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085700
[7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4册,第206、213页。
1703085701
1703085702
[72] 《总理各国事务奕劻等折》(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58,第228~231页。
1703085703
1703085704
[73] 《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折》(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223~224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4册,第231~232页。按,徐折系康有为代拟,参见孔祥吉《康有为变法章奏辑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第289页。
1703085705
1703085706
[74] 《礼部尚书怀塔布等折》(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二十二日),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第224~227页;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4册,第241页。
1703085707
1703085708
[75] 茅海建已对比过徐致靖方案和礼部方案,惟其意在强调两者的区别,故尚少论及相近之处,解读亦间有不同。其认为徐氏方案强调“时务”、“五经”、“史学”、“微言大义”,代表了“康学”的背景,亦颇有启发。参见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第491~492页。
1703085709
1703085710
[7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4册,第251~252页。
1703085711
1703085712
[77] 礼部:《科举章程》,光绪二十四年刻本,第1~9页,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藏。
1703085713
1703085714
[78] 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第1册,第221页。
1703085715
1703085716
[79] 《致山西胡中丞》(戊戌八月初五日),徐寿凯、施培毅校点《吴汝纶尺牍》,第143~144页。
1703085717
1703085718
[80] 参见《妥议科举新章折》(戊戌五月十六日),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2册,第1304~1310页。
1703085719
1703085720
[81] 《答贺心铭》(戊戌六月初六日),徐寿凯、施培毅校点《吴汝纶尺牍》,第138页。
1703085721
1703085722
[82] 以上三段见《答傅润沅》(戊戌六月廿八日),徐寿凯、施培毅校点《吴汝纶尺牍》,第138~140页。
1703085723
1703085724
[83] 《答严几道》(戊戌七月初七日),徐寿凯、施培毅校点《吴汝纶尺牍》,第141~142页。
1703085725
1703085726
[84] 《答傅润沅》(戊戌六月廿八日),徐寿凯、施培毅校点《吴汝纶尺牍》,第140页。
1703085727
1703085728
[85] 《科举变制余论》,《中外日报》辛丑七月廿四日,第1版。
1703085729
1703085730
[86] 《科举宜变通章程议》,《苏报》辛丑十一月十八日,载《时事采新汇选》,辛丑腊月初六日刊。
1703085731
1703085732
[87] 于荫霖:《悚斋日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224),第1260页。
1703085733
1703085734
[88] 参见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2册,第786页;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第86页。
1703085735
1703085736
[89] 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第2册,第796页。
1703085737
1703085738
[90] 参见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第133页;关晓红《科举停废与近代中国社会》,第89~90页。
1703085739
1703085740
[91] 《刘制台来电》(辛丑三月十五日),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0册,第8562页;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第95页。
1703085741
1703085742
[92] 《与陶制军书》(约辛丑三月),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07,第243~244页。信中说“闻行在已设一督催所”,按督办政务处设于三月初三日,传言当在此前后。
1703085743
1703085744
[93] 《与南皮制军书》(约辛丑三至四月),许全胜:《沈曾植年谱长编》,第243页。按,许全胜称刘坤一将沈稿转呈张之洞,事当在二月,故系此函于二月。然据前引刘坤一致张之洞电,寄呈沈稿当在三月中旬,所以此信必更晚一些。
1703085745
1703085746
[94] 许全胜整理《沈曾植与丁立钧书札》,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所编《历史文献》第16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第146~147页。
1703085747
1703085748
[95] 《答傅润沅》(戊戌六月廿八日),徐寿凯、施培毅校点《吴汝纶尺牍》,第139~140页。
1703085749
[
上一页 ]
[ :1.703085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