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49184e+09
1703049184
1703049185 【注释】(1)鸿雁:一种群居水边的候鸟。紫褐羽毛,白色腹部,嘴扁平,腿短,趾间有蹼。食植物种子、虫、鱼维生。亦称“大雁”。(2)劳:慰劳。(3)鳏寡:鳏,年老无妻。寡,年老无夫。(4)中泽:沼泽之中;草泽之中。(5)之子:这个人。(6)垣:指墙、城墙。(7)百堵:众多的墙。亦指建筑群。堵,泛指墙、居处。(8)趋事:办事;立业。《汉书·朱博传》:“夜寝早起,妻希见其面……其趋事待士如是。”(9)劬劳:辛苦劳累。(10)究:穷尽,终极。(11)宅:居。
1703049186
1703049187 【译文】《鸿雁》是赞美宣王的诗。当时万民离散,不能安居,而宣王能慰问归来之民,使其归于故土而汇集安居,即使鳏寡之人,都无不得其居所(周宣王承受着周厉王衰败混乱的局面而力图中兴,恢复古圣先王之道,并从安定和睦百姓做起)。
1703049188
1703049189 成群的大雁离去又飞回,重新汇集在沼泽间(大雁的天性是习惯于安居在沼泽之中。现在大雁高飞后又汇集在沼泽之中,就像百姓离开家园流离失所,现在又能返回汇集在一起安居)。朝廷下令重修城墙,众多民舍也随之重建(侯伯卿士,为着毁灭的国家着想,征用百姓修建房舍、筑起围墙,众多的屋舍同时修建,说明百废俱兴,百姓安居乐业)。百姓们虽然辛苦劳累,毕竟又有了自己的家园(这一句是勉励百姓的话,你们现在虽然辛苦劳累,最终将有安居的地方)。
1703049190
1703049191 【原文】《白驹》,大夫刺宣王(1)也。刺其不能留贤也。
1703049192
1703049193 皎皎(2)白驹,食我场苗(3)。絷之维之(4),以永今朝(5)。宣王之末,不能用贤。贤者有乘白驹而去者。絷,绊也。维,系也。永,久也。愿此去者乘白驹而来,使食我场中之苗,我则绊之系之,以久今朝,爱之欲留也。所谓伊人(6),于焉逍遥(7)。乘白驹而去之贤人,今于何游息乎?思之甚矣。
1703049194
1703049195 【注释】(1)刺宣王:讽刺周宣王。(2)皎皎:洁白貌。(3)场苗:场中之苗。(4)絷之维之:絷,绊住。维,拴缚。(5)以永今朝:永,永久、永远。今朝,今晨。(6)伊人:意中所指之人。(7)逍遥:悠闲自得。
1703049196
1703049197 【译文】《白驹》是大夫讽喻宣王之诗(隐刺宣王不能留用贤才)。
1703049198
1703049199 如白雪般皎洁的骏马呀,请停住你脚步的声响。我的苗圃长满青草,在此稍事小憩又何妨?我将轻挽住你的丝缰,让你从此留在我身旁。朝朝暮暮,共度这美好时光(周宣王末年,不能留用贤才,贤才乘白马离开了。希望离开的小白马,回来吃我场中的苗,我则绊住拴住,希望留住白马常吃草。这一句表达爱慕贤才,渴望留住贤才)。啊,乘白驹而去的贤者啊,你此刻正遨游在何方(乘小白马离开的贤才,现在在何处游历歇息?我想念你到了极点)?
