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63439
西藏输出货物:为羊毛、牦牛尾、山羊柔(山羊粗毛下之软细毛)、麝香、鹿茸、藏獭、藏香、氆氇、熊胆、硼砂、盐、豹皮、狐皮、砂金、藏红花等。牦牛尾运至印度或德国制蝇拂等物,山羊柔可制轻绸,印度人肩巾用之。红花每年在后藏出产甚少,大多由西班牙运来,转售西康及内地各省。至输入货物,由印度运入者,以棉织品为大宗。次为毛织品、五金、珊瑚、宝石、火柴、针线、肥皂等,多由尼泊尔人经营。由内地青海输入者,以骡、马、醋、酒为大宗。由西康输入者,以砖茶为大宗。由云南输入者,以火腿、沱茶为主。由北平、南京输入者,以绸缎、马鞍为主。
1705363440
1705363441
乙、农牧
1705363442
1705363443
西藏面积约二百五十余万方里,因四面多山,可耕之地甚少。且藏人信佛甚深,不肯随便开垦。可耕之地,不及八分之一,且多间年一种,第二年休息,第三年再种,名曰还债,希望加倍收获也。农产以大麦、青稞为最多,小麦、豌豆次之,每年足供藏人食用。菜蔬有萝卜、白菜、番薯等,且萝卜、白菜甚大,每个至三四十斤,足征土宜。其他草地平原,多为牧场,每年牛羊所产,除食用外,售出印度,据印度年鉴统计一百廿万卢比,青海、云南、西康尚未统计,故牧场事业,在西藏人民方面言之,占收入一大部分。
1705363444
1705363445
丙、工业
1705363446
1705363447
西藏机器工业,有兵工厂、造币厂、电灯厂等,至普通工业为氆氇、毛毡,几成为家家之家庭手工业,氆氇系用羊毛线,织成毯状之厚布。以种类言,有花氆氇、紫氆氇、绿氆氇之分。以质言,有粗细厚薄之别,康、藏人用以缝衣,可御寒,亦可作雨衣用。内地人每作床毯、椅垫之用。毛毯可铺床铺地,及帐房内或寺中坐垫之需,用途甚广。惟氆氇之幅太窄,内地用之种种不宜,如能逐渐改良,将来工业中,羊毛织品当占重要位置也。
1705363448
1705363449
又有特别工业,如洛隆宗之磁器,后藏宅老拉张洛丁,前藏猪根巴等地之铜制或泥制各种佛像,以及波密之刀枪,均有名,此外藏香亦行销青、康及内地。
1705363450
1705363451
九日 西藏货币复杂 康商交易不便
1705363452
1705363453
集白君述西藏货币情形,谓藏中通行之货币,因与廓尔喀相距甚近,交易往还甚多,故虽属藏地,仍多用廓尔喀银钱。乾隆五十六年,以廓尔喀新铸银钱,一以抵二,发生事端,清廷乃令禁用廓尔喀钱。又以藏中距内地过远,运输不便,暂准在藏开铸制钱。但藏地购铜不易,须远到滇省采运,且向未通用制钱,即使铸成,行使亦感不便。五十七年乃准由商上暂铸银钱,每枚重一钱五分,每银一两换银钱六枚,以多出一钱为铸钱工本费,并另铸重一钱之银钱,每银一两换九枚,重五分之银钱,每银一两换十八枚。其有巴勒布旧钱与商上旧钱,酌令每一两换八枚,以示区别。铸银钱由驻藏大臣派员督同噶布伦等监造,正面铸乾隆宝藏汉字,背面四字,则系藏字,正面中间逐年铸出造币年份,如有掺铜情弊,可按年查出,将监造之员及该管之噶布伦铸钱之仔琫济仲并匠役严究。五十八年令每银一两,换一钱重新钱九枚,五分重新钱十八枚,惟一钱、五分重新钱,实形停积,嗣后无庸再铸,庶商上成本有盈无亏,源源接济,永远遵行,前廓尔喀新钱一两只易六枚。藏币在清初固无疵可指,官民两利也。
1705363454
1705363455
清末外侮日亟,藏局日非,改革后,汉军之戍拉萨者,已被逐出境,银钱上遂无一汉字,而以七世达赖之名代之。更另铸铜质辅币,民二始铸金币及行使纸币,纯由拉萨铸币处鼓铸金币,以折水过高,铸二三年即停止,铜币则无限增加,充斥市面矣。在原来规定:
1705363456
1705363457
金币一枚,重三钱,形如川铸藏洋,每枚换银廿两。
1705363458
1705363459
1705363460
