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19697
1703319698
1996年9月,摩托罗拉公司、联合航空公司等大公司在芝加哥成立了支持美中商业发展的伊利诺伊联盟。其目的是:要求永久性地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让中国以商业方面可以接受的条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
1703319699
1703319700
通过以上因素综合作用,克林顿政府1994年作出决定:中国的最惠国贸易地位永远同中国的人权记录脱钩。美国报纸评论说:“这是美国当今外交史上最彻底的转变之一。”
1703319701
1703319702
美国肯德基家乡鸡公司在这一决定宣布之后立即声明说:将在四年内在中国再投资2亿美元。该公司总经理约翰·克拉诺说:“通过永远把人权与经济投资问题脱钩,克林顿总统消除了我们在中国开展经营活动的不确定因素。”
1703319703
1703319704
美国政论家指出:从此以后,美国企业界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1703319705
1703319706
中国政府声明,欢迎美国政府这一明智的决定。
1703319707
1703319708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美国政府并没有把“遏制中国”定为国策。
1703319709
1703319710
《说不》一书对美国国内各种力量和各种主张不加以区分,动辄“整个美国”如何如何,是不是一种情绪化的偏激表现呢?
1703319711
1703319712
第三,让我们看看《说不》一书提出了怎样的外交对策。
1703319713
1703319714
该书先批判胡耀邦,说胡在80年代中期主持的中日青年友好活动是“一厢情愿”,“太善良了”。
1703319715
1703319716
那么,应该怎样做呢?《说不》提出:
1703319717
1703319718
“我号召中国人民要记住仇恨!”
1703319719
1703319720
“应在民众中号召抵制美国货,不看美国电影,不吃美国的小麦和大米。”
1703319721
1703319722
“我们不要最惠国待遇。”
1703319723
1703319724
“要支持一些中小国家为反抗美国的强权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斗争!”
1703319725
1703319726
“焚烧好莱坞!”
1703319727
1703319728
更为歇斯底里的是:
1703319729
1703319730
“我们的青年应拥有这种自豪感:我们要准备打仗!——不要忌言‘准备打仗’,不要怕这种自豪感会刺激什么人。”
1703319731
1703319732
“我们还记得早年间的那句话:小打不如大打,晚打不如早打。”
1703319733
1703319734
“武力不仅是维护尊严的手段,有时候也是赢得和平的法宝。”
1703319735
1703319736
“有道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1703319737
1703319738
这就不仅是在鼓励“冷战”,而且有“热战”之嫌了。这些言论,同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和世界潮流的概括与分析,同邓小平关于要搞好中美关系的外交指导思想,是不是有太大的差别?说“不”说到了“要准备打仗”的程度,而且还要“大打”、“早打”,如果真的拿这样的思想指导我们国家的外交,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
1703319739
1703319740
这些言论表明,民族主义与左倾思潮的合流,是中国对外开放和中国走向世界的最大障碍。
1703319741
1703319742
前文说过,《说不》一书是在中美关系出现紧张的背景下问世的,换句话说,是在压力之下出版的。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情绪化的色彩。但是,这本书毕竟走得太远。
1703319743
1703319744
过度的反应,过于夸张的反弹和完全经不住事实检验的陈述及概括,显得色厉而内荏,在本质上是一种弱国心态,缺乏自信。这是还未完全从过去屈辱历史中走出的一个遗迹。
1703319745
1703319746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国际问题学者沈骥如在1998年2月出版的《中国不当“不先生”》一书中指出:
[
上一页 ]
[ :1.70331969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