1703049200
1703049201 【原文】《节南山》,家父(1)刺幽王也。家父,字,周大夫也。
1703049202
1703049203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2)。兴也。节,高峻貌。岩岩,积石貌。兴者,喻三公(3)之位,人所尊严也。赫赫(4)师尹(5),民具尔瞻(6)。师,大师,周之三公。尹氏为大师。具,俱也。此言尹氏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视汝之所为也。国既卒斩(7),何用不监(8)。卒,尽也。斩,断也。监,视也。天下之诸侯,日相侵伐,其国已尽绝灭,汝何用为职,不监察之。
1703049204
1703049205 【注释】(1)家父:字,周大夫名。(2)维石岩岩:维,连接。岩岩,积石貌。(3)三公:周代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4)赫赫:显赫盛大貌。(5)师尹:太师,周之三公。尹氏为太师。(6)尔瞻:尔,你们。瞻,看、望、观察、察看。(7)卒斩:卒,尽。斩,断。(8)何用不监:何用,为什么。监,察看、督察。
1703049206
1703049207 【译文】《节南山》是周朝一位名叫家父的大夫指斥幽王的诗。
1703049208
1703049209 仰望那高峻的南山,堆积着层层岩石(这一句为起兴,用堆积层层石头的南山比喻三公之位是人们所认为尊严的官位)。
1703049210
1703049211 身居高位的尹太师啊,百姓全都看着你(尹氏处在三公高位,所以,天下百姓全都看着你的所作所为)。国家将要灭亡,你为何竟毫无觉知(天下的诸侯一天天侵犯,国家将要灭亡,你是怎么履行职责的,难道你没觉察吗)?
1703049212
1703049213 【原文】《正月》(1),大夫刺幽王也。
1703049214
1703049215 正月繁霜(2),我心忧伤。正月,夏之四月也。繁,多也。夏之四月霜多,急恒寒若之异,伤害万物,故我心为之忧伤也。民之讹言(3),亦孔之将(4)。将,大也。讹,伪也。人以伪言相陷入,使王行酷暴之刑,致此灾异,故言甚大。谓天盖高,不敢不局(5)。谓地盖厚,不敢不蹐(6)。局,曲也。蹐,累足也。此民疾苦王政,上下皆可畏之言也。哀今之人,胡为虺蜴(7)。虺蜴之性,见人则走。哀哉今之人。何为如是,伤时政也。燎(8)之方扬,宁或烕之。烕之以水也,燎之方盛之时,炎炽熛怒(9),宁有能灭息之者乎?言无有也。以无有喻有之者为甚也。赫赫宗周(10),褒姒烕之(11)。宗周,镐京也。褒,国名也。姒,姓也。烕,灭也。有褒之女,幽王惑焉而以为后,诗人知其必灭周也。
1703049216
1703049217 【注释】(1)正月:正阳之月,指夏历的四月。(2)繁霜:繁,多。(3)讹言:谣传的话。《诗经·小雅·沔水》:“民之讹言,宁莫之惩。”(4)亦孔之将:孔,甚、很。将,壮、大。《诗经·周南·汝坟》:“虽则如毁,父母孔迩。”(5)局:曲。(6)蹐:犹重足,两足相叠,不敢正立,形容小心戒惧。(7)虺蜴:蜥蜴。(8)燎:延烧。(9)炎炽熛怒:熛,火焰。怒,气势强盛、猛烈。(10)赫赫宗周:赫赫,显赫盛大貌、显著貌。宗周,镐京。(11)褒姒烕之:褒姒,周朝时褒国女子。褒,国名;姒,姓氏。烕,灭。
1703049218
1703049219 【译文】《正月》是周朝大夫指责幽王酷暴、荒政的诗。
1703049220
1703049221 正阳之月却下起了严霜,万物受灾令我心忧伤(正月下大霜,着急于长时间不正常的寒冷之苦会伤害万物,所以我为此而内心忧伤)。民间传谣言,沸沸又扬扬(人们以谎言相骗,彼此陷入不义的境地,致使君王施行残暴的刑罚,导致这次灾难,所以谣言的影响太大)。天何等高远,人们却不敢不弯腰拱背;地何等深厚,人们却不得不小心翼翼(百姓受君王的暴政之疾苦,上下都令人畏惧)。哀怜当今之人,为何都变成了蜥蜴(蜥蜴的特性是见人就逃走。可悲啊,当今之人,为何像蜥蜴一样见到人就逃走?比喻百姓见到君王就像蜥蜴一样见人就逃,非常感伤当时的暴政之烈)。大火烧得正旺,谁能够把它扑灭(只有水能扑灭它。火烧得正旺之时,火焰正猛,谁能扑灭它呢?意思是除水之外再没有了,以此来比喻水势之甚)?显赫的周王朝,褒姒将使其亡灭(周幽王被褒国的女子迷惑,把她作为王后,诗人知道这个女子必然使周朝灭亡)!
