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48384e+09
1703048384
1703048385 【原文】武王与受战于牧野(1)。王曰:“古人有言:‘牝鸡无晨(2)。言无晨鸣之道。牝鸡之晨,惟家之索(3)。’索,尽也。喻妇知(4)外事,雌代雄鸣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也。
1703048386
1703048387 【注释】(1)牧野:古代地名,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2)牝鸡无晨:母鸡不能鸣啼报晓。牝,音品(四声)。雌性鸟兽。晨,鸡鸣报晓。(3)索:尽,空。(4)知:主持,执掌。
1703048388
1703048389 【译文】武王与纣王战于牧野,武王说:“古人有言:‘母鸡没有早晨啼叫的(谓自古以来就没有母鸡司晨的道理)。如果母鸡早晨啼叫,这个家就会败尽(索,尽的意思。这是用来比喻女人掌管了外部事务。母鸡代替公鸡打鸣,家就会败尽;后宫操纵了君王的政事,国家就会灭亡)。’
1703048390
1703048391 【原文】“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1)。妲己惑纣,纣信用之。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2),是崇是长(3),言纣弃其忠臣,而尊长逃亡,罪人信用之。是信是使(4),是以为大夫卿士,俾暴虐(5)于尔百姓,以奸宄(6)于商邑。使四方罪人,暴虐奸宄于都邑也。今予发(7),惟龚行天之罚(8)。”
1703048392
1703048393 【注释】(1)惟妇言是用:即“惟用妇言”。妇,指妲己,商纣王的妃子。(2)逋逃:逃亡的罪人。(3)是崇是长:崇,推崇。长,提升。(4)是信是使:信,任。使,使用。(5)暴虐:犹肆虐,残害。(6)奸宄:亦作“奸轨”,违法作乱。宄,音鬼。(7)发:周武王姓姬名发,此处是武王自称。(8)龚行天之罚:奉天命而讨伐。龚,通“恭”。
1703048394
1703048395 【译文】“如今,商纣王只听从女人的话(妲己迷惑纣王,纣王便一味听信她的话),而且专门尊崇、重用那些四方戴罪逃亡之人(谓商纣王抛弃忠臣,却尊崇那些从别国逃亡至商的罪人,信任并重用他们),宠信、任用,让他们占据了大夫、卿士这样重要的位置,让这些人疯狂地残害你们这些百姓,并得以在商国都城违法作乱(致使各国的罪人,都聚集到商都,违法作乱,残害百姓)。现在我姬发,正是恭奉上天的旨意来惩罚他。”
1703048396
1703048397 【原文】王来自商,至于丰(1)。乃偃武修文(2),倒载干戈(3),示不复用也。行礼射(4),设庠序(5),修文教也。归马于华山之阳(6),放牛于桃林(7)之野,示(8)天下弗服(9)。示天下不复乘(10)用也。
1703048398
1703048399 【注释】(1)丰:文王时的都城。(2)偃武修文:停息武备,修明文教。(3)倒载干戈:亦作“倒置干戈”或“倒戢干戈”,指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4)礼射:上古礼仪之一。在一定的礼节要求下,依循乐声而射矢。(5)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6)阳:山的南面。(7)桃林: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8)示: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给人看。(9)服:使用。(10)乘:利用,凭借。
1703048400
