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905036
1703905037
1703905038
1703905039
1703905040
1703905041
1703905042
1703905043
1703905044
1703905045
1703905046
机构名称 成立时间(年) 企业性质 平台/ 股东背景 定位及业务特点 2004 民企 阿里巴巴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提供独特的业务担保,并不断向金融领域拓展 2005 民企 腾讯社交平台 贴近QQ用户的基本需求、打造本地化生活服务平台。做生活好帮手,强调对用户个人生活的服务 2012 民企 腾讯社交平台 依托腾讯财付通开展微信支付 2006 民企 无 定位于金融支付公司,在基金零售领域和航空领域具有行业优势 2005 民企 无 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提供商。集中于细分市场,差异化竞争策略,在保险行业具有业务优势 1999 国企 无 银行卡网上交易转接清算平台,也是首个具有金融级预授权担保交易功能、全面支持所有类型银联卡的集成化、综合性网上支付平台 2003 民企 无 在教育、电信等行业具有专业化优势,电话支付业务领先 2000 民企 无 提供金融咨询、清结算、资金融通等一系列服务,国际业务优势明显 2011 民企 全球最大威客平台 独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提供“极易、极便捷”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在线支付解决方案 2005 民企 联想集团 便民金融服务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是中国最大的线下支付公司,是联想控股旗下金融服务板块的旗舰企业 2008 民企 无 为用户提供基于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第三方支付账户管理平台,用户在钱袋宝网站上可以对自己的账户进行管理 2006 民企 无 乐富网络旗下的综合电子支付平台,致力于为中国互联网提供“便捷、安全、快速、简单、快乐”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 第一类脱胎于成功的电子商务或电子社区、电子娱乐平台。例如产生于淘宝C2C交易的支付宝、产生于腾讯社交平台的财付通和腾讯微生活、服务于盛大网络游戏支付的盛付通,以及服务于全球最大威客网站的易极付等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
1703905047
1703905048
百度的百付宝、新浪的新浪支付也于近期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苏宁、京东等电商也在加紧布局第三方支付。例如京东商城收购了网银在线,以实现电商、物流、采购、商户、买家之间的现金流转。苏宁电器并购安徽华夏通,自己来进行原有与11家银行网银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网银接口开发。
1703905049
1703905050
第二类独立于电子商务或其他电子平台,专注于行业细分领域的互联网支付,如汇付天下、快钱等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
1703905051
1703905052
第三类是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的北京拉卡拉、钱袋宝、乐付这样跃入移动支付市场的机构。
1703905053
1703905054
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垄断了互联网支付,呈现营利高度集中化趋势。2012年,中国互联网支付前七大支付服务提供商共占据98.3%的市场份额,除了银联电子占据11.9%以外,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汇付天下、易宝支付、环迅支付的市场份额依次为46.6%、20.9%、6.2%、6.0%、3.5%和3.2%。
1703905055
1703905056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金融领域的“鲶鱼”、移动支付领域的“飞人”
1703905057
1703905058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营利主要来自两部分。一是支付服务收费,包括向商户提供网关支付的收费,即新商户接入时的开通手续费、每笔交易的手续费等。一般从商户收款中按比例提取佣金,再与银行进行分账。二是金融服务收费,包括向客户提供保理、信用支付的管理费,基金、保险、机票等产品零售的管理费。
1703905059
1703905060
互联网通行的免费模式给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营利模式打下烙印。为了争取用户和流量,机构之间竞相降低甚至免收支付服务费。2000年,中国互联网支付刚起步时,商户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除了年费之外的利润分成大致在1%~2%。2004~2007年,淘宝和支付宝与eBay和PayPal在中国市场展开激烈的用户大战。因淘宝免费,在2005年,eBay被迫下调了手续费。而每个在线支付企业至少要付给银行0.8%的手续费,对用户零手续费就等于赔钱。2005年以后,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仅免收年费,还把分成比例降到1%以下。有的机构不惜倒贴钱也要抢到更多用户及市场份额。
1703905061
1703905062
免费是互联网支付服务竞争最基本的武器,但围绕争夺互联网用户的恶性竞争极大地损害了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营利能力。阿里巴巴B2B在上市前很早也一直为淘宝和支付宝输血。盛付通自身不赚钱,靠盛大集团公司补贴支付服务运营成本。
