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266556
[21] 关于福罗姆别尔戈,请参照本书第二章第二节。
1703266557
1703266558
[22] 《荷属印度高级法院总检察长致荷兰驻沪代理总领事的信(1921年6月30日)》、《荷属印度高级法院总检察长致有关人员的信(1921年7月4日)》,《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第11一13页。
1703266559
1703266560
[23] 《致东京〈东方经济学家〉编辑三浦先生的信(1920年11月4日)》,《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第49页。
1703266561
1703266562
1703266563
[24] 关于《东洋经济新报》和三浦铁太郎,请参照松尾尊《解说·三浦铁太郎小论》(松尾编:《大日本主义か小日本主义か——三浦铁太郎论说集[大日本主义还是小日本主义]》,东洋经济新报1995年版)。
1703266564
1703266565
[25] 山内昭人:《リュトヘルスとインタナショナル史研究——片山潜·ボリシエヴィキ·アメリカレフトウィング[鲁特赫尔斯与国际共运史研究——片山潜·布尔什维克·美国左翼]》(ミネルヴァ书房[NIINERVA书房]1996年版)对鲁特赫尔斯及其与马林之间的关系研究非常详细。据该书第274—275页讲,鲁特赫尔斯1918年访日时,片山潜(时在美国)把三浦介绍给他(二人似乎还在日本见过面)。
1703266566
1703266567
[26] 《马林报告》。
1703266568
1703266569
[27] 《马林报告》。
1703266570
1703266571
[28] 《马林致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信(1921年7月9日)》(佩尔西茨:《中国共产党形成史》所引。补注——此函最近才公布了:《马林致科别茨基的信(1921年7月9日,上海)》(收于К.Шевелев,К80-летию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омпартии Китая:новые документы,Проблемы Дальнего Восmока,2001,No.4[舍维廖夫:《纪念中共创立80周年:新资料》,载《远东问题》];汉译见《百年潮》2001年第12期)。
1703266572
1703266573
[29] Isaacs,op.cit.,p.102;汉译:《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增订本),第23页。
1703266574
1703266575
[30] 《李达自传(节录)》,载《党史研究资料》1980年第8期。
1703266576
1703266577
[31] 邓文光:《中共创始人“南陈北李”何故未出席“建党大会”》,载《中共建党运动史诸问题》,青骢出版社1976年版;原载:《南北板》月刊,1974年第53期。王其昌:《陈独秀没出席中共“一大”的原因》,载《齐鲁学刊》1991年第4期。
1703266578
1703266579
[32] 陈绍康:《党的“一大”后陈独秀回沪时间考》,载《党史研究资料》1982年第11期;村田雄二郎:《陈独秀在广州(1920—1921年)》,载《中国研究月报》1989年第496号。
1703266580
1703266581
[33] 参见拙搞《中共创立时期施存统在日本的档案资料》,载《党史研究资料》1996年第10期,A—4、A—5。
1703266582
1703266583
[34] 《谢觉哉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页。
1703266584
1703266585
[35] 公博(陈公博):《十日旅行中的春申浦》,载《新青年》第9卷第3期,1921年7月。这一期《新青年》注明发行日期为7月1日,但是陈公博的这篇文章讲的是7月下旬在上海的经历,实际刊行日期应该是8月以后。
1703266586
1703266587
[36] 《南京大会记略》、《会员消息》,皆载于《少年中国》1921年9月第3卷第1期。
1703266588
1703266589
[37] 关于毛泽东、何叔衡、陈公博、刘仁静以外的代表赴上海的行踪,请參照邵维正《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日期和出席人数的考证》,载《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1期;李新、陈铁健主编:《伟大的开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3—438页。
1703266590
1703266591
[38] 俄文题目为:Конгресс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 p тиив Китае.
1703266592
1703266593
[39] 李玲:《《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俄译本的来源和初步考证》,载《党史研究》1980年第3期。在该论文,《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汉译名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1703266594
1703266595
[40] 从中央档案馆所藏的“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档案”中翻译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是在1980年以后公开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一大”前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中央档案馆编:《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其后,汉译《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被收进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56—559页,但是,俄语原文尚未全面公开。
1703266596
1703266597
[41] Новые материалы о первом съезде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Китая,Народы Азии и Африки,1972,No.6(《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会新资料》,载《亚非人民》)。另外,探讨这些文件的性质、内容的还有以下论文或专著:К.В.Шевелев,Кдатировке 1 съезда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Китая,Народы Азии и Африки,1973,No.1(舍维廖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会的会期》,载《亚非人民》);М.A.Персид,Охарактере записки《Конгресс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й Партиив Клтае》,Народы Азии и Африки,1973,No.1(佩尔西茨:《报告文件“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性质》,载《亚非人民》);蜂屋亮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文献の重译と、大会会期·代表についての论考[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的重译与对大会会期和代表的考证]》,《お茶の水史学[御茶之水史学]》第31号,1988年;陈小枚、齐得平:《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考证》,载《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第4期。其中蜂屋论文的考证、校订尤其详尽。
1703266598
1703266599
[42]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会新资料》,载《亚非人民》1972年第6期,第151页;汉译:《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第556页。
1703266600
1703266601
[43] 丸山松幸:《中共一全大会存疑》,载《中国研究月报》第526号,1991年。
1703266602
1703266603
[44] С.М.Wilbur(ed.),The Communist Movement in China:An Essay written in 1924 by Ch’en Kung-po,New York,1966,p.79(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8页)。
1703266604
1703266605
[45] 舍维廖夫在原苏联时期的研究(前引舍维廖夫《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大会的会期》)中最早指出这个日期可能是笔误。后来,蜂屋亮子(《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文件的重译与对大会会期和代表的考证》)再次论证是笔误,正确日期应该是“7月20日”;可是,中国学术界其后也没有考证这个笔误问题的迹象,现在仍然认为大会预定召开日期是“6月20日”。另外,舍维廖夫论文还卓有见地地指出俄语文件《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认为该文件开始是用英语写成,然后由不怎么擅长俄语的人译成俄语的。
[
上一页 ]
[ :1.70326655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