银币一枚,仍重一钱五分,甚薄,小于藏洋,与制钱之大相类。上有藏文,三银币始换一川铸藏洋,百十三枚乃换一金币。此种银币,名曰藏嘎,正背面均有字,正面八字为“嘎登蒲藏乔里南雅”,意为“快乐无往不利”。并正背面均有八莲瓣,此币可切为四种小块用之。一为肖刚,等藏嘎三分之二;次且嘎,等二分之一;次喀马杠,等三分之一;次喀杠,等六分之一,皆等相当之铜币。其形为,后有银币一枚定重为三两者,实际与重量相去甚远。内地银币,由青、康输入亦多,尤以有孙总理像及袁世凯像者,为人民所欢迎。
1705363461
1705363462
铜币一枚,抵银五分,或抵银一钱,有肖刚、且嘎、喀马杠、喀杠等名。肖刚为纯铜,余为合金,正面背面皆有注明。
1705363463
1705363464
恶货币驱逐良货币,为中外定律。西藏以铜代银,无限膨胀,收支多以铜币、纸币折抵,增至金币一枚,抵银百五十两,银币一枚,抵银四钱,即折抵铜币十枚,而一金币则抵铜币一千五百枚也。人民对铜币深恶重恨,假铜币亦因而发见,十年来商家因此倒闭者无数。近则须以二两银币或二十枚铜币,始得抵重三钱二分之川铸藏洋也。如以英币折算,当以铜币五十枚,始得抵英币一枚,故铜币、纸币,价格日益低落,人民生活日益困难。商印度者概用英币,到康市茶者,用川铸藏洋,藏辖区域能用银币铜币,纸币则仅拉萨用之,其余藏地均不用也。
1705363465
1705363466
藏币紊乱至此,已无法挽救,康商尤为病之。凡所贩卖,概系以铜币、纸币,相互折抵,既不能携带出境,又难以转购他货,故以物易物之原始交易,乃盛行于西藏也。
1705363467
1705363468
十日 西藏司法概况 清季刑法一斑
1705363469
1705363470
西藏管司法者,名曰“若你青波”,凡民刑诉讼及细故纠纷,均由“若你青波”审讯。办理一切公文案件者,则有“织宗”和“仲锅”,各一百零五人,“织宗”系精通文墨之喇嘛充任,“仲锅”系世家后裔,富有学问之俗人充当。名虽五百,缺额甚多,其职务亦同内地军政各界之分门别类,办理公务,遇有疑难案件,负司法责任之织宗及仲锅等,相聚讨论议决后,请示“若你青波”转请噶厦核夺后,开庭审讯,宣布判决。其采取刑法,约分死、徒、流、笞、罚金、没产数种,以前尚有死刑及割残等刑。兹一并记之如下:
1705363471
1705363472
(一)死刑 早年曾采用之,凡有危害宗教、政府及公共利益之重大案件,而又拥有势力之贵族,则处死刑。处死之法,系将罪犯缝以牛皮,使四肢不能活动,投诸河流,以毙其命。
1705363473
1705363474
(二)徒刑 分有期、无期二种,仍戴枷锁,可释放出外,任其居家或贸易,但不得离城。
1705363475
1705363476
(三)流刑 途程仅数百里,到达该地时,则交当地监禁。仍无自由,可以称为流徒兼施。
1705363477
1705363478
(四)笞刑 系用皮革制成之鞭,痛打罪犯,施刑处设有石桩二处,每处为二,距离与人身长度略同,桩上洞穿一孔,处刑时将罪犯手足缚于桩上,身体使仆于地,司刑者左右各一,互笞罪犯,自颈至膝之间,皆为受刑部分。
1705363479
1705363480
(五)罚金 则视犯罪之轻重而定多寡。没收其财产,非犯重大案件不用。且没产以后,本身及家属均定徒刑,此为内地所无者。
1705363481
1705363482
(六)挖目割耳刑 挖目系将犯人两目挖去,灌以热油,防其腐烂,割耳系割去其耳。
1705363483
1705363484
(七)断手足刑 系将犯人两手足或一手足断去,亦涂以热油。
1705363485
1705363486
(八)枷锁示众 系将所枷罪犯,押至示众场,供众参观,并用纸书罪犯姓名及所犯罪名于枷上,俾参观者明了。锁镣示众者,则于示众场墙壁上张贴罪状,或于项上悬一罪状牌,每日午后则仍押回看守所禁闭。
1705363487
1705363488
以上各刑,第(一)及第(六)、(七)三种,因太惨酷,且违反佛教慈悲之意,自达赖由印度返藏后即已废止,现徒刑最多。
[
上一页 ]
[ :1.70536343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