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5915941
1705915942
惜哉数子琢肝肾,凿破醇古趋嚣嚚!
1705915943
1705915944
书史不是养生物,雕镵例少牢强身。
1705915945
1705915946
我今日饮婆娑尚不乐,嗟尔皓首虫鱼人!
1705915947
1705915948
(《丙午初冬寓居报国寺赋诗五首》——《诗集》卷三)
1705915949
1705915950
俗儒阁阁蛙乱鸣,亭林老子初金声。
1705915951
1705915952
昌平山水委灰烬,可怜孤臣泪纵横!
1705915953
1705915954
东西南北辙迹遍,断柯缺斧终无成。
1705915955
1705915956
独有文书巨眼在,北斗丽天万古明。
1705915957
1705915958
声音上溯三皇始,地志欲掩四子名。
1705915959
1705915960
丈夫立言要须尔,击瓮拊缶乌足鸣?
1705915961
1705915962
嗟余孱退昏庸百不力,付与四海刘传莹。
1705915963
1705915964
(同上)
1705915965
1705915966
精神
1705915967
1705915968
西方有一谚语:“健全之精神,寓于健全之身体。”对于曾公此阶段的身体状况,我们已有大概了解,则其精神状态如何,自然不言而喻。其中一点最值得我们注意,即曾公患病时,若病情不十分严重,则仍旧坚持写诗、读书。其好学不倦之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做学问时,若欲做到持之以恒,时刻追随先哲脚步,必须以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前提。而曾公此阶段中,就其精神而言,虽然亦有颓废之时,但仍以奋发之时居多。在此摘录曾公《日记》中数段话,以见一斑。
1705915969
1705915970
“忆自辛卯年改号涤生。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改号至今九年,而不学如故,岂不可叹!余今年已三十,资禀顽钝,精神亏损,此后岂复能有所成?但求勤俭有恒,无纵逸欲以丧先人元气;因知勉行,期有寸得,以无失词臣礼面;日日自苦,不至佚而生淫。如种树然,斧斤纵寻之后,无使牛羊又从而牧之;如爇灯然,膏油欲尽之时,无使微风乘之;庶几稍稍培养精神,不至自速死。诚能日日用功有常,则可以保身体,可以自立,可以仰事俯畜,可以惜福,不使祖宗积累自我一人享用而尽,可以无愧词臣,尚能以文章报国。”(庚子十月)
1705915971
1705915972
“三十年为一世。吾生以辛未十月十一日,今一世矣!聪明日减,学业无成,可胜慨哉!语不云乎‘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自今以始,吾其不得自逸矣!”(辛丑十月)
1705915973
1705915974
“座右为联语以自箴云:‘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辛亥七月)
1705915975
1705915976
“除却进德修业,乃是一无所恃,所谓把截四路头也!若不日日向上,则人非鬼责,身败名裂,不旋踵而至矣!可不畏哉!”(辛亥八月)
1705915977
1705915978
至于运用精神之道,曾公此时亦有提及,比如:“精神要常令有余于事,则气充而心不散漫。”(《日记》)(壬寅正月)
1705915979
1705915980
经济状况
1705915981
1705915982
曾公自从进入翰林院之后,经济状况比早年时期已稍显宽裕。然而,道光二十三年以前,曾公依然生活清苦。直至四川差事结束之后,方才有钱款可以寄往家中,并接济族人与姻亲。关于此事,《年谱》中有所记载:“公居京师四年矣。官况清苦,力行节俭。……四川差竣,得俸千金,寄家,为馈遗族姻之用。”(《年谱》卷一)
1705915983
1705915984
翰林院生活,本来就十分清苦,若不能外放,则收入甚微,所以曾公任职于翰林院时,往往入不敷出。不仅自道光二十年至道光二十三年时如此,即使自道光二十三年至道光二十七年,亦是如此。道光二十七年以后,升任侍郎,俸银较多,经济状况方才稍为宽裕,所以每年皆有余钱寄往家中。对于此事,《年谱》中亦有记载:“公官京师十年,俸薄不给于用,取资称贷。及官侍郎,每岁以其所得俸银数十两,为高堂甘旨之奉,兼以周族戚之贫者。”(《年谱》卷一)
1705915985
1705915986
道光二十七年,曾公被提拔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至于当时俸银数目,《年谱》中并未提及。查阅《曾公家书》后,得知“每年俸银三百两,饭银一百两”(见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曾公致弟函——《家书》卷三)。我们由此可对曾公当时的经济状况有一大致了解。
1705915987
1705915988
除俸银之外,曾公是否有其他收入?据《家书》所云,最初“别无生计”(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初七日《家书》卷一),后来于道光二十一年“六月接管会馆公项,每月收房租大钱十五千文”,此款项由曾公支配,但要于“交卸时算出,不算利钱”(见道光二十一年十月十九日《家书》)。此外,每年冬季,“外间或有炭资之赠”(见《家书》卷一——道光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而且,当门生来拜见时,亦可略微收取礼金。比如,道光二十七年曾公被“派教习总裁,门生来者多,共收贽敬二百余金”(见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家书》)。
1705915989
1705915990
政治生活
[
上一页 ]
[ :1.705915941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