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5753636e+09
1705753636
1705753637 他长得很端正,两眼炯炯有神,常常紧闭着嘴巴,不多说话,走路时身体挺直,浑身上下却透露出一个亲王的气度。
1705753638
1705753639 然而,一切只是表象。
1705753640
1705753641 真实的答案在溥仪的弟弟溥杰的回忆里:
1705753642
1705753643 我父亲(载沣)谦抑退让的作风,好逸畏事的性格,大抵与祖父(奕譞)相似,而对于待人接物的深谋远虑,却远不及祖父。
1705753644
1705753645 在家,载沣的威信甚至不如其妻瓜尔佳氏。
1705753646
1705753647 一次,瓜尔佳氏离府外出,当值的下人闲散了一整天,连各个房间的窗户都没开过。即便如此,载沣也只有无奈地大喊一声:“我还在府哪,上窗户!”
1705753648
1705753649 同时,他害怕应酬交际,客人待到再晚,家里也不留饭。一次,一位贝勒夫人对瓜尔佳氏说:“听说您家的西餐做得很好,既然不留我吃饭,能不能改日送两样给我尝尝?”
1705753650
1705753651 瓜尔佳氏苦笑之余,只好把菜送到对方家里。
1705753652
1705753653 溥仪也清楚地记得,载沣一遇大事,不是唉声叹气就是原地转圈,结结巴巴地对他道:“皇上,这、这、这也得慢慢商议。”
1705753654
1705753655 在外,载沣更是优柔寡断,不敢自专。
1705753656
1705753657 一日,东三省总督锡良就日俄同时陈兵在边之事急报中枢,觐见载沣。谁知,召对时“只有寻常慰劳,无他语”。
1705753658
1705753659 锡良再次陈情,载沣索性来了一句:“汝痰疾尚未好吗?”
1705753660
1705753661 不久,出国考察的邮传部侍郎汪大燮自东瀛归来,上奏密陈日本的小动作,折子却被留中不发。
1705753662
1705753663 再三启奏,终于得以面见载沣。痛说利害后,载沣默然无声,旋即取出一只怀表,道:“已经十点了。”
1705753664
1705753665 遂端茶送客……
1705753666
1705753667 一切为了倒袁
1705753668
1705753669 懦弱的载沣甚至连同样庸碌的隆裕都对付不了,被时人讥笑为“内惧福晋,外畏隆裕”。
1705753670
1705753671 隆裕当上太后,第一件事便是在紫禁城修“水晶宫”,以为娱乐之所,而正在兴建新军的清廷财政已然吃紧,载沣却根本无力阻挠其败家之举。
1705753672
1705753673 当然,要说一点手腕都没有,也不客观。
1705753674
1705753675 镇国公载泽因贪赃被参,载沣传见时,以折示之。
1705753676
1705753677 证据确凿,载泽清楚无法隐匿,遂一一承认,静候处罚。谁知,载沣竟收起折子,淡然道:“既然确有此事,就不必交查了吧。”
1705753678
1705753679 赤裸裸的包庇,为他赢得了一个甘愿效力的奴才。
1705753680
1705753681 宣统二年(1910),举国上下力言解除党禁。载沣为了树立开明的形象,意欲解禁,使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和梁启超回国。
1705753682
1705753683 结果,隆裕顶着凤冠,急如星火地找到载沣,阻挠道:“非此二人,先帝何至十年受苦?”
1705753684
1705753685 摄政王的权力运作只好再次搁浅。
[ 上一页 ]  [ :1.705753636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