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314383e+09
1705314383
1705314384 自陈式认知风格量表显示,偏向整体型风格的10人,偏向分析型风格的13人,偏向不明显的13人。以性别区分,偏向整体型风格的女生7人,男生3人;偏向分析型风格的13人,均为女生;偏向不明显的女生12人,男生1人。偏向言语型风格的5人,偏向表象型风格的25人,偏向不明显的6人。以性别区分,偏向言语型的均为女生;偏向表象型的女生22人,男生3人;偏向不明显的女生5人,男生1人。
1705314385
1705314386 对以上测量结果,该研究分析认为:
1705314387
1705314388 第一,认知风格偏向性不明显的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分别是17%、36%、17%。这与被试所处的年龄层有关。虽然认知风格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大学生与中小学生不同,随着年龄的变化以及思维方式的成熟,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根据需要调节自己的认知风格,以便更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因而被试在受测过程中,在思考问题的答案时可能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尤其是在自陈式报告中,出现了大量的偏向不明显的结果。
1705314389
1705314390 第二,偏向表象型风格的人数远远超过偏向言语型风格的人数,绝大多数学生属于偏向表象型或偏向性不明显的认知风格。这与被试的民族文化背景有关。作为泰国大学生,他们性格温和,在日常活动中体现出了行动比较随性、缓慢的特点。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更直接,更具形象性,也较有艺术天赋。
1705314391
1705314392 第三,被试的认知风格与其所学专业有一定的相关性。泰国学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一般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常常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专业。因此,他们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他们的认知偏好。同时,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会受到自己专业的影响,开始出现朝适合自己专业的认知风格转变的趋向。如会计学专业的本科生往往偏向于场独立型的认知风格,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偏向场依赖型的学生居多,为数较少的言语型者较多出现在英语系的被试中,生物学专业的被试则较多表现为分析型的认知风格等等。
1705314393
1705314394 在对场独立和场依赖两种类型被试的教学观察中,该研究发现,认知风格偏向场独立型的学生理解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及指令的速度较快,偏向场依赖型的学生理解教师指令的速度相对较慢,他们更倾向于听周围同伴的解释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因此,场独立型的学生比较适合学习语言形式,他们在课堂上理解知识的效率要比场依赖型的学生高。
1705314395
1705314396 在观察认知风格对合作学习的影响方面,该研究将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分为场独立型同质组、场依赖型同质组以及场独立型——场依赖型异质组,观察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状态及小组合作学习效果。
1705314397
1705314398 结果发现,在小组任务进行过程中,认知风格异质组能够很快进行分工并进入合作状态,而两个认知风格同质组的组员常常在角色的分工上争议很长时间,进入合作状态很慢。3个小组进入合作状态的快慢顺序依次是认知风格异质组、场独立型同质组、场依赖型同质组。在任务汇报中,认知风格异质组和场依赖型同质组在记录合作学习的报告内容时较详细,认知风格异质组在小组汇报中质量较高,而两个认知风格同质组完成的效率相对较低。这一结果表明,认知风格异质组比同质组更适合合作学习。
1705314399
1705314400
1705314401
1705314402
1705314403 第二语言习得通论 [:1705311609]
1705314404 第二语言习得通论 3.3 学习策略
1705314405
1705314406 3.3.1 什么是学习策略
1705314407
1705314408 “学习策略”(learning strategies),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学习的各种“策略”,具体而言,就是学习者在学习中运用的某些特殊方法或手段,是学习者获取、贮存、提取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步骤。
1705314409
1705314410 任何学习行为,都会涉及策略问题。因此,学习策略问题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工作者都非常关心的研究课题。
1705314411
1705314412 在二语学习中使用的策略,就是“语言学习策略”。语言学习策略与一般的学习策略,既有共性,又有特殊的一面。二语习得研究中所说的“学习策略”,特指“语言学习策略”。
1705314413
1705314414 在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领域,对于什么是学习策略以及学习策略的特点是什么,长期以来一直是众说纷纭。艾利斯(Ellis,1994)在综合了各种关于学习策略的观点和看法之后,曾归纳出语言学习策略的8个特点:
1705314415
1705314416 (1)学习策略既可以指一般的学习路子(general approaches),也可以指二语学习中采取的特定动作(specific actions)或技巧(techniques)。
1705314417
1705314418 (2)策略是以问题为指向的(problem-orientated),即学习者采用学习策略是为了解决一些学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1705314419
1705314420 (3)学习者一般都能意识到自己所使用的策略,如果别人要求他们描述自己的所做所想(what they are doing/ thinking),他们是能够描述策略的内容的。
1705314421
1705314422 (4)策略包括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linguistic behaviour and non-linguistic behaviour)。
1705314423
1705314424 (5)语言策略可以使用一语或二语执行。
1705314425
1705314426 (6)有些策略是显性的(explicit)、可直接观察的(directly observable)行为,有些则是隐性的(implicit)、不能直接观察的心理活动。
1705314427
1705314428 (7)策略主要给学习者提供可处理的二语信息,因此对语言学习“间接地做贡献”(contribute indirectly),但有些策略也对语言学习“直接地做贡献”(contribute directly)。
1705314429
1705314430 (8)策略的运用因学习任务而异,因学习者个人的偏好(preferences)而异。
1705314431
1705314432 此外,下列特点也已得到广泛认可:
[ 上一页 ]  [ :1.7053143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