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48166
1703048167
【译文】伊尹拱手伏地跪拜还礼(拜手,是一种叩首至手的礼节),说:“注重自身修养,说到做到,以诚信之美德谐和民众,这才是英明的帝王(谓努力修身,说到做到,使诚信之德自上而下形成风气,这才是明君啊)。先王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困苦贫穷之人,人民都顺从他的命令,没有不高兴的(谓汤王慈爱艰难窘迫之人,使他们都能够有所依靠,所以人民都听从他的教导和命令,没有不欢喜的)。奉祀祖先,必心存孝敬;接近臣民,必心存谦恭(以追念列祖列宗的德范为孝,以不骄慢无礼为恭)。能够看得长远,才叫做眼明;能够听从有德之人的善言,才叫做耳聪(谓要做到眼明,为的是能够看得长远;要做到耳聪,为的是能够听得进善言)。倘能如此,老臣将永远蒙受大王的恩惠,再也不用担心会有终结的那一天哪(大王能够这样去做,那么我等蒙戴大王的恩惠就不会有止尽了)。”
1703048168
1703048169
【原文】伊尹申诰(1)于王曰:“乌虖!惟天无亲,克敬惟亲(2)。言天于人无所亲疏,唯亲能敬身(3)者。民无常怀(4),怀于有仁。民所归无常,以仁政为常也。鬼神无常享(5),享于克诚。言鬼神不保一人,能诚信者,则享其祀。
1703048170
1703048171
【注释】(1)申诰:反覆告诫。(2)克:能够。惟:助词。(3)敬身:谓敬重自身。(4)常怀:固定不变的归向。(5)享:神鬼享用祭品。
1703048172
1703048173
【译文】伊尹再三告诫太甲说:“啊!上天并非固定要亲近谁,只亲近那些对天地万物心存敬畏的人(谓上天对于芸芸众生本无亲疏之别,只亲近那些能敬德修身的人);百姓并非固定会归向谁,只归向那施行仁政的人(民心之所向并非一成不变,仁政所在,便是民心所归,这是不变的道理);鬼神并非固定只享用哪一家的祭祀(享用其祭品才意味着保佑),只享用能坚持诚信的祭祀者的祭品(谓鬼神从来都不是只保佑哪一个人,谁能常怀一颗至诚恭敬之心,言行一致,诚实守信,才会降临到他的祭坛)。”
1703048174
1703048175
【原文】天位(1)难哉!言居天子之位难,以此三者。德惟治(2),否德(3)乱。为政以德则治,不以德则乱也。与治同道(4),罔弗兴;与乱同事(5),罔弗亡。言安危在所任。治乱在所法也。
1703048176
1703048177
【注释】(1)天位:天子之位,帝位。(2)德惟治:用有德之人则治。(3)否德:鄙陋之德,微德。(4)同道:办法相同。(5)同事:行事相同。
1703048178
1703048179
【译文】“处在天子这个位置上很难啊(为何说处在天子这个位置上难?就是因为上面这三件事啊)!任用有德行的人才会太平,任用无德之人天下就会动乱(为政以德,天下太平。为政不以德,便是致乱的根源);与治世采用同一宗旨,则没有不兴盛的;与乱世采用同样的做法,则没有不灭亡的(谓天下安危全在用人,国家治乱只在一念之间,就看如何去选择)。”
1703048180
1703048181
【原文】若升高(1),必自下;若陟遐(2),必自迩(3)。言善政有渐,如登高升远,必用下近为始,然后致高远也。无轻(4)民事,惟难(5);无轻为力役之事,必重难之乃可也。无安厥位,惟危(6)。言当常自危惧,以保其位也。慎终于始。于始虑终,于终虑始。
1703048182
1703048183
【注释】(1)升高:登高。(2)陟遐:远行。(3)迩:近。(4)无轻:不要轻视。(5)惟难:要想到它的难处。(6)惟危:要想到它的危险。
1703048184
1703048185
【译文】“若要登高,必然从低处开始;若要远行,必然从近处起步(谓施行善政也要循序渐进,如登高行远,必从低处、近处开始,然后才能达到高远之境);不要轻视百姓们的劳作,要想到其艰难(不要轻易兴起劳役之事,必须充分考虑到它的难度才行);不要自安于天子之位,要想到其危险(就是说应当常常怀着一颗危惧之心,才能守住这个位置啊),考虑事情的结局,从一开始就须谨慎(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到结果,也为了有个好结果,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慎重)!”
1703048186
1703048187
【原文】有言逆(1)于汝心,必求诸(2)道;人以言咈(3)违汝心,必以道义求其意,勿拒逆之也。有言逊(4)于汝志,必求诸非道。逊,顺也。言顺汝心,必以非道察之,勿以自臧(5)也。
1703048188
1703048189
【注释】(1)逆:违背。(2)诸:之于。(3)咈:违逆。(4)逊:谦虚,恭顺。(5)臧:善,好。
1703048190
1703048191
【译文】“有些话不合您的心意,一定要从道义的立场去推度他的存心(别人的话违逆了你的心意,一定从道义的角度来衡量他的本意,不要轻易地拒之门外);有些话顺遂你的意见,一定首先要从‘违背道义’的角度来设疑推论,想想对方是否是出于阿谀奉承的动机,或是有其他的目的(逊,是顺从的意思。别人的话正好顺合了你的心意,一定要从是否违背道义的角度来审察它,不可真的就认为自己一定正确)?”
