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48066
1703048067
【原文】“惟王弗迩声色(1),弗殖(2)货利(3);迩,近也。德懋懋官(4),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弗吝(5);勉于德者,则勉之以官,勉于功者,亦勉之以赏。用人之言,若自己出。有过则改,无所吝惜。所以能成王业者也。克宽克(6)仁,彰信(7)兆民(8)。言汤宽仁之德,明信于天下也。
1703048068
1703048069
【注释】(1)声色:声,淫声。色,女色。(2)殖:聚积。(3)货利:货物财利。(4)德懋懋官:两个懋字分别为盛美、劝勉之义。这里是说:德盛的用官职劝勉他。下文“功懋懋赏”,用法相同。(5)吝:吝惜。(6)克:能。(7)彰信:彰,明。信,信义。(8)兆民:万民。
1703048070
1703048071
【译文】“今大王(成汤)不接近歌舞女色,不聚敛金钱财物(迩,近);对德高者以官职予以劝勉,对功高者以赏赐予以鼓励;任用贤人就像对自己一样信任,改正自己的过错毫不吝惜(对努力修德的人用官位来劝勉他,对勤奋做事的人用赏赐来激励他。采纳别人好的意见,就像自己的一样毫不犹豫。自己有过失立即改正,丝毫不会迟疑。这才是真正能成就帝王之业的人啊);待人宽厚、内心充满了仁爱,信义播于四海(指成汤宽厚仁爱的品德为天下人所公认)。
1703048072
1703048073
【原文】“乃(1)葛伯(2)仇饷(3),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葛伯游行,见农民之饷于田者,杀其人,夺其饷,故谓之仇饷。仇,怨也。曰:‘奚(4)独后予。怨者辞(5)也。
1703048074
1703048075
【注释】(1)乃:从前。(2)葛伯:葛国的君主。(3)饷:馈送食物。(4)奚:何。(5)辞:言词。
1703048076
1703048077
【译文】“当初葛国的君主随意抢夺、杀害为耕田者送饭的人,所以最初的征伐行动就是从葛伯开始的。没有料到的是,大王往东征伐,西夷之民就会埋怨;大王往南征伐,北狄之人就会埋怨(葛伯在出游的途中,看到往田地里给干活的农民送食物的人,葛伯夺其食物,又杀了这个人,引起天下人的怨恨,所以叫‘葛伯仇饷’。仇,怨恨)。他们都说:‘凭什么偏偏要把我们这个地方摆在后面呢’(这都是心怀怨恨的人说的话啊)?
1703048078
1703048079
【原文】攸徂(1)之民,室家(2)相庆,曰:‘徯(3)予后,后来其苏。’汤所往之民,皆喜曰:“待我君,君来其可苏息(4)也。”
1703048080
1703048081
【注释】(1)攸徂:攸,所。徂,往。(2)室家:家家户户。(3)徯:等待。(4)苏息:休养生息。
1703048082
1703048083
【译文】“大军将到之地的百姓,家家互相庆贺说:‘等候我们的君王吧!君王到来,我们就有活路了。’(汤王将到之处的人民,听说汤王大军就要到来,都欢喜地说:‘等着吧,君王来了,我们的苦日子就要到头了。’)
1703048084
1703048085
【原文】右(1)贤辅德,显忠进良(2)。贤则助之,德则辅之,忠则显之,良则进之,明王之道。推(3)亡固存,邦乃其昌。有亡道则推而亡之,有存道则辅而固之。王者如此,国乃昌盛也。德日新(4),万邦惟怀(5);志自满,九族(6)乃离。日新,不懈怠也。自满,志盈溢也。
1703048086
1703048087
【注释】(1)右:佑。辅助,帮助。(2)进良:荐举贤良之士。一作“遂良”。遂,亦进也。(3)推:排除。(4)日新:日日更新。(5)怀:归向。(6)九族:以自己为本位,上推至四世之高祖,下推至四世之玄孙,为九族。
1703048088
1703048089