1703048401 【译文】武王伐商归来,到达丰邑,便停止武备,修治文教(将兵器一律倒置封存,表示不再起用。开始让大家修习礼射,在各地办学校,修明文治与教化),把战马放归华山之南,把当初服役的牛重新放回桃林之野,明示天下不再使用(向世人表明从此不再使用这些为战争服务的马牛了)。
1703048402
1703048403 【原文】王若(1)曰:“今商王为天下逋逃主,肆(2)予东征,陈于商郊,受率其旅若(3)林,会(4)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5)倒戈(6),攻于后以北(7),血流漂杵(8)。壹戎衣(9),天下大定。一著戎服而灭纣,言与众同心,动有成功(旧无功字。补之)。也。
1703048404
1703048405 【注释】(1)若:如此,这样。(2)肆:所以。(3)受率其旅若:受,指纣王。旅,军队。若,如同。(4)会:会战。(5)前徒:指前面的军队。(6)倒戈:掉转武器向己方攻击。(7)北:通“败”,败逃。(8)杵:通“橹”。古代武器中的盾。(9)戎衣:军服,战衣。一说谓用兵伐殷。
1703048406
1703048407 【译文】武王这样说道:“如今商王受已成为天下逃亡罪犯的魁首,所以我兴师东征,陈兵于商都郊外。纣王受所率的军队密如丛林,与我会战于牧野,却没有愿与我军为敌的。其前军临阵倒戈,攻击其后续军队。商军随之败逃,流血之多,可以浮起木杵。只此一战,便天下大定(一用兵便立即灭了纣王,谓万众一心,做什么事都会成功)。”
1703048408
1703048409 【原文】“释(1)箕子囚,封(2)比干墓,式(3)商容(4)闾(5)。封,益(旧无益字。补之)。其土也。商容,贤人,纣所黜退。散鹿台(6)之财,发巨桥(7)之粟,纣所积之府仓也,皆散发以赈贫民也。大赉(8)于四海,而万姓(9)悦服。”施舍(10)己责(11),救乏賙(12)无,所谓周有大赉也。天下皆悦仁服德也。
1703048410
1703048411 【注释】(1)释:释放。(2)封:修葺。(3)式:通“轼”,以手抚轼。为古人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4)商容:商之贤人。(5)闾:大门。(6)鹿台:商纣王贮藏珠玉钱帛的地方。(7)巨桥:粮仓名,商纣王聚敛粮食之所。周武王克殷后散其粟赈民。(8)赉:音赖,赏赐。(9)万姓:万民,百姓。(10)施舍:给人财物。(11)责:责成。指令专人或机构负责完成任务。(12)賙:音周,周济,救济。
1703048412
1703048413 【译文】“随之释放被囚禁的箕子,重修比干的坟墓,礼敬商容的故居(封,加土、培土的意思。商容,贤人,曾被纣王贬黜、斥退),散发鹿台贮积的财货,发放巨桥屯聚的粮米(纣王聚积财物的仓库,现在都被用来散发赈济贫苦的百姓),广泛赏赐于天下百姓,因而万民心悦诚服。”(做完这些散发财物的事以后,贫苦无依的人都得到了救济。所谓“周朝对人人都有重赏”,说的就是全天下的人都对周朝的仁德心悦诚服啊。)
1703048414
1703048415 【原文】西旅献獒(1),西旅,远国也,贡(2)大犬。大保(3)乃作《旅獒》,用(4)训于王。陈贡獒之义,以训谏也。曰:“乌虖!明王慎德,四夷咸宾(5)。言明王慎德以怀远,故四夷皆宾服。无有远近,毕(6)献方物(7),惟服食(8)器用。天下万国,尽贡方土所生之物,惟可以供服食器用者,言不为耳目华侈(9)。
1703048416
1703048417 【注释】(1)西旅献獒:西旅,国名。獒,音熬,高大凶猛的狗。(2)贡:进贡,进献方物于帝王。(3)大保:即太保,官名,周代始置,为辅弼国君之官。此处指召公。(4)用:介词,犹言以。表示凭借或者原因。(5)宾:服从,归顺。(6)毕:全都,全部。(7)方物:本地产物,土产。(8)服食:衣服饮食。(9)华侈:豪华奢侈。
1703048418
