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3319747e+09
1703319747
1703319748 《说不》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作者对当代世界政治的“情感抉择”。但是感情不能代替政策。如果我们的外交战略、外交政策是跟着一时感情走的,那一定要出乱子。一系列剑拔弩张的“不”,仿佛中美明天就要打仗的样子。是不是中国只要一说“不”,就能维护自己的独立和主权?是不是只有敢于说“不”才能证明自己的独立强大?
1703319749
1703319750 如果21世纪的大国动辄互相说“不”,那么时代的主题岂不又要从和平与发展,退回到对峙与冷战了?和平与发展,需要的是信任、对话、理解与合作,是存异求同。轻率地说“不”只会加剧矛盾和摩擦,导致对抗,这是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的。中国是一个大国,无论说“不”还是说“是”,都会对世界的全局发生影响,中国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中国对世界大事表示态度,要十分谨慎,三思而行。
1703319751
1703319752 《说不》的作者宣称:“我们不讳言自己是民族主义者。”但是,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民族主义怎能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行为准则呢?理论的失误必然导致行动的失误,正是在民族主义问题上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致他们说出了一些令人吃惊的“豪言壮语”,诸如:中国“为什么不可以做‘超级大国’?”“超级大国”就是称霸世界的一个别名。又如:“世界上的一切解放运动,无一不沐浴着中国思想的阳光。”
1703319753
1703319754 对此,我也要说一个“不”,中国绝不做超级大国。狂热的民族主义会把我们引向何方,值得我们深思!
1703319755
1703319756 这里指出了民族主义的危害,我们下文还要详细讨论。总之,民族主义的崛起,是9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思潮的一个重要特点。《说不》以及类似著作的升温,正是这一特点的反映。
1703319757
1703319758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说不》这本书纯系民间创作,并不是政府行为。它所卷起的浪潮,很快便过去了,并未给我国外交工作造成长久的影响。
1703319759
1703319760 “妖魔化”的背后
1703319761
1703319762 《说不》一书余绪未消,《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以下简称《妖魔化》)一书于民族主义高涨的1996年年底问世。
1703319763
1703319764 与《说不》一书相同的是,这本书是集群创作,作者共有八人。
1703319765
1703319766 写作方法也有类同。这本书有些章节,是以随笔的方式写的。作者自述年轻时如何热爱和崇拜美国,而现在对美国又如何失望。
1703319767
1703319768 《妖魔化》一书称赞《说不》一书的出版是表现了“赤子心”,“它反映了确有不少中国青年从盲目崇拜走向爱国的事实。”
1703319769
1703319770 不同的是,《妖魔化》一书的作者对美国更为了解,文笔更为老练细致,相对来说,对美国的批评有些地方也较能击中要害。八人中,有五人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或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三人曾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工作或学习。
1703319771
1703319772 书中对美国媒介、学界的两种批评是有道理的。
1703319773
1703319774 一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中国和亚洲的了解非常之少”。
1703319775
1703319776 该书举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徐友渔对哈佛大学权威学者费正清、麦克法夸尔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批评为例。徐友渔指出:这部以“文化大革命”为主要内容的史书,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问题:事实陈述错误百出;对中国政治十分陌生;对红卫兵的派系不清楚;对“文革”造成的经济损失认识不足。比如:书中说罗瑞卿被整,是因为他在越南战争问题上与其他人有分歧。又如说北京大学的一群激进教授和学生在一名助教聂元梓的率领下贴出“文革”第一张大字报。其实“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的作者根本没有一个教授,聂元梓当时不是助教,而是北大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这样的基本常识错误,在书中很多。
1703319777
1703319778 徐友渔说,这部书对中国“文革”时期的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缺乏了解,因而对“文革”作出的基本判断和分析,非常肤浅和混乱。他认为这本书是“令人失望之作”。
1703319779
1703319780 二是有些美国媒介对中国有偏见。
1703319781
1703319782 它们最有兴趣的是刊登和夸大有关中国的负面消息。在美国报刊影视、电台和INTERNET网上经常看到听到下列词汇:如皇帝统治、独裁极权、阶级斗争、践踏人权、贪污腐化、拐卖妇女、强迫流产、溺杀女婴、盗窃版权、出售导弹、走私军火、文盲充斥、出售犯人器官、武力威胁其他国家、跟踪和骚扰外国人、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西藏问题、台湾问题等等。《妖魔化》作者之一李希光说:“这不是丑化中国,不是,比丑化更严重,是妖魔化中国。”
1703319783
1703319784 与此同时,美国一些媒介对中国在法制、人权、知识产权方面的进步,对中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对于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要么报道很少,要么“没有一点报道”。
1703319785
1703319786 由于某些媒介的片面性报道,使美国公众很难了解关于中国的真实全面的消息,因而阻塞了中美两国人民沟通的管道,助长了公众态度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从而影响了中美两国建立建设性的友好关系。
1703319787
1703319788 这个批评虽然有道理,但话说回来,也有一点要考虑到,美国新闻媒体并非只对中国如此,而轮到美国的事情就一味说好。《妖魔化》一书也承认,美国新闻媒体的特点就是喜欢刊登“丑闻”,揭露“阴暗面”。这个锋芒,对他自家人也是一样。这与美国媒介的传统有关,与美国的新闻观念及在此观念指导下的媒介功能有关,与不同媒介的不同背景有关,与美国市场需求的压力及媒介为了生存采取的对策有关。你看看美国媒介搞起自己国家最高领导人克林顿来是多么起劲,也可以看出一点门道。前文已经有介绍,连中国人都有点看不下去。有些中国人说:“搞得克林顿可怜巴巴的连一点公民权都没有。”
1703319789
1703319790 应该指出的是,《妖魔化》一书偏颇、偏激、不妥及情绪化所在不少。
1703319791
1703319792 还有一些自相矛盾之处。
1703319793
1703319794 第二百六十九至第二百七十页说:“在政治上,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敌人,竭尽全力打压……美国官方如此,民间也不落后……在经济和贸易上,美国也将中国列为头号敌人。”这种概括未免过于简单笼统。
1703319795
1703319796 第三百零三页改口,把美国官方提了出来,说:“在美国,的确存在一股顽固的反华势力。我们不说美国政府,但至少有一些美国人从骨子里仍然把中国视为宿敌。”
[ 上一页 ]  [ :1.703319747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