【译文】“佑护和辅助贤德的君子,表彰和进用忠良之士(发现贤能的人就帮助他,发现德行高尚的人就协助他,发现忠义的人就表彰他,发现良善的人就举荐他,这就是历代圣明帝王的治国之道啊),去恶务尽,从善如流,这样国家才会得以昌盛(对败家亡国的恶习及早铲而除之,对有利于安邦定国的良善之举大力表彰和提倡。做君王的能够这样,国家就会昌盛了)。君王虚心向善,让自己的道德修养一天天提升,万国都会向往;如果心中骄傲自满,九族亲人也将背离(日新,就是每天都要有新的收获,永不懈怠。如果骄傲自满,就意味着心中什么东西也装不下了)。
1703048090
1703048091
【原文】王懋昭(1)大德,建中于民(2),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乖裕(3)后昆(4)。欲王自勉,明大德,立大中之道于民。率义奉礼,垂优足之道示后世也。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5),求圣贤而事之。谓人莫己若(6)者亡。自多足,人莫之益,己亡之道。好问则裕,自用(7)则小。’问则有得,所以足也。不问专固(8),所以小也。’
1703048092
1703048093
【注释】(1)懋昭:懋,劝勉,勉励。昭,明。(2)建中于民:指立中庸之道于民。(3)乖裕:乖,它本作“垂”。垂裕,谓为后人留下业绩或名声。(4)后昆:后嗣,子孙。(5)王:称王。(6)莫己若:以为别人都不如自己。(7)自用:自行其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8)专固:犹固执。
1703048094
1703048095
【译文】“大王努力显扬大德,在百姓中建立中庸之道,依据道义来做事,以礼法来调伏人心,将伟大的功业传给子孙后代(希望汤王自我勉励,彰显大德,在人民中树立起大中之道的榜样。遵循道义,奉行礼法,将治国的各种道理完备地彰显出来,用以昭示子孙后代)。我曾听说:‘能自己去寻得老师者可以称王(寻访圣贤之人做自己的老师),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的人终究会灭亡(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谁都帮不了他,这正是自取灭亡之道)。谦卑好学不耻下问的人内心才是真正的富有,自以为是者则是那样的渺小可怜。’(好学好问,收获不断,所以愈来愈富足。不学不问,固执于一己之见,自然就渺小可怜了)。
1703048096
1703048097
【原文】“乌虖!慎厥终,惟其始。靡(1)不有初,鲜(2)克有终,故戒慎终如其始也。殖(3)有礼,覆昏暴。有礼者封殖之,昏暴者覆亡之。钦(4)崇天道,永保天命。”王者如此上事(5),则敬天安命之道也。
1703048098
1703048099
【注释】(1)靡:无,没有。(2)鲜:少。(3)殖:树立。(4)钦:敬。(5)上事:指君事、国事。
1703048100
1703048101
【译文】“啊!慎重地结束一件事要如开始时一样战战兢兢(开始做一件事时没有不慎重的,但很少有能够小心谨慎一直到结束的。所以告诫要善始善终)。对符合礼节的事情大为宣扬,对不循法度昏乱残暴的事覆盖不宣(对守礼的要尽心培养树立榜样,对无知妄为的要予以严惩隐恶不宣)。敬奉上天的意志,才可永保上天赋予的使命(君王能够这样对待国事,这就是敬奉天命安邦定国之道啊)。
1703048102
1703048103
【原文】王归自克夏,至于亳(1),诞(2)告万方。诞,大也,以天命大义告万方之众人。曰:“夏王灭德作威,以敷(3)虐于尔万方百姓。夏桀灭道德,作威刑,以布行虐政于天下百官,言残酷也。肆台小子(4),将天命明威(5),弗敢赦(6)。其尔万方(7)有罪,在予一人;自责化不至也。予一人有罪,无以(8)尔万方。无用汝万方,言非所及也。乌虖!尚(9)克时忱(10),乃亦有终。”忱,诚也,庶几(11)能是诚道,乃亦有终世之美也。
