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3906876
银行和通信运营商都是具备基础优势的后发者,银行业不会坐视账户脱媒,随着时间推移和制度改革压力增大,会不断强化账户的拓展与内容建设。通信运营商则是拥有更大战略腾挪空间,可在主业的树荫下从容发展,并适时把握向上的可能性。平台类第三方支付机构目前看似风生水起,更多的是叫好不叫座,其账户规模大但收益小,要实现在大和小矛盾间平滑过渡,还会面临更多困难。
1703906877
1703906878
与商业银行合作竞争
1703906879
1703906880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通过建立强大的信用,存管货币,充当支付的中介人和代理人,因而在现代支付体系形成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子交易、电子货币和电子认证技术的发展演进,使电子支付体系迅速发展成为现代支付体系极为重要的构成。除了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也成为电子支付的中介人和代理人。
1703906881
1703906882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支付的超常发展,创新型第三方支付机构极强的创新意愿,使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业务边界融合、观念冲突逐步凸显出来。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话题被热议,更使关于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相关话题的热度不断升级。
1703906883
1703906884
未来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将有什么样的合作和竞争关系?这需要正本清源,理清各方的核心业务、核心能力,以及在电子支付体系中的位置。
1703906885
1703906886
银行是动脉,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毛细血管
1703906887
1703906888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总体关系必然是动脉与毛细血管的关系。这是由金融体系与支付体系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决定的。
1703906889
1703906890
当然,如果比特币等新型电子货币发展为等同于甚至取代法币的主要流通货币之一,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关系可能会发生重大逆转。但至少在未来看得见的一段时间内,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主从关系不会发生逆转。
1703906891
1703906892
我们不妨给出“两个凡是”的总体结论:凡是银行业不愿做的,凡是实施成本较高的领域,都是第三方支付补充的领域(见图3–6)。
1703906893
1703906894
1703906895
1703906896
1703906897
图3–6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关系
1703906898
1703906899
为什么这样判断,具体可从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与电子支付体系结构两个方面来说明。
1703906900
1703906901
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与非核心业务
1703906902
1703906903
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是确立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关系的边界条件。解析业务结构有两个角度:一是业务分类角度,二是流程分解角度。
1703906904
1703906905
按照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银行业务主要分为3类(见表3–1):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的重要基础。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1703906906
1703906907
表3–1 银行业务构成
1703906908
1703906909
类别 业务特性 构成 业务收入占比 国有银行 股份制银行 国外银行 负债业务 核心业务 存款业务、借款业务 81.98% 86.43% 55.34% 资产业务 核心业务 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现金资产业务 中间业务 非核心业务 交易业务、清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代理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 18.02% 13.57% 44.66% 负债业务、资产业务都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中间业务属于非核心业务。三大类业务在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也说明了这个情况。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核心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占比都超过80%,而国外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占比在55%左右。相应的,国外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也大大高于中国商业银行,核心业务收入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例更加均衡。
1703906910
1703906911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集中于清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私人银行业务。这些业务收入严重依赖客户规模。国有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高出股份制商业银行5个百分点。除了工商银行,中国其他国有商业银行在成立之初的业务重点都是存贷,客户规模远超股份制银行。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作为后来者,则将存贷尤其是对公司的存贷业务作为业务重点。
1703906912
1703906913
从历史来看,商业银行诞生于存贷业务,而不是支付业务。可以说,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一贯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而支付等中间业务一贯仅是商业银行的非核心业务。
1703906914
1703906915
商业银行的诞生
1703906916
1703906917
历史记录显示,最早在中世纪的意大利,出现了一批从事货币兑换生意的商人。在许多城邦聚集的地区,由于每个城市的货币不同,便有商人提供货币兑换服务。
1703906918
1703906919
公元120年,这些货币兑换者己发展出吸收定期和活期存款的业务。商人把货币存在货币兑换者处,需要时就提取,比有事就要兑换货币来得方便,货币兑换者的保险库被当作临时的铸币保管处。
1703906920
1703906921
英格兰早期的存款形式是从人们将黄金交由金匠保管发展来的,金匠的金库承担货币保险柜的功能。金匠由于备有能够保存大量黄金的场所,因而可以使保存更多的黄金的边际费用较小。金匠们发现,接受需要保存的黄金并向黄金持有人收取费用是有利可图的。
1703906922
1703906923
随着黄金存款活动的增多,逐渐发展为:当两名成员达成商品购销协议时,一名成员会去取回自己的黄金支付给另一名成员,另一名成员再把黄金储存起来,经常是储存在同一个金匠那里。
1703906924
1703906925
由于金匠会继续其偿还黄金的承诺,对成员来说,仅接受金匠的收据会更便利,从而省却了每个人取出黄金和再次储存它的麻烦。就这样,收据就作为交易媒介逐步流通起来。
[
上一页 ]
[ :1.70390687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