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4903895e+09
1704903895
1704903896 [371]萨缪尔·艾略特·莫里森编:《自由的关键》(The Key of Libberty,比勒利卡,马萨诸塞,1922年)。这部作品重刊于《威廉和玛丽季刊》,第3辑,第XIII卷(1956年4月),第202—254页;下面几段引文见于第221,222,226,231—232页。
1704903897
1704903898 [372]美国18—19世纪形成的阶层,可以理解为自耕农、小地主、不受雇用的农场主。杰斐逊是这个阶层的代言人。——译注
1704903899
1704903900 [373]汉密尔顿学院的致辞,1844年1月23日,引自摩尔·科蒂:《美国的吊诡》(新布伦斯维克,1956年),第20页;参见第19—24页。
1704903901
1704903902 [374]《著作集》(Writings),A. E.伯格编,第VI卷(华盛顿,1907年),第257—258页,1787年8月10日。杰斐逊是对外甥的教育行为提出了建议。他首要关心的就是证明这一点:大部分道德哲学研究都是“浪费时间”。他指出,如果道德行为是科学的事务,而非健全的冲动,那么,几百万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人,就会比少数受过这种教育的人更没有道德了。显然,上帝不会放任没有道德感的人存在。只有少量理性或常识是必需的,可以用来实现道德感。这当然是我们很熟悉的理论了。可以认为,杰斐逊是受凯姆斯勋爵(Lord Kames)的影响而得出这种理论的。但是,人们也许想知道:如果道德哲学研究百无一用,那为什么杰斐逊还要大量阅读这个领域的作品呢?关于这种理论在他的思想中引起的种种问题,参见阿德里安·科赫(Adrienne Koch):《托马斯·杰斐逊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omas Jefferson,纽约,1943年),第3章。
1704903903
1704903904 [375]杰斐逊之后,过了一个世纪,威廉·詹宁斯·布莱恩说得最明白:“重大的政治问题,归根到底是重大的道德问题。”帕克斯顿·西本(Paxton Hibben):《无与伦比的领袖》(The Peerless Leader,纽约,1929年),第194页。
1704903905
1704903906 [376]关于杰克逊式民主与知识分子的关系,见小阿瑟·施莱辛格:《杰克逊时代》(The Age of Jackson,波士顿,1945年),尤见第29章。
1704903907
1704903908 [377]美国第十四任总统,民主党,是霍桑的至交。这里提到的学院是鲍登学院。——译注
1704903909
1704903910 [378]1824年美国大选,杰克逊在普选和选举人中票数更高,但未过半,后由众议院裁决,总统授予亚当斯(约翰·亚当斯长子)。1828年美国大选,杰克逊大胜。——译注
1704903911
1704903912 [379]美国第五任总统。——译注
1704903913
1704903914 [380]美国路易斯安那购地之后,总统杰斐逊就派遣两人率领远征军,进行探险、开发活动。——译注
1704903915
1704903916 [381]Henry Clay(1777—1852),约翰·昆西·亚当斯任总统期间,担任国务卿。——译注
1704903917
1704903918 [382]对于亚当斯的计划,见J. R.理查德森(Richardson):《历任总统咨文和论文》(Messages and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纽约,1897年),第II卷,第865—883页。也见A.亨特·杜普雷(A. Hunter Dupree):《联邦政府的科学》(Science in the Federal Government,剑桥,1957年),第39—43页;参见萨缪尔·弗拉格·贝米斯(Samuel Flagg Bemis):《约翰·昆西·亚当斯与合众国》(John Quincy Adams and the Union,纽约,1956年),第65—70页。
1704903919
1704903920 [383]指1815年美英新奥尔良战役,领导者就是杰克逊,这一仗奠定了他的声望。——译注
1704903921
1704903922 [384]引文来自杰克逊派的文献,录自约翰·威廉·沃德(John William Ward):《安德鲁·杰克逊:时代的象征》(Andrew Jackson: Symbol for an Age,纽约,1955年),第31,49,52,53,68页。沃德教授对杰克逊形象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
1704903923
1704903924 [385]沃德:前揭,第73页。
1704903925
1704903926 [386]亚当斯担任过荷兰公使、俄国公使,擅长外交谈判。——译注
1704903927
1704903928 [387]Four-way election,因为这四人都没有票数过半,所以作者说奇特。最后,众议院裁决亚当斯当选总统,而票数最多的其实是杰克逊。——译注
1704903929
1704903930 [388]《在纽约城及纽约县青年共和会总务委员会上的发言》(Address of the Republican General Committee of Young Men of the City and County of New York,纽约,1828年),第41页。
1704903931
1704903932 [389]诗人指的是约翰·弥尔顿,诗句出自《失乐园》第八卷,第191—194行。——译注
1704903933
1704903934 [390]沃德:前揭,第63页。
1704903935
1704903936 [391]竞选双方在选举时的宣传都缺少真实性和精确性。亚当斯从未批评过他的宣传队对杰克逊夫妇生活的恶意诽谤,似乎还相信这些话有理有据。1831年,他在日记中就写道:“杰克逊跟他妻子公然通奸同居。”名门望族的大多数人都难以接受杰克逊担任总统。1833年哈佛学院在其毕业典礼上授予杰克逊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但是,亚当斯拒绝出席。他写道:“我不会到场,不会看着我心爱的哈佛给一个连自己名字都拼不对的野蛮人授予博士学位,自取其辱。”贝米斯:前揭,第250页;也见亚当斯的《回忆录》,第VIII卷(费城,1876年),第546—547页。哈佛校长昆西曾跟亚当斯说,他心知肚明,“杰克逊根本配不上文化荣誉”,但是,既然之前已经授予了门罗学位,那么就不得不给杰克逊也来一个,以免暴露出“党派偏向”。在授予学位现场,杰克逊的魅力似乎吸引住了怀有敌意的观众。但流言还是四起,剑桥和波士顿的轻信之徒都普遍相信,在这场使用拉丁语的典礼上,杰克逊起身说的却是:“Caveat emptor(顾客自慎):corpus delicti(犯罪事体):ex post facto(溯及既往):dies irae(震怒之日):e pluribus unum(合众为一):usque ad nauseam(诉诸反复):Ursa Major(大熊星座/北斗):sic semper tyrannis(暴君总如此):quid pro quo(以一偿一):requiescat in pace(息止安所)。”见约西亚·昆西(Josiah Quincy)的回忆:《往昔人物》(Figures of the Past,波士顿,1926年),第304—307页。
1704903937
1704903938 [实际上,据H. W.布兰茨(Brands)的杰克逊传记记载,杰克逊一上来说:“E pluribus unum,my friends. Sine qua non!(我的朋友们,合众归一,必不可少!)”“合众归一”相当于美国立国格言,1美元纸币后就写有这个短语。杰克逊当时就掏出了一美元纸币。他的这个举动和语言非常具有感染力,并非单摆浮搁的拉丁语。——译注]
1704903939
1704903940 [392]参见格林顿·G.范·多森(Glyndon G. Van Deusen):《瑟洛·韦德:说客巫师》(Thurlow Weed: Wizard of the Lobby,波士顿,1947年),第42—44页;惠特尼·R.克罗斯:《烧焦的地区》(伊萨卡,1950年),第114—117页。
1704903941
1704903942 [393]指国家共和党。——译注
1704903943
1704903944 [394]汉姆林·加兰德(Hamlin Garland)编:《大卫·克罗克特自传》(The Autobiography of Davy Crockett,纽约,1923年),第90页。
[ 上一页 ]  [ :1.70490389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