1703048104
1703048105
【注释】(1)亳:古都邑名,商汤的都城。(2)诞:大,程度、情势等不同一般。(3)敷:施予,施行。(4)肆台小子:肆,迨,及至。台,我。小子,自称谦词。(5)将:愿,请。明威:指上天圣明威严的旨意。(6)赦:宽免罪过。(7)尔万方:尔,你,你们。万方,万邦,各方诸侯。(8)以:连及。(9)尚:通“常”。(10)忱:真诚。(11)庶几:差不多,近似。
1703048106
1703048107
【译文】“打败夏桀后,大王自夏都回师,到达亳后,便隆重地诏告天下(诞,大。阐述天命的大义,昭告天下人民),说:‘夏王丧失道德,滥用刑罚,对各方百姓施行残害(夏桀无视道德的作用,一味迷信法制,滥用刑罚,在全国上下推行苛严的刑法,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暴政啊)。因此,我奉行天命以显示天威,不敢赦免桀的罪行。如果说全天下的人都有罪,那就把这些罪过都加到我一个人的头上吧(自责自己的德行不足以教化所有的人,使他们免于罪责)。我愿意一个人承担所有的惩罚,愿从此以后一切灾祸都与你们无关。’(与所有的人无关,就是说要让大家从此不再被灾祸连累)。啊!能够常常保持这样一颗真诚的心,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善始善终之道啊(忱,真诚。如果为人君者都能够这样真诚有道,那就可以称得上善始善终了)!”
1703048108
1703048109
【原文】成汤既殁(1),伊尹作《伊训》(2),作训以教道太甲也。曰:“乌虖!古有夏先后(3),方(4)懋厥德,罔有天灾。先君,谓禹以下少康以上贤王,言能以德禳灾(5)也。于其子孙弗率(6),皇天(7)降灾,假手(8)于我有命(9)。言桀不循其祖道,天下祸灾,借手于我,有命商王诛讨(10)之也。
1703048110
1703048111
【注释】(1)殁:死,去世。(2)伊尹作伊训:伊尹,商汤大臣,名伊,一名挚,尹是官名。相传生于伊水,故名。是汤妻陪嫁的奴隶,后助汤伐夏桀,被尊为阿衡。汤去世后历佐卜丙(即外丙)、仲壬二王。后太甲即位,因荒淫失度,被伊尹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伊训,伊尹为教导太甲而写的一篇训诫文章。(3)先后:先世君王。(4)方:副词。表示某种状态正在持续或某种动作正在进行。犹“正”。(5)禳:除。禳灾,指去除灾祸。(6)率:遵行,遵循。(7)皇天:对天及天神的尊称。(8)假手:借他人之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9)有命:天命。有,助词。(10)诛讨:征伐,讨伐。
1703048112
1703048113
【译文】成汤去世以后,伊尹写作了一篇《伊训》(作这篇训诫文是用来教导太甲的),文中说:“啊!想前代夏朝先世的君王,那时正勉力完善其美德,因此天下没有灾祸(先世的君王,指自禹以下至少康以上这中间的历代贤王,谓修德可以消除灾祸的道理)。到了他们的子孙,因为不再遵循先王之道,于是上天降灾,借我殷商之手来实现上天的旨意(谓夏桀不遵循先祖修德禳灾之道,于是上天借我之手降祸于夏朝。意谓商王是应上天的旨意,去讨伐夏桀的)。
1703048114
1703048115
【原文】惟我商王,布昭圣武(1),代虐以宽,兆民允怀(2)。言汤布明武德,以宽政代桀虐政,兆民以此皆信怀我商王之德也。
[
上一页 ]
[ :1.7030480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