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166983e+09
1706166983
1706166984 让宋美龄引以为傲并得到其夫果断支持的“新生活运动”充其量不过是蓝衣社的一个公开延伸,一种把儿童团、基督教青年会和外国教会社团纳入蒋介石的全国军事化之下的举措。截至1936年,由于蓝衣社成员狂热凶残,胡乱杀人,给“新生活运动”蒙上了恶名。当年的《文摘》杂志如此写道:“最有可能带来混乱的是蒋介石‘蓝衣社’中的那些恐怖分子,他们以平民身份行排外之事,通过爆炸、刀杀和枪击等方式胡乱杀人。这个一度对蒋介石有用、现在已经失去控制的组织变成了一个弗兰肯斯坦[8]式的怪物。”
1706166985
1706166986 陈氏兄弟把持的中统对邓演达进行严刑拷打,最终将其绞死之时,备感震惊的并不只有庆龄一个人。
1706166987
1706166988 支持蒋介石时间最久也最坚定的一个人此时已经忍无可忍。他就是北京大学前校长、光复会的右派领袖蔡元培。直到邓演达被害之前,他还一直效忠于蒋介石及其他青帮首领们,还曾为蒋介石和宋美龄宣读过婚书。作为回报,蔡元培被任命为南京国民政府五院之一的监察院院长。他还担任过教育部部长一职,负责重组全国的大学教育体制。但是,看到这个新政权的所作所为,蔡元培开始产生怀疑,觉得自己正在帮忙产下一个怪胎。他看到侵犯人权的事件到处都在发生。
1706166989
1706166990 跟许多其他右派分子不同的是,蔡元培是一个造诣颇深的学者,又是一位人道主义者,想把他长期蒙在鼓里是不可能的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良心自省之后,他辞去了政府中的主要职务,组建了中央研究院,一所进行高级学术研究工作的顶级机构。蔡元培还公开跟庆龄站在一起反对蒋介石,并与她一起建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蒋介石把任何一位与他作对的人都归为共产党,该同盟的主要目的就是同蒋介石的这种阴险毒辣的活动作斗争。由于当时人们普遍害怕“赤色分子”,蒋介石这样做就可以在“理智而又正直的那些人”的赞许声中,随心所欲地逮捕、监禁、拷打、“清洗”或者处死任何人。
1706166991
1706166992 该同盟最初策划了很多行动,其中之一就是解救中国共产党前领导人陈独秀。陈独秀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可怜书生,曾担任过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不过,该同盟的行动没有取得成功。
1706166993
1706166994 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还不到一年的时候,中央研究院中的一位与蔡元培最亲密的同事杨铨被蓝衣社的人暗杀。杨铨是一位工程师,曾在康奈尔大学上过学,政治上非常活跃。杨铨与蒋介石和杜月笙等人都很熟悉,知道南京政权运作的内幕情况,说话又是口无遮拦,因此无形中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1933年,杨铨很显然是发现了蒋介石和国防部部长何应钦不愿意阻止日本人入侵满洲里、热河,并越过长城入关的个中缘由,这给企图谋杀杨铨的人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得知杨铨被害的消息,蔡元培震惊不已。他辞去了在政府保留的全部职务,并发表公开讲话表示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厌恶之情,宣告彻底退出政界。
1706166995
1706166996 蒋介石对5位追随文坛领袖鲁迅的中国一流作家加以残害,标志着其政权已经走上了极端。鲁迅个子不高,皮肤黝黑,神情和蔼,对国民的悲惨生活怀着深深的同情。他最著名的小说是《阿Q正传》。小说描写了一个目不识丁的苦力因为不理解1911年的辛亥革命,继续过着屈辱的生活,但他总能为自己的各种失败找到理由。最后,他因一项自己并没有触犯的罪名而被判死刑,在赶赴刑场的路上,他依然兴高采烈地唱着一句京剧里的著名唱词:“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个故事意在讽刺个人和国家的堕落,而这种堕落正是那些用不切实际的幻想来麻痹大众的权力造成的。鲁迅通过这篇小说传达的信息是,只有农民自己觉醒,摆脱麻木不仁的状态,并参与到革命当中,中国才能复兴。他认为:“共和国建立之前,我们是奴隶。成立之后,我们成了前奴隶的奴隶。”
1706166997
1706166998 曾经有这么一张照片,庆龄双手交叉坐在中间,她身边坐着的则是萧伯纳、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蔡元培、哈罗德·伊萨克斯、林语堂和鲁迅。照片中的所有人都面带笑容,只有鲁迅除外。鲁迅当年50岁,因患有肺结核而日渐消瘦。1936年,也即这张照片拍摄的三年后,鲁迅因肺结核去世。萧伯纳当时已近耄耋之年,正在上海做短期访问。庆龄和其他几位跟他谈了将近一天的时间,试图让这位老剧作家注意一下蒋介石的暴行,但当时的萧伯纳脑筋已经有一些糊涂,无法从政治的深度考虑这些事情。
