根据于两种重要事实。
1702672506
1702672507
第一,儿童时期是最初受学校教育的时期。这时期儿童的吸收力最大,伸缩力最强,变好变坏,都可以的。
1702672508
1702672509
第二,这时期是个基础的时期,不但是中学、大学的基础,尤是他一生事业、习惯、嗜好的基础。
1702672510
1702672511
明白了这两种事实,然后可以定初等教育的方针。但是历史传下来有一种很坏的趋势,就是把这个时期看得不重要,并且讨厌他,以为不如赶快长大了的好。这时期所求的知识固然较少,但是时期的重要我们应该承认的。历史上好像都以为不应该有这时期,看不起他,以为这几年不过是枉费了的。所以他们以为初等教育什么人都可以教。这种趋势,实在很坏。天主教当中有一支名曰耶稣军(Jesuits),最以教育著名的,他的教育家有一句话:把小孩子给我,到八九岁的时候还你。他的意思,以为到了八九岁,基础已经定好了。不但他的一派如此,就是卢梭、裴斯泰洛齐(Pestalozzi)、福禄培尔这班大教育家也都注意儿童教育,因为也都承认这时期是基础的时期。
1702672512
1702672513
何以这些大教育家都注重、而普通心理反看做不重要呢?因为儿童当这愚昧无知的时代,一般人的心理,都看他的心当做一只碗、一把壶的样子,这时候要装的东西甚少,自然什么人都可以教了。但是儿童的态度、行为、思想和待人接物的习惯,都与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影响。譬如他有好奇的心理,倘这时候不去鼓励他,利用他,使他养成试验的态度,只是压他下去,那么这心理便变为麻木了。又如好问的心理、冒险的心理,都可以养成他研究的态度和勇敢的性质。又如喜与人玩耍,可以利用他养成彼此亲爱互助的习惯,倘压他下去,便渐渐变为孤僻了。这时期所求的知识虽少,但习惯的养成很多,引导他可以成为好习惯,否则也可以成为坏习惯。所以这时期的教育比中学、高等尤为重要。
1702672514
1702672515
从此可知初等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使儿童读许多书,得许多丰富的知识,而在养成将来应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这个观念很重要,即在古代,也承认这个道理,只要去看旧式小学教育所定的教材便知道了。古代小学,只有读书、写字、算学三种学科就完了,可见他的意思并不是在要叫他读得好,写得好,算得好,而在养成他一种有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
1702672516
1702672517
旧式小学教育虽也承认学科是养成能力、技能、习惯的东西,但他的方法,与新式的绝对不同。从两种绝对不同的方法底下,自然产生绝对不同的习惯。旧式的单是教学生在一条路上走,不许逸出轨道,天天如此。这种刻板的、无用的教法,虽然所教的东西只要一提头,就能往下背诵;但一试用到别处,就没有用了。故旧式的教育无论他承认读书、写字、算学都是养成习惯的东西,而他所养成的习惯总是孤立的、死的、呆板的,而不是可以活用的。
1702672518
1702672519
我们自然承认读书、写字、算学的重要,在养成能力、技能、习惯,所以知道他功夫在这三种上,是值得的,不枉费的。须知这三种是工具,不是叫他能读能写能算就完了,还要他知道所以要养成习惯的用处。也不是叫他在一条路上走,也不是叫他当做玩意儿,是要叫他有能力选择好的文学、历史等种种东西,知道为什么,哪些好的该读,哪些不好的不该读。这便是把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学科联贯起来。
1702672520
1702672521
关于这一层——儿童的生活经验与学科联贯起来——从前已讲过不少,此刻不再讲了。但是应该注意的,这些读书、写字、算学,须使儿童知道是人生日用的一部分,并不是什么玩意儿。譬如所读所写的字,不要单是认识就完了,还须知道字是代表人物等等的名称。
1702672522
1702672523
就是一个字,不是一个独立的字,而是一个人名或物名。算学也是如此,不是空的数目,而是人或物的计算。文章也是如此,不是书本上、课堂中的文章,而是真的经验的纪录。总之,都不是玩意儿,而是人生日用的一部分。
1702672524
1702672525
初等教育虽然以养成活动的能力、技能、习惯为目的,但却不是说这个时期不应该求知识。
1702672526
1702672527
知识也要求的,却不该从求知识下手。知识应该从养成活动的能力、技能、习惯中得来。教育的基本原理,去看几个月的小孩子就可以得到。他的手脚一定时时在那里活动,你若给他一张纸,他先把他团了,然后撕为碎片;见了东西,又要去摸摸是光的还是粗的。这无不是求知识的法门。看去虽似野蛮,却无处不是求知识。故从几个月的小孩子,可以得到教育原理。初等教育所以养成技能、习惯,养成的结果,自然得到许多有用的知识,不要先当他是一个目的。
1702672528
1702672529
不但看几个月的小孩如此,就是成人也有这个道理。农夫于几年当中懂得土性的肥瘦,肥料的使用,气候、水分的关系,何尝是当他知识求来的?人要生活,不能不去活动,等到习惯养成以后,自然得到有用知识,而最初目的,却不在求知识。农夫的事业就是他的自然结果。石匠、木匠也是如此,锯、锉的使用,规、矩的理由,也何尝当他知识学来?故初等教育一面养成有用的活动的能力、技能、习惯,一面自然发生知识。这可以说寓求知识于养成习惯之中。
1702672530
1702672531
现在再讲第二步中学教育的时期。这时期是青年过渡的时代,与初等教育略为不同一点。初等教育是养成有用的技能习惯,中学教育则求知识较重。其两个最重要之点,就是:
1702672532
1702672533
(一)自然界是什么东西?
1702672534
1702672535
(二)人事界是什么东西?
1702672536
1702672537
简单说,就是把初等教育时期无意中得来的知识,推广到天然界、人事界去。因为青年正要往天然界、人事界中去活动,倘不晓得他们是个什么东西,一定有许多不方便。
1702672538
1702672539
青年预备将来事业所在的天然界、人事界求知识,这知识可拿广义的历史、地理来代表他,以广义的历史代表人事界,而以广义的地理代表天然界。这一部分的知识下礼拜讲关于历史、地理的方法时再讲。今天先提出中等教育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农业、工业等专门性质应带多少。
[
上一页 ]
[ :1.7026724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