1703048419 【译文】西旅国来周朝见时向武王献上一种名叫“獒”的高大凶猛的犬(西旅,是边远国家,进贡来一种大犬),太保(召公)得知此事后,立即撰写了《旅獒》一文,用来提醒和劝诫武王(陈述献獒这件事情背后所隐藏的道理,作为对武王的提醒和劝谏)。文中说:“啊!圣明的君王谨慎修德,所以四方外族之邦都来归顺朝见(谓明君都是通过谨慎修德来安抚边远之地的人民,所以四方邦国才一齐来归顺),不论远近,都献上当地特产,不过都是些吃穿器具之类(四方各国来朝见,都会进贡一些当地的土特产品,这些只可用于吃穿用度而已,意思是千万不可因其稀有,能娱人耳目,而生出豪华奢侈享乐之心)。
1703048420
1703048421 【原文】“王乃昭德之致于异姓之邦(1),无替厥服(2);德之所致,谓远夷之贡也,以分赐异姓诸侯,使无废其职也。分珤玉于伯叔之国(3),时庸(4)展亲。以宝玉分同姓之国,是用诚信其亲亲(5)之道也。人弗易(6)物,惟德(7)其物。言物贵由人也。有德则物贵,无德则物贱,所贵在德也。
1703048422
1703048423 【注释】(1)王:此处泛指历代的明王。昭:显示,显扬。致:到,到达。邦:国家。(2)替:废弃。服:职事。(3)珤:古同“宝”。叔伯:此处指同姓。(4)时:是,此。庸:用,使用。(5)亲亲:爱自己的亲属。(6)易:轻视。(7)德:动词,把……看作德。
1703048424
1703048425 【译文】“圣明的君王于是借此来显扬恩德于异姓的诸侯国,使他们不要荒废了政事(恩德所到之处,就是将这些远方的贡物,分赐给那些异姓的诸侯,勉励他们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又将宝玉分赐给同姓的诸侯国,以表达对亲情的重视(将宝玉分赏给同姓之国,是借以证明不忘亲情的一片真诚)。人们不轻看这些物品,是因为它代表了君王的恩德(谓物因人而贵的道理。人有德则物贵,人无德则物贱。物之可贵,只在于人的德行啊)。
1703048426
1703048427 【原文】“德盛弗狎侮(1)。盛德必自敬,何狎易侮慢之有也。狎侮君子(2),罔以尽人心;以虚受人,则人尽其心矣。狎侮小人(3),罔以尽其力。以悦使民,民忘其劳,则尽力矣。玩(4)人丧德,玩物丧志。以人为戏弄,则丧其德矣。以器物为戏弄,则丧其志矣。弗作无益害(5)有益,功乃成;弗贵异物贱用物(6),民乃足(7)。游观(8)为无益,奇巧(9)为异物。言明王之道,以德义为益。器用为贵,所比(10)化俗(11)生民(12)。
1703048428
1703048429 【注释】(1)狎侮:轻慢侮弄。(2)君子:官员。(3)小人:百姓。(4)玩:玩弄,戏弄。(5)害:损害。(6)贵异物贱用物:贵,重视。异物,奇特罕见之物。贱,轻视。用物,日常用品。(7)足:充足,满足。(8)游观:游逛观览。(9)奇巧:奇异精巧。(10)比:皆,都。(11)化俗:指风俗受德教而发生变化。(12)生民:使民生,养民。
1703048430
1703048431 【译文】“君王德行隆盛就不会轻慢、侮弄他人(厚德之人必定会自尊自爱,怎么会有轻慢、侮弄之心呢)。若轻慢、侮弄了君子,就不能使他们人尽其心地去辅佐您(以一颗谦卑的心去接纳别人,别人就会对你尽心尽意);若轻慢、侮弄了百姓,就不能使他们各尽其力地去拥戴服从您(让百姓欢欢喜喜地去做事,百姓会因为忘记了劳累而竭尽全力)。玩弄别人会丧德,玩物会丧志(把别人当作玩弄的对象,就会玷污其品德;把物品当作玩弄的对象,就会丧失其志向)。不要做那些无益的事去耽误、妨害了那些有益的事,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不看重奇异之物、不轻视实用之物,百姓才能富足(游逛观览即为无益,奇异机巧即为异物。这里谓明王之道,就是以道德仁义为有益,以实用为贵,一切都是为了教化和养育人民啊)。
1703048432
1703048433 【原文】“犬马非其土生弗畜(1)。非此土所生不畜,以不习其用。珍禽
[ 上一页 ]  [ :1.7030483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