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37224
盛天民:其实背后就是苏联,名义上是商人匝开莫,相当于今天的法人代表。那时候各个国家的新闻社都在上海有分社,像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用的大多是通外文的中国人。我记得1949年前草婴在塔斯社工资蛮高的,像今天白领一样。
1706237225
1706237226
问:怎么还有电台?
1706237227
1706237228
草婴:塔斯社办了好几样,一份中文刊物叫《时代》、一张英文报纸叫《每日战讯》,有人开玩笑叫它“淡来黄牛丝”(Daily War News谐音),还有一个就是“呼声电台”。我记得有一位苏联的女广播员,可以对着英文稿直接念出俄文来。负责音乐节目的是一个中国人,叫李德伦,年纪很轻,每天早上看到他咬着大饼油条来上班,一边吃,一边拿唱片出来放。1949年后,他去苏联学了指挥,后来做到中央交响乐团团长。
1706237229
1706237230
盛天民:草婴翻译好的稿子就拿给桂碧清去读,她是王元化的姐姐,在电台当播音员,是草婴介绍给姜椿芳的。
1706237231
1706237232
问:那时候也跟傅雷先生打过交道吧?
1706237233
1706237234
草婴:主要是姜椿芳,叫我到傅雷家拿稿子。
1706237235
1706237236
盛天民:那时候国民党是封锁战争消息的,只报胜仗不报败仗,所以要“偷听敌台”才能知道比较全面的情况。傅雷是通法语的,他听法国通讯社的短波广播,记下来,然后译成中文。姜椿芳先生请傅雷翻译,他答应了,草婴就常常去石门路巴黎新村傅雷先生家里拿翻译稿。傅雷比他大15岁,大概没有什么深谈,印象就是人很和气。
1706237237
1706237238
姜椿芳先生当时是地下党负责人,发展了很多党员,像满涛、张可,他是先认识张可然后才认识王元化的。那个时候草婴大概18岁,经人介绍认识了姜椿芳——他早年在哈尔滨学俄文的,水平很高。上海那时候没几个人懂俄文,姜椿芳就看中草婴,让他帮忙翻译。草婴的第一部译作就发在时代社办的《苏联文艺》上,是普拉东诺夫的短篇小说《老人》。
1706237239
1706237240
反胡风时,满涛成为批斗对象,“反右”时,傅雷被戴上“右派”帽子。有关部门请草婴写批判文章,草婴一个字也不写,他说:“我不能昧着良心批判他们呀。”
1706237241
1706237242
90年代初,草婴讲,知识分子要有五样东西:良心、头脑、眼光、脊梁、胆识。
1706237243
1706237244
“人活着,不能说违心话,做违心事;不论什么事,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判断,不能弯腰曲背,随风摇摆。”
1706237245
1706237246
从40年代到50年代,在“以苏为师”的大背景下,草婴翻译过大量介绍苏联国家制度、企业中的党管理、婚姻家庭、儿童教育的著作,以及俄语文法读物,他的翻译功力已现峥嵘。同时,他继续向中国读者引介文艺作品,像理定的《清风》,巴夫连科的《母亲》《幸福》,波列伏依的《胜利》,乔治·古里亚的《复仇者》,班台莱耶夫的《诺言》《翘尾巴的火鸡》,不少篇目入选当时的中学语文课本。
1706237247
1706237248
1706237249
1706237250
1706237251
20世纪80年代草婴在厦门大学讲课
1706237252
1706237253
1955年,草婴翻译的《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尼古拉耶娃等著)发表后,当时担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读了这篇小说,号召全国青年团员向女主人公娜斯嘉学习“关心人民疾苦,反对官僚主义”。一年后,王蒙发表了《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
1706237254
1706237255
草婴的学生、俄苏文学研究者章海陵说:“胡耀邦注意到《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很可能是文学浏览的‘偶然’,但其中也有很多‘必然’,其中之一就是草婴优秀的译笔,令原作大为生色。”
1706237256
1706237257
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1956年的最后一天开始在《真理报》上连载。卫国战争期间,“不是阵亡就是叛徒”,许多幸存的苏联官兵归来后都承受过巨大苦难。据华东师范大学徐振亚教授说,那年除夕,莫斯科广播这篇小说时,真是万人空巷,许多苏联人站着听,在寒风中流下眼泪。“草婴是思想家,他很敏感,马上感觉到其中的内涵意义,立刻动手翻译。”
1706237258
1706237259
草婴后来写道:“我在翻译时心情激动,常常停下笔来擦眼泪……苏联人民在卫国战争中损失大约4000万人,因此战后几乎家家餐桌都留有空位,摆着没人动用的餐具……”
1706237260
1706237261
草婴对肖洛霍夫的许多作品都感兴趣,1949年前译过《学会仇恨》,之后又译了《被开垦的处女地》(重译时改名《新垦地》)、《顿河故事》,甚至苏联作家克鲁宾的访谈《访问肖洛霍夫》发表后,草婴也很快译介到《解放日报》上。
1706237262
1706237263
在草婴心目中,托尔斯泰是俄罗斯文学的巨人,他用一生的作品向人们宣示博爱、自由和人道主义精神,而肖洛霍夫是继承托氏精神及技艺最成功的一位,所以,草婴在50年代倾力翻译肖洛霍夫的作品。
1706237264
1706237265
问:俄罗斯出了许多了不起的作家,像契诃夫、陀斯妥耶夫斯基,像写出《日瓦戈医生》的帕斯捷尔纳克、写出《古拉格群岛》的索尔仁尼琴,您为什么对托尔斯泰情有独钟?
1706237266
1706237267
1706237268
《顿河故事》 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
1706237269
1706237270
1706237271
《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 中国青年出版社(1955年)
1706237272
1706237273
[
上一页 ]
[ :1.706237224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