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115441e+09
1704115441
1704115442 在选择并购对象的时候,鲁冠球延续了其一贯的专注风格,严格地按照自身的产业及战略规划布局来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
1704115443
1704115444 汽车零配件是万向集团的原有主业,是万向集团原来最大的现金流来源,如何延伸?万向集团从真正所需方面进行并购。从其过往涉及的并购事件来看,为了市场与技术,并购美国舍勒;为了产业链的延伸,欲并购ST襄轴。
1704115445
1704115446 以收购美国舍勒公司为例。位于美国芝加哥的舍勒公司{Universal Automotive In-dustries Inc.[NASDZQ(SC):UVSL]}成立于1981年,公司主要制造和销售制动器及零部件等系列产品,客户涵盖了美国各大汽车零部件连锁店及采购集团。通过收购UAI公司,使万向在汽车制动零部件领域进一步得到先进技术的支撑,打开了新产品的世界市场渠道。UAI作为美国的一家上市公司,也为万向在海外融资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1704115447
1704115448 基于对农业的理解以及盈利的预期,万向集团在稳定了现有的汽车零配件领域以后,再朝农业产业化战略方向发展。因为万向集团在农业产业中的弱势,所以在进入对象选择上,首先是选择该领域中的强势企业,并甘愿做学生,做第二大股东,如参股华冠科技和承德露露。并购是为了盈利,而不是为了仅仅做一个短期的快活老板,所以,最后在投入方式上也要求最低成本进入,否则将放弃并购。
1704115449
1704115450 四、锁定目标,伺机而动
1704115451
1704115452 在确认了并购对象之后,在并购时机的判断选择上,鲁冠球表现出一种非同寻常的冷静和耐心。即便从1994年起,鲁旗下就已拥有上市公司万向钱潮,然而,面对资本市场上的各种概念,鲁冠球从未有过任何盲动,他总是固定自己的目标,并选择最佳时机进入。
1704115453
1704115454 比如万向对华冠科技的并购上,首先是判断华冠科技在行业中的地位。作为黑龙江富华集团总公司的核心企业,华冠科技是黑龙江省“龙江第一村”兴十四村兴办的乡镇企业,该村与江苏省华西村、河南省南街村、陕西省烽火村并称为中国发展集体经济的典范,是一个强势企业。与这样一个强势企业合作,万向集团选择进入的时机是:它没有上市,正需要有上市经验的股东进入。
1704115455
1704115456 2000年6月30日,经黑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批准,黑龙江富华集团总公司以2.2元/股的价格转让给万向集团公司2375万股,经过两年的努力,2002年8月29日,华冠科技终于公开发行股票成功。两年来,万向集团在华冠科技上的平均年投资收益率为14%,这也符合鲁冠球不做暴利业务投资的原则。
1704115457
1704115458 万向进入承德露露如同进入华冠科技的原则一样。凭借着地域的优势,承德露露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垄断了野生杏仁的生产和销售。承德露露的业绩优良,但上市公司良好并不等于其母公司良好,万向集团洞察到露露集团在财务上的危机之后,出手援助,进入上市公司。2001年12月28日,承德露露发布国有股权转让公告,露露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深圳万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股份转让协议》,露露集团将其持有的本公司国家股6740.5万股转让给深圳万向投资有限公司,转让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26%,转让价格为每股4元,转让总价款26962万元,转让价款以现金方式支付。转让完成以后,万向投资持有26%的股权,成为承德露露的第二大股东,露露集团持股38.9%,还是公司第一大股东。
1704115459
1704115460 五、妙手裁剪,只取所需
1704115461
1704115462 并购其实有时候是残酷的“企业屠夫”,收购以后,便把被收购方进行“屠宰分解”,收购方所需要的其实就是那么一点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其他东西即进行出售。所以,即使确认了要进行收购的对象,也还要进行仔细的考查,看看到底对方有哪些是自己最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因为并购以后,稍有不慎,吃进去的东西就会消化不良,这一点可以说是贯穿于鲁冠球完成的所有并购案例之中。
1704115463
1704115464 如在并购美国舍勒公司的案例上,万向集团把“妙手裁剪,只取所需”的手法用得淋漓尽致。
1704115465
1704115466 美国舍勒公司始建于1923年,具有良好的技术历史,是美国汽车维修市场的三大万向节供应商之一。在万向节领域,它曾经是世界上万向节专利最多的企业,拥有广阔的产品范围,曾向全美及全球市场提供了高质量的产品。它还在欧、亚、美、澳各大洲设有分公司。舍勒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俄亥俄州,总裁为麦克·舍勒和凯文·舍勒兄弟。
1704115467
1704115468 1984年春,美国舍勒公司亚洲经销处代表最初与万向联系,并将当时的杭州万向节厂3万套万向节产品首次销往美国,美国舍勒公司于是成为万向的第一个国际客户。
1704115469
