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486e+09
1703048600
1703048601 【注释】(1)宗伯:官名。周代六卿之春官卿,掌对宗庙和天地神灵的祭祀及礼仪、制度等。(2)神人:天地神祗人鬼。(3)和:调和。(4)五礼: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隋书·礼仪志一》:“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5)司马:官名。周时为六卿之夏官卿,掌管国家军政事务。(6)邦政:国家军政。政,通“征”,征伐,征讨。(7)平:平定。
1703048602
1703048603 【译文】“宗伯掌管国家的礼仪制度,负责对天地神灵和宗庙的祭祀,并谐和尊卑贵贱的关系(作为六卿之一的春官卿,宗伯主管的是宗庙天地神祗人鬼之事,及国人的五种礼仪,通过这些使上下尊卑之间相互协调和谐)。司马掌管国家军政,统帅六军,平定诸侯之乱(作为夏官卿,司马主管戎马之事,掌管军队的征战,统率六军,负责平定四方邦国的叛乱)。
1703048604
1703048605 【原文】“司寇(1)掌邦禁(2),诘奸慝(3),刑(4)暴乱。秋官卿,主寇贼,法禁治奸恶、刑疆暴作乱者也。司空掌邦土(5),居(6)四民(7),时地利(8)。冬官卿,主国空土,以居士农工商四民,使顺天时,分地利,授(9)之土。
1703048606
1703048607 【注释】(1)司寇:官名。周为六卿之秋官卿,掌管刑狱、纠察等事。(2)邦禁:国家的法禁。(3)诘:责罚。奸慝:奸诈邪恶的人。(4)刑:处罚,惩治。(5)司空:官名。周为六卿之冬官卿,掌管国家的土地。邦土:国土。(6)居:居住。(7)四民: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8)时地利:依时节以兴地利。(9)授:给予,交付。
1703048608
1703048609 【译文】“司寇掌握国家的法禁,治理奸恶的人,惩办暴乱之徒(作为秋官卿,司寇主管的是针对盗贼和敌寇的刑法和禁令,惩治奸恶之徒,依法严办那些犯上作乱的暴徒)。司空掌管国家土地,管理士农工商四类民众的生活居住,把握天时,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作为冬官卿,司空主管着国家空闲的土地,发放给士农工商各界的人民,使他们都能够顺应天时,分享地利,安居乐业)。
1703048610
1703048611 【原文】“六卿(1)分职,各帅其属(2),以倡九牧(3),阜成(4)兆民。”六卿各率其属官大夫士治其所分(5)之职,以倡导九州之牧伯(6)为政,大成兆民(7)之性命(8),皆能其官(9),则政治(10)矣。
1703048612
1703048613 【注释】(1)六卿:即前所述之六官。《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2)属:部属。(3)倡:倡导。九牧:九州之长。(4)阜成:使富厚安定。(5)分:职分,位分。(6)牧伯:称州郡长官。(7)兆民:古称天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8)性命:天性,天命。指万物的天赋和禀受。(9)能其官:即能称其职。(10)政治:政事得以治理,政事清明。
1703048614
1703048615 【译文】“六卿分别职责,各自率其部属尽其职分,以倡导九州的州牧尽心于政务,从而使百姓富裕安定(六卿各自率领他们属下的大夫与众士,治理好各自分内的职事,并带动九州官员一起这样做,以成就人民本善的天性。大家都能在各自的位置上做好了,政事也就清明了)。”
1703048616
1703048617 【原文】王曰:“乌虖!凡我有官君子,钦(1)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2)行,弗惟反。有官君子,大夫以上也。叹而戒之,使敬所司,慎出令,从政之本也。令出必惟行之,不惟反改。二三(3)其令,乱之道也。
1703048618
1703048619 【注释】(1)钦:敬。(2)惟:思。(3)二三:指反复无常。
1703048620
1703048621 【译文】成王又说:“啊!凡我朝在位的官员,你们一定要以一颗敬畏之心对待你们所承担的职责。你们在颁布每一个政令之前,都要慎之又慎。号令一出,就一心只想着如何去落实,不要再想着是否改变它(所说在位的官员,都是大夫以上的。成王在此感叹地告诫他们,要他们敬奉自己的职守,慎重地对待所颁布的每一个政令,因为这是为政的根本。令出必行,不得中途废除或更改。如果执政者不断改变政令,反复无常,那正是一条乱国之道啊)。
1703048622
1703048623 【原文】“以公灭私,民其允怀(1)。从政以公平灭私情,则民其信归之。学古(2)入官,议事以制,政乃弗迷。言当先学古训,然后入官治政,凡制事(3)必以古义议度终始,政乃不迷错也。其尔典常(4)作师,无以利口(5)乱厥官。其汝为政,当以旧典常故事为师法,无以利口辩佞(6)乱其官也。弗学墙面(7),莅(8)事惟烦。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临政事必烦矣。
