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566729e+09
1705566729
1705566730 [17] 相关描述见歌德《诗与真》第二卷第十章,汉译参见《歌德文集》(第四卷),第413页及以下。
1705566731
1705566732 [18] 《论德意志的特色与艺术——若干松散的纸页》(Von deutscher Art und Kunst. Einige fligende Blätter )是赫尔德与歌德于1773年匿名出版的一册文论集,收录的文章包括赫尔德的《论莪葙及古老民族之歌谣的通信片段》(Auszug aus einem Briefwechsel über Ossian und die Lieder alter Völker )、《莎士比亚》(Shakespear ),以及歌德以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为例所写的《论德意志建筑艺术》(Von deutscher Baukunst )。这本小册子从文学与艺术的层面强调德意志性,将莎士比亚而非法国古典主义视为戏剧的典范,将哥特式建筑视为德意志典型,提倡搜集原生的德意志民歌,这一切都促使德国文学完成了从强调普世性的启蒙主义到强调民族特点的“狂飙突进”与浪漫派的范式转换。
1705566733
1705566734 [19] 约翰·格奥尔格·哈曼(Johann Georg Hamann,1730~1788),德国作家、哲学家,一生大多数时间均在故乡柯尼斯堡(Königsberg)度过。他歌颂作为神之创造的语言,鼓励按照“自然”生活与创作,因此常被视为“狂飙突进”运动的思想先驱。
1705566735
1705566736 [20] Zit. n. Vorländer 1962,S. 234.
1705566737
1705566738 [21]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于1781年出版,而赫尔德的四卷本《人类历史哲学随想》第一卷则于1784年出版。他的另一部著作《人类最早的文献》则已在十年之前于1774年付梓。
1705566739
1705566740 [22] Kant,Bd. 12,S. 792.
1705566741
1705566742 [23] Kant,Bd. 12,S. 781.
1705566743
1705566744 [24] Kant,Bd. 12,S. 793. 康德对赫尔德的批判可参见其《评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一文,载于〔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第32~58页。
1705566745
1705566746 [25] 西格弗里特·雷布莱希特·克鲁休斯(Siegfried Leberecht Crusius,1738~1824),德国著名出版商,不仅于1788年出版了席勒的《尼德兰独立史》,更在1800年、1803年分别出版席勒的两卷本《诗集》(Gedichte ),后又在1804年及1805年刊印经席勒再度校订的第二版两卷本《诗集》。
1705566747
1705566748 [26] MA Ⅳ,S. 31.
1705566749
1705566750 [27] MA Ⅳ,S. 35.
1705566751
1705566752 [28] MA Ⅳ,S. 31.
1705566753
1705566754 [29] 修昔底德(约前460~前400),古希腊史学家,其巨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Der Peloponnesische Krieg )以史料翔实、视角中立而被视为历史学的开端之作。
1705566755
1705566756 [30] 詹巴蒂斯塔·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意大利哲学家,其著作《新科学》(Scienza Nuova ,1725)考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被视为历史主义(Historismus)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705566757
1705566758 [31] 皮埃尔·培尔(Pierre Bayle,1647~1706),法国哲学家、怀疑论者,倾向无神论,坚持信仰自由,在其主要著作《历史批判辞典》(Dictionnaire historique et critique ,1697)中为每一个词条附上了正反两面史料与论据,被视为历史研究方法的先行者之一。
1705566759
1705566760 [32] MA Ⅴ,S,303f.
1705566761
1705566762 [33] Herder 1984,Bd. 3,S. 583.
1705566763
1705566764 [34] Kant,Bd. 12,S. 790. 汉译参见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 41页。
1705566765
1705566766 [35] 《世界公民意图下的普遍历史之观念》是康德于1784年发表的论文,汉译参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1~21页。何兆武先生将标题译为《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可能是误将德语“Absicht”(意图)看作“Ansicht”(观点)。
1705566767
1705566768 [36] 卡尔·莱恩哈特·莱因霍尔德(1757~1823),德国哲学家,耶拿大学哲学教授,是德国最早系统性地讲授康德哲学的学者。关于席勒与莱因霍尔德,参见本书第十五章。
1705566769
1705566770 [37] Kant,Bd. 11,S. 38. 语出康德的《世界公民意图下的普遍历史之观念》,汉译参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7页。
1705566771
1705566772 [38] 语出康德的《世界公民意图下的普遍历史之观念》,汉译参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13页。
1705566773
1705566774 [39] Kant,Bd. 11,S. 45. 语出康德的《世界公民意图下的普遍历史之观念》,汉译参见《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第13页。所谓“千年福祉王国学说”(Chiliasmus,从希腊语表示一千的“Chilia”一词而来)是指在基督教中对耶稣基督再度降临并在人世间建立起如天堂般美好的千年王国(Tausendjähriges Reich)的信仰。
1705566775
1705566776 [40] MA Ⅳ,S. 1022.
1705566777
1705566778 [41] 1564年,信奉新教的尼德兰贵族上书西班牙总督玛格丽特·封·帕尔马(Margarethe von Parma,1522~1586),要求取消宗教裁判所并停止迫害新教徒。玛格丽特·封·帕尔马身边的侍从轻蔑地将他们称为一群乞丐。上书者得知后,便提议以“乞丐”(Geusen,荷兰语作geuzen)自称,并改着乞丐常穿的灰布衣。在之后爆发的尼德兰联省反抗西班牙统治的起义中,义军也延续了“乞丐军”的称呼。
[ 上一页 ]  [ :1.705566729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