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638996e+09
1705638996
1705638997 山本五十六死后,古贺峰一海军上将接任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一职。日军当时正准备实施一个庞大的计划以阻挠我军的两栖登陆行动,为了对该计划的实施进行密切监督,古贺峰一决定将其司令部从帕劳群岛迁至棉兰老地区。
1705638998
1705638999 1944年3月31日,古贺及其参谋部主要成员乘坐两架川西造四引擎水上飞机前往新司令部。古贺登上了其中一架飞机,他的参谋长兼副司令福留繁海军中将携带着进攻计划书登上了另一架飞机。
1705639000
1705639001 该地区地处热带,经常是阴云密布,又湿又热。当天也是如此。到了下午,热带黑色雨云不断聚积,天空中电闪雷鸣,只觉白昼如夜,闷得透不过气来。两架日本飞机被闪电击中,坠入海中。
1705639002
1705639003 巴卢村附近的菲律宾游击小分队乘坐几艘黑黝黝的小渔船前去营救。古贺所乘坐的飞机已经消失在汪洋大海之中,副司令福留繁被救了上来,成了游击队的俘虏。对于古贺的失踪,日本政府一直缄口不言。直到寻找古贺的一切希望均化为泡影,日本政府才将此事公布于众。日本得知空难中幸存的日军军官已经成了游击队的俘虏,随之便对宿雾以南地区进行扫荡。这些地区对日军的扫荡行动毫无还手之力。敌人不惜展开血腥的屠杀,妄图通过这种方式夺回日军军官。当地处在一片腥风血雨之中,村庄遭到洗劫,男女老幼惨遭屠戮。库欣见此惨状,便向被俘的日本军官提议:如果日军能停止屠杀平民,他们愿放还俘虏。日军答应了他的条件。库欣这么做的确不合规矩,但毕竟事出有因,而且如此一来许多无辜的平民也可以免遭屠戮。不过古贺已经葬身海底了,日军无论如何也无法让他起死回生。日本联合舰队总司令一职再次出缺。
1705639004
1705639005 海军与我们通力合作,我得以使用潜艇将武器、弹药和医疗用品等运往菲律宾。第一批物资运达之后,美国运来物资援助菲律宾的消息传遍全国,使菲律宾民众信心高涨。他们意识到,美国一直牵挂着他们,美国并没有抛弃他们。
1705639006
1705639007 潜水艇开始时只运输少量物资。后来菲律宾的游击武装得到了正式认可并被纳入我军编制,我可以和菲律宾沿海的游击武装取得联系,增加生活必需品的运输量。运往菲律宾的物资逐渐增多,最后专门执行运输任务的潜艇增加到四艘之多。
1705639008
1705639009 当日军占领菲律宾时,希望的火焰即将熄灭,但菲律宾人民一直忠于美国,进行着英勇不屈的抗争。四十年来美国国旗一直在菲律宾上空飘扬,自由的信念早已深入民心。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指引下,菲律宾人民展开了可歌可泣的抗日活动,书写下英勇悲壮的英雄史诗。
1705639010
1705639011 1943年初秋,运输潜艇带来了几封书信的抄件。其中一封是忏悔神父托马斯写的。托马斯神父是菲律宾基督教领袖,弗莱明·卡莱姆博士给他写了一封信,劝他和日本人合作。托马斯神父于1943年2月20日回信予以拒绝,并对卡莱姆大加抨击。他在信中写道:“……只要我一息尚存,我是绝不会投降的。当前人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更深重的苦难正等着我们。不过请记住使徒圣保罗所说的话:‘和未来的荣光相比,当前的苦难不足为道。’”
1705639012
1705639013 另一封信是达图·马拉里奥·明达兰诺写的。明达兰诺是摩洛族的伊斯兰领袖,当地的日军指挥官竹本上尉曾劝其与日军合作。明达兰诺于1943年7月3日写信进行了回复,他在信中对日军大肆抨击:“你再次强调,日军来菲律宾是满怀亲善之意。……当你们踏上菲律宾的土地,你们对当地无辜平民大加屠戮,让无辜的村庄城镇沦为焦土。……我不仅要誓死保卫我们这片地区,还要不断袭扰日本军队。只要遇上日军,我们定要狠狠地打,直打得你们龟缩在军营的散兵坑中不敢冒头。……”
1705639014
1705639015 这样的信件正是菲律宾人民英勇与忠诚的又一明证。当时这两份爱国志士的书信在菲律宾广为流传,也让我心中充满了自豪,使我坚信菲律宾的解放事业必定会成功。这些信件体现了无与伦比的爱国热情,同时也让我明白:当我军踏上菲律宾土地之时,我们可以获得何种程度的敌后支援。
1705639016