1704115470 1990年年末,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内部决策失误,舍勒经营每况愈下,于是公司的主人舍勒兄弟致信万向,愿意以1936万美元的价格把公司卖掉。
1704115471
1704115472 对于“送上门的姑娘”,万向集团并没有急于与对方接触,而是详细调研和分析了舍勒公司的优良和不良资产,对照自身的情况,找出万向并购舍勒最需要的是什么。当了解到美国的另一家公司LSB也在与舍勒公司接触,而他们并不需要舍勒的品牌、专利等无形资产时,鲁冠球当机立断,派人前去与LSB公司接洽。
1704115473
1704115474 经过周密考虑,万向集团向LSB公司提出一条双赢妙计:从舍勒各取所需,你可以从舍勒拿走你需要的,而我拿走我需要的。很快,万向集团与LSB公司达成协议:LSB公司接纳舍勒的工人,收购厂房;而舍勒的品牌、技术专利、专用设备及市场等归万向所有,剥离了大部分固定资产的舍勒成为万向集团麾下的美国子公司。
1704115475
1704115476 又如,在并购ST襄轴上,鲁冠球不贪利益,最后放弃对ST襄轴的收购。
1704115477
1704115478 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ST襄轴(000678)。公司主营业务范围为:制造销售轴承及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机电设备、轴承设备及备件;承揽机械工业基础设计、轴承工程设计、汽车电器修理、技术转让、劳务服务等。ST襄轴是中国最大的汽车轴承专业生产厂家、国家轴承出口五大基地之一。
1704115479
1704115480 从产业角度讲,万向集团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其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着垄断地位,同时在国际市场也有着较高知名度;而ST襄轴虽然历史负担沉重,经营业绩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其产品技术水平和市场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双方结合,一方面实现了产品互补性,同时也延伸了万向集团的产业链条,有利于内部资源的整合与配置。
1704115481
1704115482 然而,ST襄轴并不是一个很“好买”的企业。
1704115483
1704115484 自2003年4月起,万向方面几次派人对ST襄轴的资产和经营状况进行详细的摸底和勘察。之后,万向集团要求对ST襄轴进行瘦身丢包袱。双方的焦点最终集中在3个问题上,这3个问题分别为人员、有效资产和成本。关于人员,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年底,公司在职员工7081人。而万向能接收的数目不超过2500人。关于资产及成本问题,涉及相关不良债务及无效资产的处理,其实也就是收购价格的问题。从最终ST襄轴转让的情况来看,其措施是员工大幅减少,无效资产由大股东承担,如原有的7000多名员工,只保留了1600余人,改制资金(包括遣散的职工补偿金等,有2亿多元)由大股东襄轴集团解决,不足部分由襄樊市政府帮助筹措,而历史遗留对职工个人的负债(近1亿元),也尽数转移至襄轴集团。
1704115485
1704115486 在对ST襄轴的员工大幅减少、无效资产剥离以后,能否立即购买?按照鲁冠球的习惯做法,如果要真的购买,会像并购承德露露一样,对方应先将股权质押给自己。既然没有这个动作,鲁冠球认为ST襄轴的整合难度太大,万向集团最终放弃了对ST襄轴的收购。
1704115487
1704115488 六、案例分析
1704115489
1704115490 企业并购被认为是一种更为高超的资本运作形态,因而企业并购过程也就蕴涵着更大的风险诱因,包括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并购作为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有效扩张途径,可以分为横向并购、纵向并购和混合并购。横向并购、纵向并购都是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被并购的企业处于收购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而混合并购是混合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被并购的企业业务大多超出了收购企业原有的业务领域。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努力地尝试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并购就是被各行业的明星企业不断用来实现迅速扩张的有效手段!并购不仅能够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更能集聚产业优势、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占领并扩大市场份额,发挥并购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形成企业在行业中的优势和领先地位。万向集团在并购发展上堪称民营企业的典范,既实现了并购的目标,又有效控制了并购风险,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上一页 ]  [ :1.7041154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