1703049222
1703049223 【原文】《十月之交》(1),大夫刺幽王也。
1703049224
1703049225 十月之交,朔日(2)辛卯。日有蚀之(3),亦孔之丑(4)。之交,日月之交会也。丑,恶也。周十月,夏之八月也。日食,阴侵阳,臣侵君之象(5)也。日为君,辰为臣。辛,金也。卯,木也。又以卯侵辛,故甚恶之。彼月而蚀,则维其常。此日而蚀,于何不臧(6)。臧,善也。百川沸腾,山冢崒崩(7)。沸,出也。腾,乘也。山顶曰冡。崒者崔嵬(8)也。百川沸出,相乘凌(9)者,由贵小人也。山顶崔嵬者崩,喻君道坏也。高岸为谷,深谷为陵(10)。言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也。哀今之人,胡憯莫惩(11)。憯,曾也。变异如此,祸乱方至。哀哉今在位之人,何曾无以道德止之。黾勉(12)从事,不敢告劳(13)。诗人贤者见时如是,自勉以从王事。虽劳不敢自谓劳,畏刑罚也。无罪无辜,谗口嚣嚣(14)。嚣嚣,众多貌也。时人非有辜罪,其被谗口见椓谮(15)嚣嚣然。
1703049226
1703049227 【注释】(1)十月之交:十月,周朝的十月是夏历的八月。之交,日月之交会。(2)朔日:初一。(3)日有蚀之:蚀,日月食。(4)孔之丑:孔,甚、很。《诗经·周南·汝坟》:“虽则如燬,父母孔迩。”丑,恶。(5)臣侵君之象:象,征兆。(6)于何不臧:为何不善。于何,为何、如何。臧,善。(7)山冢崒崩:山顶曰冢。崒,崔嵬。(8)崔嵬:有石的土山,泛指高山。《诗经·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9)凌:相互侵犯。(1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谷,山间低凹的地方。陵,大土山。(11)胡憯莫惩:憯,曾。惩,克制、制止。《诗经·小雅·沔水》:“民之讹言,宁莫之惩。”(12)黾勉:勉励;尽力。(13)告劳:说己劳苦。(14)嚣嚣:众多的样子。(15)见椓谮:见,被。椓谮,攻讦、谗毁。
1703049228
1703049229 【译文】《十月之交》是周朝大夫指责幽王行暴政、将亡国的诗。
1703049230
1703049231 十月的日食以阴侵阳,更兼初一辛卯以木犯金。日月相侵,这样的凶兆令人心惊(日食,阴侵袭阳,是大臣侵犯君王的征兆。日是君王,辰是大臣。辛是金,卯是木。又因为木侵犯金,所以是非常不吉利的征兆)。以日侵月,尚为平常。以月侵日,实为不祥。时局如百川沸腾,山峰崩陷(用百川沸腾比喻因为重用小人而造成相互侵犯欺凌,用山峰崩塌比喻君王道德衰败)。高山化为深谷,深谷却变作高山(这一句说明君子处在下位,而小人处在上位)。哀怜当今的圣上,何不以德政来制止(如此不正常,招来祸乱。哀怜当今在位的人,为何不曾用道德教化来制止祸乱呢)?小民岂敢诉说辛劳,只有尽力做事(诗人和有道德的人看到时政如此不正常,勤勉做事,即使劳苦也不敢说,畏惧被处以刑罚)。纵然无罪无错,众多的谗言已令人心悸(这一句说明当时之人,无罪无错,却被谗言诋毁,十分嚣张)!
1703049232
1703049233 【原文】《小旻》(1),大夫刺幽王也。
[ 上一页 ]  [ :1.70304918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