1705639017 自从1942年3月我撤出科雷希多以来,收复菲律宾群岛一直是我的主要作战目标,我一直认为菲律宾在日占岛屿中的地位十分关键,因此收复菲律宾也成了西南太平洋战区作战计划的终极目标。日本的军事记录显示,日军同样将菲律宾作为他们全面战略计划的重中之重。日本军事记录写道:“对于日军南部作战区而言,菲律宾是所谓‘南圈’的东翼,……如果我军丢失了菲律宾群岛,日本与南部占领区的交通线将会受到严重威胁,我军的补给和增援工作也会受到严重阻碍。一旦菲律宾落入敌人手中,敌人定会将其打造成进攻日本的军事基地。……”
1705639018
1705639019 随着盟军部队沿着新几内亚向西推进,穿越中太平洋,各国决策者和军事战略专家在如何击败日本这一问题上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不过我一直坚持自己的计划:沿着新几内亚菲律宾轴线向前推进,从莫尔斯比港出发,直指马尼拉。根据这一计划,陆海空三军一起推进,三军之间通力合作,相互支援,沿着同一轴线共同作战,其作战目的是孤立沿途的日军据点。切断日军生命线后,我们可以从容不迫地对其实施打击,或者任由饥饿慢慢击垮他们,迫使他们投降。我所选择的是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哈尔马赫拉菲律宾路线,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是因为我方岸基空军能为进攻的每一步提供充足的保护,同时岸基空军力量还可逐步向前推进,扩大作战范围。我麾下的军队已经从莫尔斯比港和米尔恩湾推进至布纳和莱城,行经维蒂亚兹海峡推进至阿德默勒尔蒂群岛,再推进至霍兰迪亚和鸟头半岛。最后全部兵力再前进至最后一块战略跳板——莫罗泰。在上述行动中,我一直秉承基本作战计划的原则:在实施重大两栖登陆行动时,确保制海权和制空权为我方所掌控,同时充分利用岸基空军,充分发挥其与生俱来的战术优势。
1705639020
1705639021 我的计划代号为“雷诺”。该计划的制定基于以下事实:日本通过海上交通南下,在荷属印度、马来亚和印度支那等地掠夺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和石油,而菲律宾正好位于日本主要交通线上。因此,菲律宾是西南太平洋战区最关键的战略目标。只要控制了菲律宾群岛的空军和海军基地,就等于掌握了日本工业生产的主动脉。如果将这根动脉切断,日本的资源就会很快枯竭。日军的战斗力也将大大减弱,难以抵挡盟军前进的步伐,其主要军事基地也将一击即溃。该计划的战术目标是攻占棉兰老。我军从新几内亚西端向前推进,中太平洋部队横穿太平洋,为我军侧翼提供保护。
1705639022
1705639023 按照“雷诺”计划,我军可以从离目标地最近的基地出发,向敌军防御最薄弱之处推进,对敌军防线实施有效渗透。在推进行动中将实现海运与空运相结合,由岸基空军力量提供全力支持,并在太平洋开阔海域辅以舰队展开行动。对敌军环形防御阵线进行渗透,避开敌方重兵把守的地区。这些敌占区消耗巨大,最终将独木难支,到时我军便可以极小的损失为代价,对上述区域进行扫荡。
1705639024
1705639025 除了“雷诺”计划之外,还有一些别的提议,不过我的计划最终为大家所接受。按照计划,我军将于11月15日在棉兰老南部进行集结,并于12月20日进驻莱特湾。现在“雷诺行动”已经更名为“火枪手二号行动”,其主要目标是“迅速夺取吕宋中部地区,摧毁敌军主要驻军,组织领导该地区的抗日力量,提供后勤支援”。该计划还要求美国舰队提供全力支持,巩固菲律宾东海岸的立足点,同时为我军向中吕宋推进提供支援。
1705639026
1705639027 为此,哈尔西上将麾下的第三舰队的航母舰载机于9月9日至10日对棉兰老地区实施轰炸。舰载机在轰炸过程中几乎没有遇到敌军飞机的阻挠,而且敌军的防空力量极其薄弱。经过一番调查,哈尔西发现我军部署在西南太平洋战区的轰炸机曾在新几内亚以外展开作战行动,使敌军的空军设施遭到严重损害。
1705639028
1705639029 9月12日至13日,第三舰队的航母特混舰队对米沙鄢发动攻击,使敌军飞机和地面设施遭受了重大损失。此次敌军的抵抗依然软弱无力。显而易见,一度耀武扬威的日本空军主力在新几内亚的消耗战中遭到沉重的打击,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1705639030
1705639031 哈尔西上将建议立即攻取莱特。当时罗斯福总统和丘吉尔首相即将在魁北克举行会晤,当哈尔西通过电报提出这一建议时,几乎所有美国政府的战略机构已经迁往魁北克,为即将到来的会议作准备。哈尔西就变更进攻时间一事征询了我的意见。我马上电告哈尔西,说我赞成他的提议。尔后我们向远在魁北克的战略机构进行电询。九十分钟后,我们的提议得以通过,攻打莱特的时间提前两个月。
1705639032
