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字猴:1.706263012e+09
1706263012
1706263013 理情行为疗法的搁置:满腹理想的艾利斯
1706263014
1706263015 对于艾利斯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而言,艾利斯最初对政治和经济感兴趣,有志成为一名政治或经济改革者,但是19岁时当看到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所作所为后,艾利斯对他们彻底失望,并非常憎恨美国共产党,且打消了要成为托马斯·杰弗逊那样伟大政治家的念头,但他仍然不放弃自己革命者的角色,转而投向性解放运动中,去倡导性革命。艾利斯初中时的想法挺简单的,他比较喜欢写作,意欲成为一个知名美国小说家。他计划在高中和大学时学习财会专业,在30岁之前挣足够的钱后“退休”,然后就可以没有经济压力地从事自己的写作。艾利斯的天真梦想被经济大萧条彻底击破了,1934年艾利斯从纽约城市大学毕业,获得了工商管理的学位。之后艾利斯为了生计和弟弟一起做服装生意,四处从纽约衣服拍卖行搜集裤子,然后再转手卖掉。
1706263016
1706263017 尽管艾利斯工作繁忙,但是业余时间还是坚持着自己的爱好——写作,他把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从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到剧本、散文等文学作品。在他28岁之前,他已经完成了大约24份手稿,但不幸的是,没有一篇能被成书出版。艾利斯也意识到自己不能再继续写小说了,想到自己看过很多关于性、婚姻的书籍,于是开始提倡“性家庭革命”活动。不久艾利斯主编了一部名为《性解放个案》的专著,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此后,艾利斯的朋友们开始把他当作性学领域的专家,常常来找他咨询关于爱情、性、家庭等相关的问题。艾利斯竟然发现自己还有比写作更令人喜欢的工作,那就是咨询。在跟朋友们的咨询中,艾利斯感到了自己知识结构的局限,于是决定重返校园,学习临床心理学。1942年艾利斯重返学校,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了一个临床心理学的课程班,1943年在拿到硕士学位之后,由于当时纽约还没有心理咨询资格证的考核制度,于是在读博士期间,他就只能开展私人的家庭和性咨询工作。
1706263018
1706263019 艾利斯拿到博士学位后,先是接受了罗杰斯疗法的培训,不过他觉得这种方法过于被动。继而,他又对精神分析产生了兴趣,刚开始,他坚信精神分析是最深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他决定学习并接受精神分析的培训,并想成为一名杰出的精神分析师。很多精神分析研究所都不招收没有医学博士学位的学员,艾利斯发现霍妮研究所(霍妮是著名的后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没有这种要求,愿意接纳他。于是艾利斯进入了霍妮研究所学习精神分析,并且在老师的督导下也实践了很多经典精神分析疗法的个案。就在这时,艾利斯受到许多著名心理学大家的影响,如霍妮、阿德勒、弗洛姆等后弗洛伊德学派的人物。因为艾利斯的专业是临床心理学,并受到性研究科学方法的影响,所以在咨询与治疗中他有意识地将精神分析变得更加“科学化”。
1706263020
1706263021 艾利斯的第一批来访者大多是朋友推荐过来的,或者是看过艾利斯早期的书籍受其启发而来。最开始艾利斯把自己的这些手稿,整理成集赠送给他的朋友和老师,他们受其感染而主动将艾利斯推荐给许多来访者,尤其是当遇到性、爱情和婚姻问题时。来访者感觉效果还不错,又把艾利斯推荐给自己的朋友们。如此几番,艾利斯火了!1947年艾利斯拿到了博士学位,于是开始在新泽西州进行临床心理全职工作,并很快在1950年成为那里的首席心理学家。刚开始为了竞争和赢得来访者,艾利斯心理治疗的收费是每45分钟5—10美元,因而艾利斯的来访者非常多,他甚至没有度假的空余时间。
1706263022
1706263023 理情行为疗法的早期:“理性疗法”
1706263024
1706263025 在艾利斯的学习和研究中,他发现弗洛伊德和他的大部分学生是不懂性科学的,很多地方都是与性科学相悖的,使他对精神分析疗法产生了怀疑,觉得精神分析疗法是一种效率极其慢且治疗师同样比较被动的疗法。治疗师要做的就是倾听,去发掘在问题背后的早期创伤经历,这对于从小喜欢自我挑战的艾利斯而言是不能接受的。加上艾利斯的哲学基础,他觉得应该考虑人们思维的因素在心理问题中的作用,于是就尝试着去更正他们的错误观点。虽然获得了一些成功,但是最后受到了霍妮研究所的排斥。于是艾利斯离开了霍妮研究所,相继在罗格斯大学和纽约大学从事教学工作。不幸的是,尽管艾利斯在心理学界和性学界已经小有名气,已经出版了一本《民俗中的性》,并发表了48篇学术论文,但是由于知名性学家的头衔让他在学术界变得备受争议,1952年,艾利斯不得不离开大学被迫自己从事咨询工作。尽管当时咨询行业不景气,艾利斯还是成为第一个能靠咨询谋生的心理咨询师。
1706263026
1706263027 艾利斯虽然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咨询治疗技术,然而整体而言他还在用精神分析疗法治疗来访者。艾利斯名声已在外,来访者络绎不绝,因而艾利斯感到很被动,效率低下的传统精神分析疗法的缺点彻底暴露出来,这时艾利斯同样发现了更致命的问题。在艾利斯给来访者实施精神分析治疗后,来访者的确感觉上好多了,情绪上没有太大的波动了,但是神经症的大部分症状还是没有消失,他们的困扰在之后似乎也没有得到减轻,于是艾利斯试图寻找一种具有良好重建效果的治疗方法,尝试从行为疗法和哲学思想中吸取其长处。
1706263028
1706263029
1706263030
1706263031
1706263032 艾利斯在激情洋溢地演讲
1706263033
