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56966e+09
1703056966
1703056967 【注释】(1)马武:生年不详,卒于公元61年,字子张,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湖阳镇)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初入绿林军,为新市兵将领,后归光武帝。(2)阔达敢言:李贤注:“阔达,大度也。敢言谓果敢于言,无所隐也。”(3)面折:当面批评、指责。(4)同列:犹同僚。(5)回容:曲法宽容。李贤注:“回,曲也,曲法以容也。”(6)宥:宽恕;赦免。(7)珍甘:指珍贵甘美的食品。(8)大官:太官。(9)邑赏:封地和赏赐。(10)诛谴:亦作“诛遣”,诛杀贬谪。
1703056968
1703056969 【译文】马武,字子张,南阳郡人,被封为杨虚侯。马武为人喜欢喝酒,豁达、敢于直言,有时醉酒后,在皇帝面前当面批评同僚,说出他们的优点缺点,无所顾忌。光武帝有意放纵他这样做,当作玩乐。皇帝虽然驾御功臣,但往往能够包容宽恕他们的小过。远方进贡的珍美食品,必先逐一赐给列侯们,而掌管皇帝膳食的太官处则所剩无几了。列侯有功,就增加其封地和赏赐,而不任以官职,因此功臣们都能保有其福禄,最终没有遭诛杀、降职或流放的人。
1703056970
1703056971 【原文】论(1)曰:光武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上应二十八宿(2),未之详。然咸能感会(3)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4),亦各志能之士也。议者多非光武不以功臣任职,至使英姿茂绩(5),委(6)而勿用。然原夫深图远筭(7),固将有以(8)焉尔。若乃(9)王道(10)既衰,降及霸德(11),犹能授受惟庸(12),勋贤(13)兼序(14),如管、隰(15)之迭升(16)桓世,先、赵(17)之同列文朝,可谓兼通(18)矣。
1703056972
1703056973 【注释】(1)论:指《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2)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3)感会:感应会合。(4)佐命:辅助帝王创业的功臣。(5)英姿茂绩:英姿,指才智出众的人。茂绩,丰功伟绩。(6)委:舍弃,丢弃。(7)深图远筭:谓计划周密,考虑深远。筭,音算。(8)有以:犹有因。有道理。(9)若乃:至于。用于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10)王道:是说君主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李贤注:“王谓周也。”(11)霸德:犹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与“王道”相对。(12)庸:功勋。(13)勋贤:有功勋有才能的人。(14)序:旧指按等级次第授官或依照功绩给予奖励。(15)管、隰(音习):管仲和隰朋的并称。二人为春秋齐桓公相。《史记》曰:管仲、隰朋修齐国之政,齐人皆悦事之。(16)迭升:犹递升。(17)先、赵:先轸、赵衰的并称。二人为春秋晋文公大夫。《国语》云,文公使赵衰为卿,辞曰:“先轸有谋,臣不若也。”乃使先轸佐下军。公曰:“赵衰(三让),其所让皆社稷之卫也。”(18)兼通:谓一齐显达。
1703056974
1703056975 【译文】《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论》说:“光武中兴二十八将,过去人们认为他们是与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感应,对此未能详知。然而这二十八人都能感应风云的变化乘势而起,发挥其智谋勇武,可称得上是辅佐帝王创业的功臣,也都是有远大志向和卓越才能的人。议论家多有责备光武不给功臣任职,至使才智出众、立下丰功伟绩之人,被舍弃而不能任用。然而推究其深谋远虑的根源,必将有其道理。至于西周王道衰微,到春秋霸道兴起,还能按功劳授受职位,不偏不倚,勋贤有序。如齐桓公时,管仲去世后职位转给隰朋;先轸、赵衰能同列于晋文之朝,这便可以称得上是一起显达了。”
1703056976
1703056977 【原文】降自秦、汉,世资(1)战力,至于翼扶(2)王运,皆武人(3)屈起(4)。亦有鬵缯屠狗(5),轻猾(6)之徒,或崇以连城(7)之赏,或任以阿衡(8)之地,故势疑则隙生,力侔(9)则乱起。萧、樊(10)且犹缧绁(11),信、越(12)终见葅戮(13),不其然乎!自兹以降,迄于孝武,宰辅(14)五世,莫非公侯。遂使搢绅(15)道塞,贤能蔽雍,朝有世及(16)之私,下多抱关(17)之怨。其怀道无闻、委身草莽(18)者,亦何可胜言哉!故光武鉴前事之违,存矫枉(19)之志,虽寇、邓(20)之高勋(21),耿(22)、贾(23)之洪烈(24),分土不过大县数四,所加特进(25)朝请(26)而已。
1703056978