1705639033 这的确是十分大胆的提议。当时我军尚未在棉兰老实施两栖登陆,如果贸然在莱特湾展开行动,必然会面临各种艰难险阻。此次行动的目标区域已经超出盟军战斗机掩护范围五百英里之多,且该区域处于菲律宾日军机场网络正中心。但如果我军在莱特湾成功登陆,收复整个菲律宾便指日可待。毫无疑问,日军定会拼尽全力死守菲律宾群岛。尽管日军现在兵力损耗过大,不敢贸然使用海军,但为了保住菲律宾,日军极有可能孤注一掷,拼死一搏。日军有可能通过海上交通运输补给和实施增援,加固菲律宾的据点。而盟军在周边地区没有空军基地,只得依靠舰载机阻挠敌军的补给及增援行动。和霍兰迪亚战役一样,西南太平洋部队要推进到岸基战斗机的掩护范围之外,在进攻期间只能倚仗舰载机为其提供保护。我军即使能成功登陆,此役的成败还要看盟军海军能否阻止敌人在莱特和邻近的萨马岛部署优势兵力,能否阻止敌方舰只对登陆滩头发动攻击。
1705639034
1705639035 我们经过仔细研究,选定了莱特湾的登陆滩头以及向内陆推进的路线。莱特湾东北沿岸平原被选为此次行动的最佳登陆地点。如果我军能夺取杜拉格至圣何塞之间长约十八英里的地带,就能尽早夺取至关重要的塔克洛班机场,杜拉格正在建设中的机场系统也将落入我军手中,为我所用。如此一来我军便可控制兵家必争之地——圣胡安尼克海峡,同时还能使南边的帕纳翁海峡处于我方攻击范围之内。有情报显示,尽管敌军沿着内陆道路加固工事,滩头地区并未部署重兵把守。
1705639036
1705639037 对于此次战役,我并没有盲目乐观。我明白这即将成为太平洋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役。此次战役的成败决定了菲律宾的命运,也决定了对日战争的未来。我把莱特看成锤击敌军的铁砧,我们挥舞着战争的锤子不断敲击,把菲律宾中部的敌军打到投降为止。菲律宾中部一旦落入我军手中,便可成为夺取吕宋的跳板,进而展开针对日本本土的最后攻势。当前我军已经掌握了主动权,战争已经进入决定性阶段。只要我军能在这场战役中击败日军,日本帝国的败局便无法扭转,而几个世纪以来日军战无不胜的神话也将化作泡影。
1705639038
1705639039 攻占莱特的地面作战行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展开小规模先遣登陆行动,夺取莱特湾入口的小岛屿。第二阶段:在杜拉格至塔克洛班之间展开大规模两栖作战,占领该地区的简易机场;从莱特山谷向前推进,打通圣胡安尼克海峡和帕纳翁海峡。第三阶段:展开陆上作战及对岸作战,攻占莱特全域并夺取萨马岛南部。第四阶段:攻占萨马岛全域,使部署在米沙鄢的敌军无力再战。
1705639040
1705639041 10月16日,我离开霍兰迪亚,登上我的旗舰“纳什维尔号”。在我周围停泊着史上最庞大的舰群。这支庞大的舰队共包含七百多艘船只:美国发挥自己的重建力量,生产出一艘艘新的战列舰,以替代沉入珍珠港海底的舰只;许多逃过珍珠港一劫的老舰船也在队列之中;航母、巡洋舰和驱逐舰排成浩浩荡荡的阵势;此外还有近三年研制出来的新型运输舰和登陆艇。这支舰队共搭载着十七万四千名优秀的美国军人,他们都是久经沙场、无可匹敌的战士。我方登陆兵力尽管只有菲律宾群岛日本守军的一半,但我们力量集中,而敌军的兵力却分散在各处。我决定通过调动兵力展开奇袭,让我方在实际作战中占尽优势,然后将敌军各个击破。
1705639042
1705639043 接下来两天的情景即使是当时在场的人也难以描绘。前后左右,目光所及之处皆是舰船。它们沿着之字形规避线路航行,时而露出侧舷,时而现出船尾,在广阔的大海中劈波斩浪。
1705639044
1705639045 我们到达莱特湾时正值午夜。这是一个没有月光的黑夜,脚下是漆黑的海水,头顶是如墨的夜空,上下一片昏黑,仿佛给我们披上一件隐形斗篷。我们的舰队停止前行,等待黎明时分再驶入莱特湾。第一阶段的计划已经在毫无阻碍的情况下大功告成。不时有一叶幽灵似的小舟悄悄从我们船边溜过,我们还没来得及看清小船的轮廓,它便悄然隐入黑暗之中。我知道,每条舰船上都有士兵凭栏远眺,在甲板上踱来踱去。他们紧张不安地凝望着黑夜,等待着黎明的降临,暗自思索着明天的命运。此时此刻,无论是海军上将还是水手,无论是将军还是列兵,所有人的感受都大同小异。每艘舰船的军官室里都有一群军官围着作战地图,步兵们反复检查自己的步枪,船员们检查船上的用具,还有人抓紧最后一刻写信,担负特殊任务的人们把计划再温习一遍。分摊到每个士兵身上的补给和武器有几吨之重,此外还配备了卡车和各种车辆。准备进行登陆作战的士兵人均弹药量超过一吨。
[ 上一页 ]  [ :1.70563899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