1706166999
1706167000 多年以来,鲁迅一直在不停地批评南京国民政府,为了防止被捕,他总是居无定所。不过,他虽然跟中共的很多领导人都交好,但并没有加入共产党。他和庆龄两人惺惺相惜,长期置身事外,没有参与共产党的任何活动。
1706167001
1706167002 蒋介石终于对庆龄和鲁迅及围绕在他身边的作家圈子忍无可忍。当时以鲁迅为首形成了一个称为“‘左’翼作家联盟”的阵营,蒋介石命令秘密警察抓捕这些作家。鲁迅最终逃脱了抓捕,但包括中国最知名的女性作家冯铿在内的5位[9]“左联”领导人却被捕入狱,后被枪杀。
1706167003
1706167004 庆龄悲愤地说道:“这就是我们的委员长,他竟然把我们最优秀的青年活生生地埋掉。很显然,他还没有学到《圣经·哥林多前书》和《哥林多后书》那部分的内容。”
1706167005
1706167006 [1]译文摘自陈丕士《中国召唤我》第106页。——编者注
1706167007
1706167008 [2]卡巴莱是一种歌厅式音乐剧,在欧洲十分盛行。——译者注
1706167009
1706167010 [3]托尔克马达(Torquemada,1420—1498),西班牙第一位宗教裁判所大法官,被称为“中世纪最残暴的教会屠夫”。——译者注
1706167011
1706167012 [4]译文摘自《与戴传贤谈话笔记》。——编者注
1706167013
1706167014 [5]此处指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译者注
1706167015
1706167016 [6]蓝衣社,全称“中华复兴社”,简称“复兴社”,是以黄埔系精英军人为核心组成的一个带有情报性质的团体。强调“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推行对领袖蒋介石的个人崇拜,强化蒋介石嫡系对军队军官的思想控制。——译者注
1706167017
1706167018 [7]中央调查统计局,全称“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译者注
1706167019
1706167020 [8]弗兰肯斯坦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在1818年创作的小说《弗兰肯斯坦》中的主人公,他创造了一个怪物,后来被这个怪物所害。——译者注
1706167021
1706167022 [9]为柔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这5位“左”翼革命作家,于1931年2月在上海龙华被秘密枪杀。
1706167023
1706167024
1706167025
1706167026
1706167027 宋氏家族:一场历史的“华丽悲剧” [:1706163605]
1706167028 宋氏家族:一场历史的“华丽悲剧” 第十三章 财政乱局
1706167029
1706167030 宋子文答应加入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时,心中充满了美好的愿景。尽管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但他相信自己能为中国的经济出一份力。之前为了出钱支持蒋介石建立南京独裁政权,国民党从上海的商人们手中敲诈勒索了数百万元,现在子文急着想拨乱反正,改变现状——他准备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合法的税收体制,为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想法,并且从理论上讲,作为财政部部长的他也有权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
1706167031
1706167032 不过他这么做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他做的每件事都会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他创建了一个非常有诱惑力的债券市场,让投资者们感到购买政府的债券比任何其他的投资方式都划算,这是好的一面。不过如此一来,资金储备就流出了嗷嗷待哺的中国民族工业,这是不好的一面。银行和证券交易所都拿出大量资金购买宋子文发行的债券,中国投资者逐渐把子文当成了他们的“诺克斯堡”[1],这些债券的安全度仅以他的信誉为保障。这些都是好的方面,他在内心里对此也很满意。然而,这一政策带来的问题是,每次子文与蒋介石吵架之后,债券市场立即就会发生波动。子文把中国的资本家们拉到一条阵线上,一起来支持南京国民政府,这件事办得如此彻底,以致破坏了这些人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的现实,使他们成了独裁政权的奴隶。他的姐夫孔祥熙最终取代他担任财政部部长后,所有的财政限制措施都被取消,宋子文苦心建立起来的财政运行机制毁于一旦。
[ 上一页 ]  [ :1.706166983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