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063702e+09
1703063702
1703063703 【原文】吴起(1)行,魏武侯(2)自送之,曰:“先生将何以治西河(3)?”对曰:“以忠、以信、以勇、以敢。”武侯曰:“安(4)忠?”曰:“忠君。”尽忠于君。“安信?”曰:“信民。”施信于民。“安勇?”曰:“勇去不肖。”勇于去不肖也。“安敢?”曰:“敢用贤。”用贤无疑。武侯曰:“四者足矣。”
1703063704
1703063705 【注释】(1)吴起:人名,战国时人,军事家。(2)魏武侯:战国时魏国国君,魏文侯子,公元前396年至公元前371年在位。(3)西河:地名。(4)安:副词,表示疑问。相当于“怎么”。
1703063706
1703063707 【译文】吴起将启程上路。魏武侯亲自送别他,说:“先生将用什么方法治理西河地区呢?”吴起答道:“用忠、信、勇、敢。”武侯问:“怎么个忠法?”吴起说:“忠于国君(对君主竭尽忠诚)。”武侯问:“怎么个信法?”吴起说:“取信于百姓(对百姓守信)。”问道:“怎么个勇法?”吴起说:“勇于除去不贤之人。”又问:“怎么个敢法”?吴起说:“敢于起用贤能的人(任用贤人而没有疑忌)。”武侯说:“有这四条就够了。”
1703063708
1703063709 慎行论
1703063710
1703063711 【原文】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者也。玉人(1)之所患(2),患石之似玉者;贤主之所患,患人博闻辩言(3)而似通者(4)。通,达。亡国之主似智,亡国之臣似忠,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5)也。思则知之。
1703063712
1703063713 【注释】(1)玉人:雕琢玉器的工人。(2)患:忧虑,担心。(3)博闻辩言:见闻广博,巧言善辩。(4)通者:通达治国之道的人。(5)加虑:慎重思考。
1703063714
1703063715 【译文】最容易使人迷惑的,一定是事物中的相似者。玉匠所担心的,就是那些十分像玉的石头;贤主所担心的,就是担心那些表面上见闻广博、能言善辩,很像是通达治国之道的人。亡国的君主都似乎很聪明,亡国的臣子都似乎很忠诚。这些相似的事物,是愚昧者最容易迷惑的,也是圣人加倍思虑的(细心考察就可以辨别)。
1703063716
1703063717 贵直论
1703063718
1703063719 【原文】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直言也。言直则枉(1)者见(2)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恶(3)直言,是障(4)其原(5)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6)?自,从。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所欲,欲闻己枉;所恶,恶闻直言也。直言何从来至。
1703063720
1703063721 能意(7)见齐宣王(8)。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9),有之乎(10)?”能,姓也。意,名也。对曰:“意恶(11)能直,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12)乱国,身不见污君,今身得见王,而家宅(13)乎齐,意恶能直?”宅,居也。恶,安也。若(14)能意者,使谨乎论主之侧,亦必不阿(15)主。阿。曲。不阿主,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主之所恶也。
1703063722
