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57016
1703057017
左曹合肥侯坚镡(12)
1703057018
1703057019
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13)
1703057020
1703057021
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14)
1703057022
1703057023
建义大将军鬲侯朱祐(15)
1703057024
1703057025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16)
1703057026
1703057027
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17)
1703057028
1703057029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18)
1703057030
1703057031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19)
1703057032
1703057033
右将军槐里侯万修(20)
1703057034
1703057035
虎牙大将军安平侯葢延(21)
1703057036
1703057037
太常灵寿侯邳彤(22)
1703057038
1703057039
卫尉安成侯铫期(23)
1703057040
1703057041
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24)
1703057042
1703057043
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25)
1703057044
1703057045
横野大将军山桑侯王常(26)
1703057046
1703057047
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27)
1703057048
1703057049
大司空固始侯李通(28)
1703057050
1703057051
捕虏将军杨虚侯马武(29)
1703057052
1703057053
大司空安丰侯窦融(30)
1703057054
1703057055
骠骑将军慎侯刘隆(31)
1703057056
1703057057
大傅宣德侯卓茂(32)
1703057058
1703057059
【注释】(1)邓禹:字仲华,南阳新野(今河南省新野)人,东汉开国名将。详见前文注。(2)马成:生年不详,卒于公元56年,字君迁,南阳郡棘阳(今河南新野县东北)人。东汉开国功臣,东汉大将。(3)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中兴名将,任偏将军、大将军,光武帝称帝后,升任大司马,封广成侯。死后,谥忠侯。(4)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人。为郡吏,太守彭宠以梁守狐奴令,与盖延、吴汉俱将兵南及世祖于广阿,拜偏将军。既拔邯郸,赐爵关内侯。十三年,增邑,定封阜成侯。十四年,卒官。(5)贾复:公元9年至公元55年在世,字君文,南阳郡冠军县(今河南邓县西北)人。出身儒生,少好习《尚书》。新莽末年,聚众加入绿林军,后归光武帝,任都护将军。光武帝即位,任执金吾,封胶东侯。(6)陈俊:字子昭,西阳西鄂人也。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光武徇河北,刘嘉遣书荐俊,光武以为安集掾。及即位,封陈俊为列侯。后徙俊为琅邪太守。(7)耿弇:字伯昭,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开国名将。详见前注。(8)杜茂:生年不详,卒于公元43年,字诸公,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汉朝南阳郡冠军县(今邓州市张村镇冠军)人。(9)寇恂: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6年,字子翼,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人,东汉名将。(10)傅俊: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1年),字子卫,颍川襄城(今属河南)人。东汉名将,开国元勋,昆阳侯。(11)岑彭:字君然,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新野)人,东汉中兴名将。详见前注。(12)坚镡:生年不详,卒于公元50年,字子伋,颍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也。以其吏能,署主簿。又拜偏将军,从平河北,别击破大枪于卢奴。世祖即位,常从征伐。建武六年,定封合肥侯。建武二十六年,卒。(13)冯异: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东汉开国名将。东汉建武十年,因连年征战,在对陇右的作战中,病故于军中。(14)王霸:生年不详,卒于公元59年,字元伯,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西)人。生性喜欢法律,父亲担任郡决曹掾,王霸年轻时也做监狱官。建武九年(公元33年),玺书任命王霸为上谷太守,仍率领原部,捕击胡虏,无拘郡界。建武三十年,定封淮陵侯。永平二年,以病免,后数月卒。(15)朱祐:字仲先,南阳宛人,东汉大将。受封为建义大将军,鬲侯。(16)任光:字伯卿,南阳宛人。建武元年更封光阿陵侯,食邑万户。建武五年,征诣京师,奉朝请。其冬卒。(17)祭遵:见前注。(18)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也。建武二年,更封中水侯,食邑三千户。建武四年,三公奏课为天下第一,迁豫章太守。病去官,征诣京师。建武十九年,卒。(19)景丹: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6年,字孙卿,冯翊栎阳(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人,东汉大将。光武即位,拜骠骑大将军,封栎阳侯。卒于军。(20)万修:生年不详,卒于公元26年,字君游,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更始年间(公元23年—公元25年)任信都令,迎光武帝,拜偏将军。平河北,因功封槐里侯。后来在与扬化将军坚镡俱击南阳战争中,病死军中。(21)盖延:见前注。(22)邳彤:邳,音劈。字伟君,信都(今河北安国)人,东汉大将。以功封灵寿侯,位至太常。死后葬于安国南关。(23)铫期: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4年,字次况,颍川郡郏县(今属河南)人。光武即位后,封铫期为安成侯,食邑五千户。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驾临魏郡。以魏郡局势已基本稳定,调铫期回朝廷担任太中大夫之职,随光武到了洛阳。不久,又调任管辖宫廷禁卫军的卫尉卿。建武十年(公元34年),铫期病故,光武亲临治丧,谥为忠侯。(24)刘植:字伯先,巨鹿昌城(今河北巨鹿)人,东汉大将。建武二年,更封植为昌城侯。(25)耿纯: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7年,字伯山,巨鹿宋子傅家庄(今邢台市新河县护驾村)人,东汉大将,开国功臣,东光侯。(26)王常:见前注。(27)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今属河南)人,东汉中兴名将。详见前注。(28)李通:见前注。(29)马武:见前注。(30)窦融:见前注。(31)刘隆:生年不详,卒于公元57年,字元伯,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安众侯宗室。新莽末年,投奔更始,拜为骑都尉。后归附光武帝,封亢父侯,拜诛虏将军,讨平李宪。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守南郡太守。建武十三年,更封竟陵侯。建武十六年,以度田不实,免为庶人。建武十七年,随马援平叛交趾二征,俘获征贰,封长平侯。不久,以骠骑将军代吴汉行大司马事。后封还印绶,以列侯奉朝请。建武三十年,定封慎侯,卒,谥靖侯。(32)卓茂:见前注。
1703057060
1703057061
【译文】同原文。
1703057062
1703057063
【原文】马援(1),字文渊,扶风(2)人也。建武九年,拜为太中大夫(3)。十七年,交址(4)女子征侧及女弟(5)征贰(6)反,攻没其郡,九真、日南、合浦(7)蛮夷(8)皆应之,寇略(9)岭外(10)六十余城,侧自立为王。于是拜援伏波将军,督楼船将军段志等,南击交址,斩征侧、征贰,传首(11)洛阳。封援为新息侯。
1703057064
1703057065
【注释】(1)马援:详见前注。(2)扶风:古地名。约在今陕西长安县西。(3)太中大夫: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载:郎中令所属有太中大夫等,秩比千石,掌议论。(4)交趾:亦作“交址”,原为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汉武帝时为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辖境相当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的北部、中部。(5)女弟:妹妹。(6)征侧与征贰:又称二征夫人。汉朝交趾郡麊泠县人。是武装反抗中国东汉政权的两个姐妹,她们的父亲是雒将,也就是部落首领。(7)九真、日南、合浦:汉武帝时设立了交州,下辖交趾(今越南河内附近)、九真(今越南清化附近)、日南(今越南广治附近)、南海、苍梧、玉林、合浦七郡。(8)蛮夷:亦作“蛮彝”,古代对四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亦专指南方少数民族。(9)寇略:侵犯劫掠。(10)岭外:指五岭以南地区。(11)传首:传送首级;被杀头。
[
上一页 ]
[ :1.70305701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