1703048624
1703048625 【注释】(1)允怀:犹归顺。(2)古:古训。(3)制事:谓处理政治、军事等重大事件。(4)典常:常道,常法。(5)利口:能言善辩。(6)辩佞:能说会道,花言巧语。(7)墙面:谓面对墙壁,目无所见。比喻不学无术或一无所知。(8)莅:到,临。
1703048626
1703048627 【译文】“以公心取代私心,老百姓才会诚心归向(为官者以公平代替私情,民众就会信任并归顺他);先学习古训,然后再进入仕途,朝中议事必以先人的典章制度为依据,面对各种复杂的军政事务才不会迷失方向(谓为政者必先学习古圣先贤的教诲,然后再去为官执政。讨论决策重大事件必依据古人的义理,反复权衡,贯彻始终,这样政事才不会出现迷错)。你们要以古人的常道为师,不要以利口巧辩扰乱官风(你们为政,当以古人的典常旧例作为学习的榜样,不要逞口舌之利,以巧言善辩来混淆视听)。人不学习古训,如面壁而立,一无所知,遇到政事必会无所适从(人而不学,如面墙而立,临政必生烦恼)。
1703048628
1703048629 【原文】“戒(1)尔卿士,功崇(2)惟志,业广(3)惟勤;此戒凡有官位。但言卿士,举其掌事者也。功高由志,业广由勤也。位弗期(4)骄,禄弗期侈;贵不与骄期(5),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骄侈以行己,所以速亡也。恭俭惟(6)德,无载(7)尔伪(8)。言当恭俭,惟以立德,无行奸伪也。作德,心逸日休(9);作伪,心劳日拙(10)。为德,直道而行,于心逸豫,而名日美。为伪,饰巧百端,于心劳苦,而事日拙,不可为之也。
1703048630
1703048631 【注释】(1)戒:告戒。(2)崇:高。(3)广:大。(4)期:希望,企求。(5)期:邀约,相约。(6)惟:语气词,用于句中,表示肯定或强调的语气。(7)载:行。(8)伪:不诚实,诡诈。(9)休:美好。(10)拙:指困窘。
1703048632
1703048633 【译文】“我告诉你等卿士:功高在于立志,业广源于勤勉(这番话是用来告诫所有的为官者。此处只对卿士说,是以这些掌管要务的人为例,以见“功高由志,业广由勤”并非虚言);位贵者不知不觉就容易变得骄纵,禄厚者不知不觉就容易变得奢侈(身居高位的人即使不刻意去想着骄纵,往往不知不觉中就有了骄态;富有的人纵然不想着奢侈,往往无形中就染上了奢侈的习气。骄奢之风一起,就是自己迅速走向败亡的时候了);恭敬勤俭才是美德,不要有那些伪诈的行为(意思是说应当从恭敬节俭做起,来树立自己的德行,不要做奸巧伪饰之事)。为善修德,就会心中安宁,日见美善;弄虚作假,就会心中烦劳,日益困窘(为善修德的人像走在笔直平坦的大道上一样,心中安逸舒畅,他的名声也一天比一天好。弄虚作假的人百般巧饰,内心劳苦,而事情总是越办越糟,这种傻事情不能干啊)。
1703048634
1703048635 【原文】“居宠思危(1),罔弗惟畏,弗畏入畏(2)。言虽居贵宠,当常思危惧,无所不畏,若乃不畏,则入不可畏之刑(3)。
1703048636
1703048637 【注释】(1)危:凶险。(2)弗畏入畏:不畏就会进入可畏的困境。(3)刑:惩罚,处罚。
1703048638
1703048639 【译文】“处贵宠之位,要想到危惧,要凡事无所不畏。如果不知敬畏,就会坠入可畏之境(谓一个人纵然处在贵宠的位置,也要时时想到背后的凶险而有所畏惧,对一切都常怀敬畏之心。如果你什么都不怕,最终必将遭到可怕的惩罚)。
1703048640
1703048641 【原文】“推贤让能,庶官乃和(1)。贤能相让,俊乂(2)在官,所以和谐也。举能(3)其官,惟尔之能;称匪(4)其人,惟尔弗任(5)。”所举能修(6)其官,惟亦汝之功能也。举非其人,惟亦汝之不胜其任也。
1703048642
1703048643 【注释】(1)庶:众。乃:于是。(2)俊乂:亦作“俊艾”。德才出众的人。(3)举:推举。能:贤能。(4)称:举荐。匪:不,不是。(5)任:胜任。(6)修:整饬,有条不紊。《南史·张齐传》:“齐手不知书,目不识字,在郡清整,吏事甚修。”
1703048644
1703048645 【译文】“互相推贤让能,百官就会和谐(相互推让贤能的人,让德才出众的人都处在官位上,社会自然就和谐了)。你推荐了贤能的人来担任官职,这便是你的贤能;你若举用了不能胜任其官职的人,这也就是你的不称职(你所举荐的人能够整饬吏事,把事情都办得有条有理,这也是你的功劳和能力的体现。你若举荐了不该举荐的人,那也是你不能胜任你的职责的表现啊)。”
1703048646
1703048647 【原文】王曰:“乌虖!三事暨(1)大夫,敬尔有(2)官,乱(3)尔有政,难而敕(4)公卿以下,各敬居汝所有之官,治汝所有之职也。以右(5)乃辟(6),永康兆民,万邦惟无斁(7)。”言当敬治官政,以助汝君,长安天下兆民,则天下万国惟乃无厌我周德也。
1703048648
1703048649 【注释】(1)三事:指三公。暨:至,到。(2)有:助词,放在名词前,无实义。(3)乱:治理。(4)难:谨慎。敕:诫饬,告诫。(5)右:佑助,辅佐。(6)辟:君王。(7)斁:厌弃,厌倦。
[ 上一页 ]  [ :1.703048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