1703063723 【注释】(1)枉:邪曲,不正直。《论语·为政》:“举直错诸枉,则民服。”(2)见:“现”的古字。显现,显露。(3)恶:讨厌。《易·谦》:“人道恶盈而好谦。”(4)障:阻塞,阻隔。(5)原:“源”的古字。水源。(6)水奚自至:水从何处来?奚,疑问词,何处,什么地方。(7)能意:战国时齐国人,姓能,名意。(8)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田姓,名辟疆。公元前319年至前301年在位。(9)好直:喜欢直言。好,喜爱,爱好。(10)有之乎:有这样的事吗?乎,语气助词,表疑问,相当于“吗”。(11)恶:疑问代词,相当于“何”、“怎么”。(12)处:居于,处在。(13)宅:动词,定居,居住。(14)若:如,像。(15)阿:曲从,迎合。
1703063724
1703063725 【译文】贤主所重视的莫过于贤者。重视他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直言敢谏。直言敢谏,那么君主的不正之处就显露出来了。君主的通病,在于想要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而又不喜欢听到正直之言,这好比是将水源阻塞而又想要得到水,水从何而来?这等于是轻视自己所想要的,而重视自己所厌恶的,想要的又从何处来?(君主想要听闻自己的不正之处。但又厌恶的是听闻贤士的直言进谏,如此,直言进谏从何而来呢?)能意拜见齐宣王,宣王说:“我听说你喜好直言,有这样的事吗?”能意回答说:“我哪里能做到直言呢!我听说喜好直言的贤士,家庭不居住于政治混乱的国家,自己不进见德行有污垢的君主。现在我能够拜见您,家居住在齐国,我怎能直言呢?”不过像能意这样的人,让他在君主身边谨慎地论事,肯定不会迎合君主。不迎合君主,君主所获得的难道会少吗?这是贤明君主所追求的,却是不贤的君主所厌恶的。
1703063726
1703063727 直 谏
1703063728
1703063729 【原文】荆文王(1)得茹黄之狗(2)、宛路之矰(3),矰,弋射短矢也。以田(4)于云梦(5),田,猎也。云梦,楚泽也。三月不反(6)。得丹之姬,(7)淫(8),期年(9)不听朝(10)。淫,惑。保申(11)曰:“先王卜(12)以臣为保吉,保,大保,官。申,名。今王之罪当笞(13)。”王曰:“愿请变更(14),而无笞。”保申曰:“臣承先王之令,不敢废也。王不受笞,是废先王之令也。臣宁抵罪(15)于王,毋抵罪于先王。”王曰:“诺(16)。”引席(17)王伏,保申束细荆(18)五十,跪而加之于背,如此者再,谓王起矣。王曰:“有笞之名一(19)也,遂致(20)之。”遂痛致之。保申曰:“臣闻君子耻(21)之,小人痛之,耻之不变,痛之何益?”保申起出请死。文王曰:“此不谷(22)之过也,保申何罪?”王乃变,更召保申,杀茹黄之狗,折宛路之矰,放丹之姬,务(23)治荆国。兼(24)国三十九,令荆国广大(25)。至于此者,保申之力也,极言(26)之功也。
1703063730
1703063731 【注释】(1)荆文王:楚文王(?—公元前675年),春秋时楚国君,楚武王子,芈姓,熊氏,名资。公元前690年继位为楚国国君。(2)茹黄之狗:茹黄犬。茹黄,古良犬名。亦泛指良犬。(3)宛路之矰:宛路箭。宛路,竹名,此竹细长而直,可做箭杆。矰,系有生丝绳以射飞鸟的箭。高诱注:“矰,弋射短矢。”(4)田:狩猎。(5)云梦:古薮泽名。(6)反:还归,回。后多作“返”。(7)丹之姬:丹地的美女。丹,地名,即丹阳。姬,古时女性的美称,亦指称美女。(8)淫:惑乱,迷惑。(9)朞年:一年。(10)听朝:临朝听政。(11)保申:保,古代辅导天子和诸侯子弟的官员。申,人名。(12)卜:古人用火灼龟甲,根据裂纹来预测吉凶,叫卜。(13)笞:用鞭、杖或竹板打人。(14)愿请变更:希望改变刑罚。变更,改变。(15)抵罪:因犯罪而受到相应的处罚。(16)诺:表示同意、遵命的答应声。(17)引席:拉过坐席。引,拉。(18)荆:荆条。(19)一:相同,一样。(20)致:施加,施行。(21)耻:使动用法,使……耻辱。(22)不谷:古代王侯自称的谦词。谷,一作“毂”。(23)务:从事,致力。(24)兼:并吞,兼并。(25)广大:扩张,扩大。(26)极言:直言规劝。
1703063732