1703056979 【注释】(1)世资:代代凭借。(2)翼扶:辅佐,扶助。(3)武人:刚武的人。(4)屈起:崛起。兴起,崭露头角。屈,通“崛”。(5)鬻缯屠狗:李贤注:“灌婴,睢阳贩缯者,樊哙,沛人,以屠狗为事,皆从高祖。”樊哙、灌婴原本都是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贩卖丝缯的小商人。后来都是西汉的开国元勋。李贤注:“樊哙封为舞阳侯;灌婴为丞相,封为颍阴侯。”鬻,音玉。(6)轻猾:轻薄狡猾。(7)连城:指毗邻的诸城。(8)阿衡:商代官名,师保之官。引申为任国家辅弼之任,宰相之职。李贤注:“阿,倚也。衡,平也。言天下依倚而取平也。”(9)力侔:势力齐等;相当。李贤注:“侔,等也。”(10)萧、樊:萧何和樊哙。(11)缧绁:音雷泄。囚禁。(12)信、越:韩信和彭越。(13)葅戮:杀戮。葅,音租,同“菹”。古代一种酷刑,把人剁成肉酱。(14)宰辅:辅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15)搢绅: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搢,音禁。绅,古代仕宦者和儒者围于腰际的大带。李贤注:“搢,插也。绅,带也。谓插笏于带也。”(16)世及:世袭,世代相传。(17)抱关:监门。借指小吏的职务,亦借指职位卑微。李贤注:“抱关谓守门者。”(18)草莽:民间。与“朝廷”“廊庙”相对。(19)矫枉:矫正弯曲,比喻纠正偏邪。李贤注:“矫,正也。枉,曲也。”(20)寇、邓:东汉寇恂、邓禹的并称。寇恂(?—公元36年),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东汉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邓禹(公元2年—公元58年),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开国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李贤注:“邓禹为大司徒,封高密侯,食邑四县。”(21)高勋:大功勋。(22)耿:耿弇,见前注。(23)贾:贾复(公元9年-55年),字君文,“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光武帝即位,任执金吾,封胶东侯。李贤注:“贾复封胶东侯,凡食六县,以列侯加特进。”(24)洪烈:伟大的功业。(25)特进:官名。始设于西汉末。授予列侯中有特殊地位的人,位在三公下。东汉至南北朝仅为加官,无实职。(26)朝请:官名。即奉朝请。古代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朝见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为奉朝请。汉代退职大臣、将军和皇室、外戚多以奉朝请名义参加朝会。
1703056980
1703056981 【译文】“到了秦、汉之际,代代都仰仗武力,以至于辅助扶持王室命运,都依靠武人的崛起。这些人中也有像卖买丝缯的灌婴、屠狗的樊哙这样轻薄奸猾的人。他们有的被赐予数座城池的崇高封赏,有的被任用为宰相。所以,势位过高,君臣之间因而相互猜疑产生隔阂,势力相当就会发生祸乱。像萧何、樊哙尚且被囚禁,韩信、彭越最终被杀戮或剁成肉酱,不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吗?从那以后,直到孝武皇帝,五代(高祖至武帝)之中的辅政大臣,没有不是公侯的。这样就使得出仕为官的道路堵塞,贤能之人被埋没,朝堂有世袭为官的私情,下边怨声载道。至于那些胸怀治国大道而不为人知、藏身于民间的人,又怎能说得完呢?所以光武帝借鉴前事的过失,怀有纠正偏邪的志向,即使像寇恂、邓禹的大功勋,耿弇、贾复的伟大功业,所分给的土地也不过大县三四个,所不同之处只是给予特进、朝请的优待罢了。”
1703056982
1703056983 【原文】观其治平(1)临政,课职(2)责咎(3),将(4)所谓(5)“导之以法,齐之以刑”者乎?若格(6)之功臣,其伤已甚。何者?直绳(7)则亏丧(8)恩旧(9),挠情(10)则违废(11)禁典(12),选德则功不必厚,举劳则人或未贤,参任(13)则群心难塞,并列则其弊未远。不得不校其胜否(14),即以(旧无以字,补之)事相权(15)。故高秩(16)厚礼,允答(17)元功(18);峻文(19)深宪(20),责成吏职。建武之世,侯者百余,若夫数公者,则与参国议,分均休咎(21),其余并优以宽科(22),完其封禄,莫不终以功名,延庆(23)于后。
1703056984
1703056985 【注释】(1)治平:治国平天下。(2)课职:谓以忠于职守相督责。(3)责咎:责究罪过。(4)将:副词,殆;大概。(5)所谓: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6)格:纠正。(7)直绳:以法制裁。(8)亏丧:损伤;损失。(9)恩旧:称旧交。(10)挠情:曲徇私情。(11)违废:背离、废弛。(12)禁典:指朝廷法令。(13)参任:参合任用。李贤注:“参任,谓兼勋贤而任之。则群臣之心各有觊望,故难塞也。若遵高祖并用功臣,则其敝未远。”(14)胜否:好坏;得失。李贤注:“胜否犹可否。”(15)相权:相互平衡。权谓平其轻重。(16)高秩:优厚的俸禄;高爵位。(17)允答:允,介词,犹以。答,酬答。(18)元功:功臣。(19)峻文:指苛细的法令条文。(20)深宪:犹严法。(21)休咎:吉凶,善恶。(22)宽科:宽大的法律条文。(23)延庆:延续福祚。