1703905063
1703905064
这种“免费赚吆喝”式的互联网支付营利模式困境,成为倒逼支付及其延伸服务创新的的巨大动力。
1703905065
1703905066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不断融合线上和线下支付手段,不断拓展支付的应用场景。汇付天下、快钱打通了互联网支付、POS机收单、移动支付等各种支付途径。面向小型商户和二三线城市,快钱开发了“快刷”刷卡器,汇付天下开发了“红POS”。支付宝在线上打通了购物、娱乐、民生支付等绝大部分的应用场景,并推出了无须硬件的支付宝手机客户端,让用户可以在手机上通过转账到银行卡的服务直接将资金转到家人或朋友的银行卡上。支付宝也开始进入线下支付市场,意欲利用智能手机扫描条码支付,为微型商户(如便利店小商铺等)提供收银服务。
1703905067
1703905068
互联网用户不断增长的一站式服务需求,更刺激了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通吃”支付服务和金融服务。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这些“鲶鱼”纷纷挤入长期以来由国企垄断、相对封闭的金融领域。
1703905069
1703905070
其一,缺少平台支撑的机构加速向企业金融服务等增值服务迁移。例如,汇付天下定位于(企业)金融支付专家,快钱定位于专业化的金融服务提供商。这类机构表面上看是提供支付服务,实际上是提供企业信息整合服务,提供企业信息流和资金流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1703905071
1703905072
其二,支付宝、财付通等有个人客户端平台支撑的机构向个人及中小微客户在所有应用场景的支付服务扩展,并向长期以来属于银行专营的金融增值服务延伸。阿里的网上中小微信贷(融资贷款)、余额宝均已介入传统银行核心的资产业务(贷款业务)和传统上由银行占据的理财服务。尽管存在不少既有政策壁垒,例如关于阿里银行的牌照申请就已折戟,但在中国强大的金融服务市场需求推动下,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走上金融发展道路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1703905073
1703905074
目前,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支付创新扩大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来说,是“送钱而不是收钱”。步伐最大的创新者,如支付宝,其金融中间业务总量也远不及大型国有银行的零头,服务的中小微客户也并不是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对银行客户和业务构成不了威胁。而且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备付金托管在银行,其资金划拨、账户结算等仍需银行接口。
1703905075
1703905076
但传统金融机构纷纷意识到来自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竞争。2012年以来,中国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金融互联网的论战不断升级。商业银行与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展开了一场接一场的阻击战、遭遇战。
1703905077
1703905078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新的商业环境已经露出端倪,其电子交易方式、电子认证技术、客户使用特征都大大不同于互联网。更激烈的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第三方支付机构之间的支付金融服务竞争将在移动支付领域展开。
1703905079
1703905080
以电脑客户端为基础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虽然有用户黏性高、新用户转换成本低的优势,但现有支付和金融服务模式的优势能否顺利迁移到以个人智能终端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成为这些机构的重大挑战。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陆兆禧指出:“我们在电脑端方面太强。无线可能成为我们前进途中一块看不见的石头。对我们来讲,也是最大的危机。我们担心成为数字时代的柯达、智能手机时代的诺基亚。”
1703905081
1703905082
互联网企业以及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天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使它们以短跑“飞人”百米冲刺夺金牌的奔跑速度,迅速捕捉移动互联网商务新模式以及移动支付、移动金融服务新模式。
1703905083
1703905084
2013年,已拥有近4亿移动终端客户的腾讯微生活电商(微信)从移动互联网公众社区平台迅速切入移动商务,微信5.0版配置移动支付功能,等于“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给支付行业带来全新视野和强烈冲击。微信意图嫁接淘宝资源,做移动端的新型电商平台。阿里意图效仿微信,做移动端的公众社区平台。2013年4月,阿里巴巴以5.86亿美元买入新浪微博18%的股份。新浪微博同时具有媒体和社交属性,客户端覆盖从电脑到手机,从Windows到iOS和Android等操作系统。双方的平台之争迅速白热化。2013年8月,阿里从数据接口切掉一切微信来源,暂停了面向微信的第三方应用服务。
1703905085
[
上一页 ]
[ :1.7039050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