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366111
但是吐火罗人的统治也不长久,大约只有10年时间,[101]大月氏就在乌孙人的压力下也来到了这里,并击败了吐火罗人成了主人。
1705366112
1705366113
大月氏的到来,给这片地区增加了复杂性,除了最初的人种,这里还有希腊人、塞人、吐火罗人,现在又加上了大月氏人。
1705366114
1705366115
在吐火罗地区,作为统治者的大月氏人只是少数,他们位居社会上层。至于下层,由于人口众多,不好管理,大月氏人只是亲自管理了吐火罗的西半部,也就是山麓平地和河谷部分,这部分以巴尔赫为中心。在东部则是逐渐增高的山区,直到帕米尔高原,大月氏人将这片地区的管理权授予了塞人(可能是与吐火罗人一同南下的部族),然后在这片地区出现了五个翕侯(诸侯部落),这五个翕侯可能是按照塞人的原族群划分的,但由于历史的模糊性,我们很难将名字与族群一一对应,只知道这五个翕侯分别叫休密、双靡、贵霜、肸顿和都密。[102]
1705366116
1705366117
这些事都发生在西汉时代,延续了百年之久。但随着时间推移,大月氏统治的国土之下,强弱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其中贵霜翕侯脱颖而出,成长为一代霸主。到了翕侯丘就却时代,他攻打并灭亡了另外四个翕侯,自称贵霜王。他把势力扩展到了如今的阿富汗中部,之后又向西进军,将原来的主人大月氏打败,成了整个吐火罗地区的霸主。时间大约在东汉早期。[103]
1705366118
1705366119
之后,丘就却开始扩张帝国,继续向西进攻安息,而他收获最大的方向是南边,他侵入了位于今天巴基斯坦的印度河地区,将白沙瓦、克什米尔(罽宾)等地都收入囊中。
1705366120
1705366121
丘就却去世时80余岁,之后到了他的孙子阎膏珍[104]时,将印度(时称天竺)击灭。除了巴基斯坦,他还掌控了印度整个北部地区。贵霜王朝的疆域不断扩大。
1705366122
1705366123
在阎膏珍执政时期,公元90年(永元二年),贵霜曾经翻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今天新疆地区,对班超所在的西域都护发动了进攻,但以失败告终。[105]不过这场战役并非决定性的,因为贵霜的主要精力并不放在东面,而是放在西面和南面,主要原因是:印度和波斯的经济更加富裕,而地理难度更小,贵霜在已知得不到太多利益的情况下,犯不着花如此大的力气去进攻现代的新疆地区。
1705366124
1705366125
阎膏珍去世后,他的儿子迦腻色迦成为贵霜王,贵霜的国运也达到了顶峰。在印度古代历史上,大部分时期都是分散的,但只有三个王朝接近于帝国模式,一个是公元前4世纪到前2世纪的孔雀王朝;一个被认为是印度古典主义艺术和黄金时期的笈多王朝;在两个王朝之间,还有一个疆域巨大的贵霜王朝,却由于是外来人统治,很难被印度承认。
1705366126
1705366127
但从疆域上来看,贵霜王朝虽然没有深入南印度,只占据了北印度,但它的疆域却包括了阿富汗和中亚的很大一部分,其整体面积并不比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的疆域小。
1705366128
1705366129
贵霜王朝采取了双首都制,其中一个位于现代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另一个位于现代印度的马图拉。贵霜王朝灭亡之后,印度人对贵霜的遗迹进行了系统性的清理,所留下的很少,但在马图拉的博物馆里,依然有大量的贵霜石刻存在。从贵霜石刻人物的面部来看,他们属于印欧人种,却又比普通的印欧人面部更加扁平,表明了他们的特殊性。
1705366130
1705366131
在博物馆里,还有一个著名的无头武士雕像,被人认为是迦腻色迦王,他穿着的衣服、皮靴和佩带的巨大宝剑仍然带着草原民族的粗犷,也表明了他的外来属性。[106]
1705366132
1705366133
贵霜王朝对中亚和南亚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705366134
1705366135
首先,由于丝绸之路的中段处于同一个王朝的统治之下,往来的商人们更便于进行长途旅行,于是,丝路经济的繁荣就在这时打下了基础。布路沙布逻(即白沙瓦)作为贵霜首都,也是一个巨大的贸易中转站,将印度和中亚连为一体,再通过中亚前往东亚的中国和西亚的波斯。
1705366136
1705366137
同时,贵霜还有另一个巨型的贸易中转站,在如今的土库曼斯坦境内,这里有一座城市叫马雷(Mary),在古代称为木鹿,是从波斯的丝路西段到中段和南段的必经之路。只要同时控制了布路沙布逻和木鹿,就等于控制了丝路的核心路段,既可以繁荣帝国的贸易,又有了征税权的优势。
1705366138
1705366139
其次,贵霜人还成了佛教的传播者。在贵霜之前,佛教只是一个印度的地方教派,虽然孔雀王朝大力推行佛教,但佛教还是仅仅局限于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境内,很难向外传播,更跨不过兴都库什山。
1705366140
1705366141
到了贵霜王朝时期,当贵霜人皈依了佛教之后,利用他们在中亚的地位,将佛教推广到了兴都库什山以北,传播到了中亚,并顺着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
1705366142
1705366143
在佛教雕塑中,有一种最美的雕塑风格称为犍陀罗风格。犍陀罗风格本身就是一种混合风格,之前,印度的佛像和神像大都显得呆板狰狞,但在如今的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交界地带被称为犍陀罗(以现在的白沙瓦和塔克西拉为核心)的区域内,由于吸收了亚历山大大帝所带来的希腊式风格,创造了一种飘逸、美感十足的佛像新风格,这种风格正是在贵霜人的传播下传到了中亚,再进入了新疆以及中原地区。如今,人们看魏晋时期的佛教雕塑,总觉得人物造型飘逸,充满了灵动性,就来自犍陀罗风格的影响。
1705366144
1705366145
贵霜王朝一直存在到东汉灭亡后,才由于萨珊王朝的崛起,在萨珊人的攻击下而衰落,至于它完全消失,要到公元5世纪嚈哒人兴起时,这一天才会到来。
1705366146
1705366147
表3 鼎盛时期的贵霜诸王[107]
1705366148
1705366149
1705366150
1705366151
1705366152
续表
1705366153
1705366154
1705366155
1705366156
1705366157
除了印度北方和巴基斯坦、阿富汗的贵霜王朝的出现,东汉对于印度其余地区的了解也加深了。在西汉时,张骞只是听说了“身毒”的存在,却并没有去过,到了东汉时期,“天竺”或“身毒”不再只是抽象的符号,而变成了具体的地理概念。
1705366158
1705366159
东汉人已经知道,天竺/身毒指的是从月氏到位于今天缅甸的磐起国[108]之间数千里的区域,这里信奉佛教,不讲究杀伐,但打仗的时候却有一项秘密武器:战象。
1705366160
[
上一页 ]
[ :1.70536611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