1703056986
1703056987 【译文】“观察他(光武帝)治国平天下处理政务,以忠于职守相督责,追究过失,大概就是《论语》所说的‘导之以政,齐之以刑’的意思吧!若以崇尚法令来纠正这些功臣,那对他们的伤害就太大了。为什么呢?依法制裁则会伤害旧恩,顺从私情又会违背法令;选用贤才,则他的功绩不一定很厚;推举功臣,此人或许又不够贤善;若两者兼顾来参考任用,则众臣之心会各有企图,难以满足;若遵循高祖的方法全部使用功臣,则弊端很快便会显露;不得不比较其可否胜任,就用拟任职事来相互平衡。所以,光武帝用高爵厚礼来酬谢功臣们,以严峻而苛细的法令条文,督导官吏各尽职责。建武年间,封侯者有一百多人,只有(高密、固始、胶东)三位列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分担吉凶,其余都给予优厚宽容的待遇,保全他们封爵所得的俸禄,无不最终保有功名并延续于后代子孙。”
1703056988
1703056989 【原文】昔留侯(1)以为高祖悉用萧、曹(2)故人,而郭伋(3)亦讥(4)南阳多显,郑兴(5)又戒功臣专任。夫崇恩偏授,易启私溺之失;至公均被,必广招贤之路。意者不其然乎!永平中,显宗追感前世功臣,乃图画二十八将于南宫(6)云台,其外又有王常(7)、李通(8)、窦融(9)、卓茂(10),合三十二人。故依其本第(11),系之篇末,以志功臣之次云尔:
1703056990
1703056991 【注释】(1)留侯:指张良。(2)萧、曹:是萧何、曹参的并称。(3)郭伋:字细侯,东汉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建武二十二年,征为太中大夫,次年卒,时年八十六。(4)讥:劝谏。(5)郑兴:字少赣,河南开封(今属河南)人,东汉经学家,任太中大夫。郑兴传曰:“兴征为太中大夫,上疏曰:‘道路咸曰朝廷欲用功臣,功臣用则人位谬矣。’”(6)南宫:汉宫殿名。(7)王常:字颜卿,颍川舞阳(今河南禹县)人,为东汉开国大将。(8)李通:字次元,南阳宛人也。世以贷殖着姓。父守,身长九尺,容貌绝异,为人严毅,居家如官廷。初事刘歆,好星历谶记,为王莽宗卿师。通亦为五威将军从事,出补巫丞,有能名。光武即位,征通为卫尉。建武二年,封固始侯,拜大司农。建武十八年卒,谥曰恭侯。(9)窦融:公元前16年至公元62年在世,字周公,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初大将。(10)卓茂:字子康,南阳宛县人。卓茂在元帝时到长安求学,师从博士江生,学习《诗》《礼》和历法算术。穷尽老师学术,称为通儒。生性仁爱恭谨。光武即位之初,拜为太傅,封褒德侯。建武四年,卓茂去世,赐予棺椁坟地,光武帝穿丧服亲自参加送葬。(11)本第:本来的等第。
1703056992
1703056993 【译文】“昔日留侯张良认为高祖刘邦只任用萧何、曹参等故人,而郭伋也曾劝谏光武帝不宜专用南阳的乡亲,使他们过于显贵,郑兴又告诫不宜专用功臣。推崇恩泽以私情授予,容易造成偏爱的过失;公平如一,必然可以拓宽招贤之路,恐怕就是如此吧!”永平年间,显宗追思感念前代功臣,于是就在南宫云台画出二十八将的图像,另外加上王常、李通、窦融、卓茂三人,合计三十二人。按照他们本来的等级次序列在篇末,以记载功臣们的次第。
1703056994
1703056995 【原文】太傅高密侯邓禹(1)
1703056996
1703056997 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2)
1703056998
1703056999 大司马广平侯吴汉(3)
1703057000
1703057001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4)
1703057002
1703057003 左将军胶东侯贾复(5)
1703057004
1703057005 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6)
1703057006
1703057007 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7)
1703057008
1703057009 骠骑大将军参遽侯杜茂(8)
1703057010
1703057011 执金吾雍奴侯寇恂(9)
1703057012
1703057013 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10)
1703057014
1703057015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11)
[ 上一页 ]  [ :1.70305696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