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15535e+09
1705715535 (十二)逋逃
1705715536
1705715537 八月初六(9月21日)那天,先生正访谭复生,对于各事有所计划的时候,忽闻政变和抄捕南海馆的消息,当日晚就避往日本公使馆。先生在《戊戌政变记·谭嗣同传》里记与谭氏分手前后情形说:
1705715538
1705715539 “时余方访君寓,对坐榻上,有所擘画,而抄捕南海馆(康先生所居也)之报忽至,旋闻垂帘之谕。君从容语余曰:‘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虽然,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足下试入日本使馆谒伊藤氏,请致电上海领事而救先生焉。余是夕宿于日本使馆。君竟日不出门,以待捕者,捕者既不至,则于其明日入日本使馆与余相见,劝余东游,且携所著书及诗文辞稿本数册,家书一箧托焉。曰: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与一抱而别。”(《戊戌政变记》)
1705715540
1705715541 八月十日,谭嗣同作两“绝命书”,一遗康有为,一遗梁启超。其遗梁书是:
1705715542
1705715543 “八月六日之祸,天地反覆,呜呼痛哉!我圣上之命,悬于太后贼臣之手。嗣同死矣!嗣同之事毕矣!天下之大,臣民之众,宁无一二忠臣义士,伤心君父,痛念神州,出而为平、勃、敬业之义举乎?果尔,则中国之人心真已死尽。强邻分割,即在目前,嗣同不恨先众人而死,而恨后嗣同而死者之虚生也。啮血书此,告我中国臣民,同兴义愤,剪除国贼,保全我圣上。嗣同生不能报国,死而为厉鬼,为海内义师之助。卓如未死,以此书付之,卓如其必不负嗣同、负皇上也。八月十日,嗣同狱中绝笔。”(转引自汤志钧《戊戌变法人物传稿》上册第三十七页)
1705715544
1705715545 先生之逃于日本,曾得到日本驻华代理公使林权助的庇护,并由他设法逃往日本。林在《我的七十年》一书中详细记载了这一过程:
1705715546
1705715547 “梁启超跑到公使馆来,说一定要会见我,这时正是午后二时。我和伊藤公[41]吃完饭正在谈话,无论怎样,让梁到另室会面。一见,他的颜色苍白,漂浮着悲壮之气。不能不看出事态之非常。
1705715548
1705715549 梁直截地说:请给我纸。马上自己写出下面的文句:
1705715550
1705715551 ‘仆三日内即须赴市曹就死,愿有两事奉托。
1705715552
1705715553 君若犹念兄弟之国,不忘旧交,许其一言。’
1705715554
1705715555 ……
1705715556
1705715557 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等志士,都被逮捕。其首领是康有为,想也快要被捕杀头!皇帝不用说已被幽闭。
1705715558
1705715559 西太后一派为袁世凯和军机大臣荣禄。如果我也被捕,最迟在三天内也将被杀。我的生命早就准备献给祖国,毫无可惜。请解皇帝之幽闭,使玉体安全,并救康有为氏。所说奉托之事,只此二端。
1705715560
1705715561 我决断地说:‘可以。君说的二事,我的确承担。’我又说:‘你为什么要去死呢?试好好想一想,如果心意改变,什么时候都好到我的地方来。我救你啊!’
1705715562
1705715563 梁听了我的话,暗暗落泪,同时仓皇而去……到了夜晚,公使馆门口骚闹着。我正在奇怪的一刹那,梁飞快地跑了进来,那么这个问题便搁在我们身上了。我无论如何,把梁放进一个屋子里。没有办法,所以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告诉伊藤公,伊藤公说:
1705715564
1705715565 ‘这是做了件好事。救他吧!而且让他逃到日本去吧!到了日本,我帮助他。梁这个青年对于中国是珍贵的灵魂啊!’
1705715566
1705715567 当时门房报告,门前不安。好象是捕手觉着康[42]或是谁逃进公使馆似的。所以决定在麻烦还没发生前,急速让梁出发。
1705715568
1705715569 把梁交给恰巧从天津来正逗留中的郑领事[43],让二人都化装打猎的样子。扮好了真像打猎的模样,打发他们走,但是不幸在天津车站月台上行走的时候,好象被梁的友人发现了似的。据说他们赶快隐藏到人多的地方去,但还是因被友人看见作了报告,捕手的手下人追跟着梁。二人马上跳进帆船,夜十二时下白河逃向塘沽。那里的上流有日本的军舰碇泊着,捕手乘小蒸汽船,又追了来。而且据说,就向河的下流有日本商船的方面下驶,并在这船的舷侧等待着。但二人乘搭的帆船,则走近在河上流的日本军舰,摇手帕作信号。
1705715570
1705715571 我预先想到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先由北京给那军舰打电报:‘如有这样这样的男子二人去,请立即收容,送到日本。’因此,舰长心里常想着:‘来了吧!来了吧!’所以看见白手帕的信号,便很快放下小船,〈把人〉拉上了本舰。然后就给我把梁带回日本去了!
1705715572
1705715573 康有为巧妙地突破非常线,为英国方面所救,逃出天津,搭乘英国军舰,逃到上海。因为日本救了梁,英国方面不想输给日本,所以才努力救康吧!以后不久,康在上海呆不住了,求助于梁,亡命到日本来。
1705715574
1705715575 梁来日本,伊藤公是要帮忙,然而不久大隈君[44]把这帮助的麻烦自愿地承担了!伊藤公在这种时候态度爽快,所以大隈君对梁和康两人都帮助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第五七一——五七三页〕
1705715576
1705715577 先生在日本公使馆居住不久,便由日人设法营救避地日本,冯自由在他的《中华民国开国前革命史》里记这件事说:
1705715578
1705715579 “宫崎、平山既到上海,乃分道而行,平山向北京,宫崎向香港。……未几戊戌政变事起,康有为自北京遁香港,梁启超逃入日本公使馆。平山闻讯,乃使梁乔装日人,偕同志山田良政、小村俊三郎、野口多内等挈之出险,同至天津,投日轮东渡,抵日本。五日,宫崎亦偕康有为从香港来。于是康、梁师徒皆赖日人之力,得免于难。”(任师出亡日本,得日本驻我国使馆之力,其事有日本人林权助者著有一书,述其生平事迹中有一段记此事甚详,孙彼尔时在使馆即受命接洽救援之人也。——贾毅安注,民国三十七年七月。)
1705715580
1705715581 日人营救先生的事,系承日本政府的命令,《任公大事记》记他在日本请救于总理大隈重信的事说:
1705715582
1705715583 “初十,我即入东京谒总理大隈重信,请其营救卓如及六君子等(尚有一人同行),大隈云:‘此事可往见外交部大臣鸠山和夫磋商’我即往矣。据云:六君子甚难营救,惟卓如我已有营救之法,其情形一星期内总可发表,事关外交,不能不守秘密也,一星期后,卓如果乘大岛舰到日,与王照一人,日本进步党出资赁屋招待。”
1705715584
[ 上一页 ]  [ :1.705715535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