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384880
根据上述特点,毛泽东为红军制定了克敌制胜的战术,它又分为6条:
1703384881
1703384882
(一)积极援助红军的人民。
1703384883
1703384884
(二)有利作战的阵地。
1703384885
1703384886
(三)红军主力的全部集中。
1703384887
1703384888
(四)发现敌人的薄弱部分。
1703384889
1703384890
(五)使敌人疲劳沮丧。
1703384891
1703384892
(六)使敌人发生过失。
1703384893
1703384894
而在战斗时机的选择与捕捉上,必须以这6条为充分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在这6个条件全部满足的情况下,才可以迅速地向敌人发起进攻。
1703384895
1703384896
上述“四点六条”将“天理”与“时势”、革命理想与斗争策略紧密结合在一起。但是,像宋代的理学家一样,党内的教条主义者空谈天理,空怀理想而不顾时势。而机会主义者则见势忘理,终将丧失革命理想。天理只能在“时势”中展开,而革命的领导者应善于营造和发现时势,此可谓“理因乎时,势因乎时”。
1703384897
1703384898
1929~1933年,正是根据上述的“四点六条”,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毛泽东使红军的战略建立在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的基础上。他指挥这支有思想、有战略的军队,战胜了数十倍于己的敌军,取得了4次反“围剿”的胜利。
1703384899
1703384900
在这4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开辟了“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领导创立了赣南、闽西两个红色根据地——即中央苏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并当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他由“毛委员”,第一次成为“毛主席”。
1703384901
1703384902
这4年,也是毛泽东一生中写诗最多、最好的时期。
1703384903
1703384904
这4年,铸就了毛泽东此后的形象:一位导师、一位统帅、一位诗人。
1703384905
1703384906
但是,对毛泽东而言,这4年也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1703384907
1703384908
鲁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但最悲苦的是死于慈母或爱人误进的毒药,战友乱发的流弹,病菌的并无恶意的侵入,不是我自己制定的死刑。”
1703384909
1703384910
而这4年中,毛泽东有数次就几乎死于“战友乱发的流弹”。
1703384911
1703384912
那些向他乱发流弹的战友,则是斯大林送给中国革命的礼物。
1703384913
1703384914
1928年3月下旬,苏联冒着巨大的风险,花费大量的金钱,把110名中共代表偷渡到莫斯科,在共产国际的直接指导下,召开了“中共六大”。
1703384915
1703384916
斯大林亲自参加了这次会议,斯大林认为,中国革命失败的根源,就在于中共的领导层是由软弱的知识分子组成的,而作为文人的瞿秋白,就是这样一个软弱的典型。因此,中共中央必须彻底改组。
1703384917
1703384918
根据斯大林的指示,“中共六大”选举了工人出身的向忠发担任党的总书记,李立三、项英、张国焘等被选举为中央政治局委员。而新选出的中央委员会,绝大部分成员都是领导城市暴动的工人出身,以至于周恩来后来说,那简直是“暴徒一大堆”。
1703384919
1703384920
那些在国共合作期间被苏联“雪藏”起来的工人领袖,这一次终于被全部“解冻”了。
1703384921
1703384922
身在红军队伍中的毛泽东没有参加“中共六大”,只是被选举为中央委员。
1703384923
1703384924
而两年之后,共产国际却宣布毛泽东已经病死了。
1703384925
1703384926
1928年,斯大林竟然给中共发来了一个“党中央”,这在中共历史,乃至人类历史上,几乎都算是一件奇闻。
1703384927
1703384928
莫斯科派来的党中央负有领导中国革命的使命,但在此之前,中央的大多数成员却都没有去过中国的红色根据地,甚至也从来没有见过中国工农红军。
1703384929
[
上一页 ]
[ :1.70338488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