1703048192
1703048193
【原文】乌虖!弗虑胡获(1)?弗为胡成?一人元良(2),万邦以贞(3)。胡,何也。贞,正也。言常念虑道德,则得道德,念为善政,则成善政也。一人,天子也。天子有大善,则天下得正也。君罔以辩言(4)乱旧政,利口覆国家,故特慎焉。臣罔以宠利(5)居成功(6),成功不退,其志无限,故为之极(7)以安之也。邦其永孚(8)于休(9)。“言君臣各以其道,则国长信保于美也。
1703048194
1703048195
【注释】(1)弗:不。胡:何。(2)一人元良:一人,此处指天子。元良,大善,至德。(3)贞:正。(4)辩言:巧伪之言,美丽动听而奸诈虚伪的言词。(5)宠利:恩宠与利禄。(6)成功:成就的功业,既成之功。(7)极:儆戒。(8)孚:保。(9)休:喜庆,美善,福禄。
1703048196
1703048197
【译文】“啊!不用心去体察怎会有收获?不身体力行怎么会成功?天子一人有大善,天下各诸侯国就会风气纯正(胡,何的意思。贞,正的意思。谓心中常常装着道德,才会拥有道德;经常想着如何落实善政,才能成就善政。一人,这里指的是天子。天子有大善在身,全天下都会走在正道上)。君主不要听信诡辩之言而搅乱既定政策(一张能言善辨的利口足以败国亡家,所以要特别地警惕啊);臣下不要因为贪图恩宠和利禄而常以功臣自居(功成而不愿身退,势必另有所图,所以在这里对这些人预为儆戒,以息其私心)。那么,国家将取信于民而长治久安(这里说的是君主和大臣都能遵循道义,各自安于自己的本分,国家就会永葆其良善之风而天下太平)。”
1703048198
1703048199
【原文】“伊尹既复政厥辟(1),还政太甲。将告归(2),乃陈(3)戒(4)于(5)德,告老归邑,陈德以戒。曰:“乌虖!天难忱(6),命靡常(7)。以其无常,故难信也。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8)常,九有以亡。人能常其德,则安其位。九有(9),诸侯也。
1703048200
1703048201
【注释】(1)复政厥辟:复,还,返回。辟,天子,君主。(2)吿归: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3)陈:陈述。(4)戒:告诫。(5)于:以。(6)忱:相信。(7)靡常:无常。(8)匪:同“非”。不,不是。(9)九有:九州。
1703048202
1703048203
【译文】伊尹把政权交还给天子之后(还政给太甲),打算告老归乡,于是再次叮咛告戒,要求太甲保持其德(告老还乡前,再次以德相勉)。他说:“上天难信,天命无常(因为它无常,所以才难信)。常保其德,才能保其位;不能常保其德,国必亡(人能够经常保持自己的德行无亏,才能安居于现有的地位而不至于动摇。九有,指的是各个诸侯国)。
1703048204
1703048205
【原文】“夏王弗克(1)庸德(2),慢(3)神虐民。言桀不能常其德,不敬神明,不恤(4)下民。皇天弗保,言天不安桀所为。眷求(5)一德,俾(6)作神主(7)。天求一德使代桀,为天地神祗(8)之主。惟尹躬(9)暨(10)汤咸有一德(11),克享(12)天心(13),受天明命(14)。享,当也。
1703048206
1703048207
【注释】(1)弗克:不能。(2)庸德:用德,修德。(3)慢:轻忽,怠慢。(4)恤:体恤;怜悯。(5)眷求:殷切寻求。(6)俾:使。(7)神主:百神之主。(8)祗:地神。(9)躬:自身,自己。(10)暨:连词。与,及,和。(11)一德:谓始终如一,永恒其德。(12)享:当,相当。(13)天心:犹天意。(14)明命:圣明的命令。
1703048208
1703048209
【译文】“夏桀不能经常修德,侮慢神灵,虐待百姓(谓夏桀不能继承祖德,上不能正心诚意以敬奉神明,下不能修德行善以体恤百姓),于是上天不再护佑他(是说上天因夏桀的所作所为而感到不安),一心想寻求一位有道德者,使其成为百神之主(上天要另找一个有道德的人,让他代替夏桀作为天地鬼神的祭祀者)。其时只有下臣我和先王汤都还坚守着先祖的德行始终如一,未敢有丝毫懈怠,因而能够符合上天之意,接受天帝圣明的指令(享,与其相当的意思)。
1703048210
1703048211
【原文】“非天私(1)我有商,惟(2)天祐于一德;非天私商而王之也,祐助一德,所以王也。非商求于下民,惟民归于一德。非商以力求民,民自归于一德。德惟(3)一,动(4)罔弗吉;德二三(5),动罔弗凶。惟(6)吉凶不僭(7),在人;惟天降灾祥,在德。行善则吉,行恶则凶,是不差也。德一,天降之福;不一,天降之灾。是在德也。
1703048212
1703048213
【注释】(1)私:偏爱,宠爱。(2)惟:只,仅仅。(3)惟:助词。(4)动:行动。(5)二三:谓不专一,反覆无定。(6)惟:发语词。(7)僭:差失。
1703048214
1703048215
【译文】“这并非是上天偏向我们殷商,而是上天在佑护永恒的道德(不是上天偏袒殷商才令其拥有天下,而是为了护佑专一不变的德行,所以才令汤王称帝的啊);并非殷商求之于天下百姓,而是天下百姓归附于永恒的道德(并非殷商以势力征服天下人民令其臣服,而是民心本来就归向于专一不变的道德啊)。只要道德永恒不变,凡事无不吉祥。如果不能坚守道德,三心二意,则凡事无不凶险。境缘是吉是凶完全在于各人的所作所为,不会有丝毫误差;上天是降予灾祸还是降予祥瑞,只在于每个人自身的德行啊(行善则吉,行恶则凶,这是不会有错的。坚守道德,天降之福;偏离道德,天降之灾。这些都是由自身的德行决定的啊)。
[
上一页 ]
[ :1.7030481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