1703063733 【译文】楚文王得到“茹黄”这种好犬和“宛路”这种好箭时,带着这些到云梦泽中狩猎,三个月都不回去;在得到丹地的美女后,迷恋女色,一整年都不临朝听政。于是太保官申说:“先王通过占卜得到吉祥的卦象,于是选择我担任太保的官职。现在大王您的过错应当施以鞭刑。”文王说:“能否请你变通一下方式,就不要用鞭刑了。”太保申说:“我奉承先王的法令,不敢废除。大王不愿意接受鞭刑,就是要让我废除先王的法令呀!我宁可获罪受罚于您,不能获罪受罚于先王。”文王说:“好吧”。于是拉出坐席,文王俯卧于上。太保申捆缚了五十根细荆条,跪着把它放在文王背上,这样做了两次,说:“大王请起来!”文王说:“这同鞭刑的名义是一样的,但却没有鞭刑之实,你还是名符其实地打我一顿吧(遂致之,意思是就痛快地施行鞭刑吧)。”太保申说:“我听说对于君子,只须要使他懂得羞耻就行了,对于小人,才须要使他感到疼痛。如果使其羞耻都不能改正,那么使他疼痛又有何用处?”太保申站起,退出门外,请求文王处死自己。文王说:“这是我的过错,太保有什么过错呢?”于是,文王决定痛改前非,召回太保申,杀死茹黄狗,折断宛路箭,送走丹地美女,致力于治理楚国。此后兼并了三十九个封国,使楚国疆土不断扩大。能够有今天的结果,这都是太保申的功劳啊,这是他冒死直言规劝的成效啊。
1703063734
1703063735 壅 塞
1703063736
1703063737 【原文】齐宣王(1)好射,悦人之谓己能用强弓(2)。示有力也。其尝(3)所用不过三石(4),以示左右(5),左右皆试引(6)之,中开(7)而止,开,开弓弦至半而止。皆曰:“此不下九石。非王,其孰(8)能用是(9)?”宣王终身(10)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伤其自诬(11)而不知实。非直士(12)其孰不阿(13)主?故乱国之主,患(14)在乎用三石为九石。力不足而自以为有余也,其功德,其治理皆亦如之。
1703063738
1703063739 【注释】(1)齐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田姓,名辟疆。公元前319年至公元前301年在位,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2)强弓:有力的弓。(3)尝:通“常”,经常。(4)石:量词,计算弓弩强度的单位。(5)左右:近臣,侍从。(6)试引:尝试拉弓。引,拉弓。(7)中开:拉开一半弓弦。开,开作关。关,引满弓。(8)孰:疑问代词,谁。(9)是:代词,指代九石强弓。(10)终身:一生。(11)诬:欺骗。(12)直士:正直、耿直之士。(13)阿:曲从,迎合。(14)患:弊病。
1703063740
1703063741 【译文】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说自己能用有力的强弓(以显示自己有力量)。他经常使用的弓拉力不超过三石,拿给左右侍从看。左右侍从都尝试去拉弓,只拉开一半弓弦就停止了(开,指拉开弓弦到至一半时就停止),都说:“这张弓的力量不下于九石,除了大王,还有谁能用这弓?”于是宣王一生都自认为用的是拉力九石的弓,这难道不可悲吗?(感叹宣王自己被欺骗却至死也不知道实情。)不是正直之士,有谁不迎合君主?所以,乱国之君,他们的毛病在于总是将自己所用的三石之弓当成九石。(力量不足,却自以为力量很强。不光是力量,其它如功绩、德行以及治理国家的才能等等,也都是如此。)
1703063742
1703063743 不苟论
1703063744
1703063745 【原文】欲知平直,则必准绳(1);欲知方圆,则必规矩(2);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唯直士能正言。故天子立辅弼(3),设师保(4),所以举过(5)也,举犹正也。务(6)在自知。尧有欲谏之鼓(7),舜有诽谤之木(8),汤有司过之士(9),武有戒慎之鞀(10)。欲戒者,摇其鞀鼓也。犹恐不能自知。今贤非尧、舜、汤、武也。而有掩蔽(11)之道,奚由(12)自知哉?荆成(13)、齐庄(14),不自知而杀。吴王(15)、智伯(16),不自知而亡。故败莫大于不自知。范氏之亡(17)也,范氏,晋卿。百姓有得其钟(18)者,欲负而走(19),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20)有音,恐人之闻之而夺己也,遽(21)掩其耳。恶(22)人之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23)矣。为人主而恶闻其过,亦由(24)此。此自掩其耳之类也。
1703063746
1703063747 【注释】(1)准绳:测定物体平直的器具。准,测平面的水准器;绳,量直度的墨线。(2)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3)辅弼:辅佐君主的人。后多指宰相。(4)师保:古时任辅弼帝王和教导王室子弟的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5)举过:纠正过错。举,纠正。(6)务:务必,一定。(7)尧有欲谏之鼓:尧于宫门外设有大鼓,有进谏者先击其鼓。(8)舜有诽谤之木:舜时有专供百姓书写政治缺失的表木。高诱注:“欲谏者击其鼓也。书其过失以表木也。”诽,从旁指责过失。谤,指责别人的过失。(9)司过之士:纠正过失的官员。(10)戒慎之鞀:告诫使之谨慎而用的摇鼓。鞀,有柄的小鼓,可摇。按《周礼·小师》注云:“鞀如鼓而小,持其柄摇之,旁耳还自击。”(11)掩蔽:掩饰,隐瞒。(12)奚由:有什么办法。奚,何。(13)荆成:楚成王。春秋时楚国国君。楚成王不听令尹子的劝谏,立商臣为太子,后又废黜商臣,结果被商臣率兵包围,逼其自杀。(14)齐庄:齐庄公。春秋时齐国国君。(15)吴王:此指夫差,春秋时吴国国君。(16)智伯:荀瑶(?—公元前453年),即智襄子,又称智瑶,后世多称智伯、智伯瑶,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之一。智伯贪暴无厌,攻伐赵襄子,兵败,为赵襄子所杀。智伯瑶刚愎自用,与韩、魏围赵襄子于晋阳,后赵与韩、魏暗中联合,灭智伯。(17)范氏之亡:范氏灭亡之时。范氏,指范昭子,名吉射,范武子之后。春秋末年晋国六卿之一。后为智伯所灭。(18)钟:古代乐器。青铜制,悬挂于架上,以槌叩击发音。祭祀或宴享时用。(19)走:疾趋,奔跑。(20)况然:形容钟声响亮。况,象声词,形容钟声。(21)遽:赶快,疾速。(22)恶:讨厌,憎恨。(23)悖:谬误,荒谬。(24)由:通“犹”,如同,好像。
1703063748
1703063749 【译文】想要知道物体是否平直,那么必须依靠水准器和墨绳;想知道是否方圆,就一定要依靠圆规矩尺;君主想知道自己的过失,就一定要依靠直言之士(唯有正直之人能够直言进谏)。所以,天子设立辅弼大臣和太师太保,用来指正君主的过错,务必使君主清楚自己的过失。尧帝设有供劝谏者专用的大鼓,舜帝设有供百姓书写自己政治缺失的表木,商汤有专门负责伺察纠正君主过失的官员,武王设有告诫君主谨慎行事的摇鼓(想要告诫君主谨慎行事的人,先摇动长柄摇鼓)。尽管如此,他们仍然担心不能及时知晓自己的过错。现在的君主论贤明远不如尧、舜、汤、武,却都学会了掩蔽过失的方法,这样又有什么办法了解自己的过失呢?楚成王、齐庄王因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被杀,吴王、智伯因不了解自己的过失而使国家灭亡。所以没有比君主不知道自己过失更糟糕的事了。范氏灭亡的时候(范氏,晋国家族,当时的六卿之一),有百姓得到他的一口钟,想要背着钟赶快跑开,但钟太大,无法背负,于是就想打破它带走,用槌一敲,钟发出响亮的声音,因为害怕别人听到会来抢夺,便急忙遮住自己的耳朵。不愿别人听见钟声是可以理解的,不愿自己听见就很荒谬了。作为君主却不愿听到自己的过失,也就跟这差不多啊(此,指代遮住自己的耳朵不听声响这类事情)。
1703063750
1703063751 贵 当
[ 上一页 ]  [ :1.70306370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