1706263034 在给来访者进行咨询和治疗中,艾利斯总结出了他们心理问题的一个模式,那些被称为神经症患者的来访者都有一个共性,他们都有死板顽固的不理性的观念。他和同事整合了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一些观点,提出神经症是由引发焦虑的想法和行为表现习惯化所导致的。接着艾利斯发现,人们完全能够意识到这些不合理的想法,但是总倾向于“保持”这种想法,即使它们有可能导致绝望。这和艾利斯读过的哲人的观点不谋而合。埃比克泰德曾经说过:困扰你的不是事情本身,而在于你对它的看法;斯多葛学派也持有糟糕的情绪(如嫉妒、恐惧等)源自错误的判断,而有德的圣人则不会受到这些情绪的困扰。于是艾利斯试图将哲学思想整合到自己的心理咨询中,把埃比克泰德、马库斯·奥里留乌斯等哲学家的观点融入自己的心理治疗思想中。
1706263035
1706263036 在成功地对很多来访者进行治疗之后,艾利斯将自己切身经历、哲学思想、个案咨询治疗经验、行为疗法等整合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结构。1955年,艾利斯与精神分析疗法彻底决裂,自己创立了这种综合性的、主动引导式的心理疗法,因为哲学对他的启发非常大,并且治疗中来访者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故而他称之为“理性疗法”。随着疗法的不断发展,艾利斯发现,在自己的这种疗法中,其实情绪和行为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于是分别在1961年和1993年两次更名,分别改为理情疗法和理情行为疗法。
1706263037
1706263038 理情行为疗法的精髓:天才的整合
1706263039
1706263040 理情行为疗法的基础理论就是人格的“ABC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情绪、行为并非毫无干系的,而是相互作用的。艾利斯认为人们的天性是追求幸福的,这是人们生活的目标,但是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苦难事件,阻挠我们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有的人可能感受到比较健康的情绪反应,如情绪低落,懊恼、忧伤等,也有人可能感受到不健康的情绪反应,如愤怒、恐惧、抑郁等。对于同一个事件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就在于他们对于事件本身的认知和看法有差别。因而事件本身(Adventages)并不能导致情绪和行为反应(Consequences),而是人们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Beliefs)导致不健康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如果信念是合理或者理性的,那么就会产生健康的情绪行为反应了。
1706263041
1706263042 艾利斯于是对“不合理的信念”进行研究,总结出了11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其中最主要的三种是:
1706263043
1706263044 4.“无论出于何种情况,我一定要达成重要任务并且得到重要他人的认同,否则我就是一个不适应、不值得人爱的人!”这是典型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当自己所表现的不如所期望的时,过度关注这些不尽如人意的表现,过度地用这些表现来概括自己。这类不合理的信念很容易导致懊恼、自责等不健康的情绪反应。
1706263045
1706263046 5.“无论出于何种情况,别人要绝对公平地对待我,否则他们就是卑鄙可耻的小人!”这个不合理的信念,其实是将第一个信念中的自己换成了他人,他人必须要公平待我,不然他们就是邪恶的。这类以此概括别人的不合理信念难免会导致愤怒、仇恨等不健康情绪。大概希特勒的种族屠杀也是源自此类不合理的信念。
1706263047
1706263048 6.“我所处的任何情境绝对要依照我想要的方式进行,立即满足我的欲望,并且不会要求我努力改变或改善这些情境,否则就很可怕,我无法容忍这些事,我根本无法快乐起来!”同样,这个不合理信念高度概括了生活,不仅不合逻辑,而且不切合实际,因而会导致人们的挫折容忍度降低,自己感到不安、抑郁、拖拉、懒散等退缩性行为。
1706263049
1706263050 艾利斯进一步总结说,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它们都包含了一个“绝对的必须或者要求”:我“必须”要表现得很好并且获得别人的称赞,我“要求”别人必须公平地对待我,我“要求”生活必须按照我的意愿发展。而合理的信念则是将这些绝对的必须或要求转化成一种希望或期待,不让这些绝对的信念过度地夸大,同时客观而言,既然是希望,就允许这种令人失望的行为发生。这种转变其实就是跟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驳斥(Disputing)的过程。这样,ABC也就延伸至ABCDE(E,Effect,即不合理信念转变后的良好效果体验)模型。
1706263051
1706263052 驳斥,就是在咨询师或“自我”的帮助和引导下,跟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驳,驳斥那些不合理的信念,并建立合理的信念模式和理性哲学的认知体系。一般有以下四种辩驳方式:功能型驳斥——你这样想对你有什么好处?你继续这样想、这样做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实证型驳斥——支持你这种想法的证据在哪里?哪里白纸黑字写着?逻辑型驳斥——你希望生活变得对你十分方便,生活为什么就应该变得那样?X事件后为什么一定要有Y,请问这其中的逻辑在哪里?哲学性驳斥——这方面有时候可能几乎无法如你所愿,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生活的部分让你获得满足吗?
1706263053
1706263054 除了驳斥,理情行为疗法还有一些特定的训练来帮助来访者摆脱不合理信念的困扰,其中最著名的是打击羞耻联系、理情意象和幽默歌曲疗法。理情意象是指让来访者自己想象出情绪失控的情境,然后在咨询师的提示下自行改变看法,使情绪变得可以接受。幽默歌曲疗法是艾利斯创造的一种新方法,就是写一些歌曲,其中夸大了自己对爱情、生活的要求,让来访者认识到自己不合理信念的荒诞,如《爱我,爱我,只爱我!》:
1706263055
1706263056 爱我,爱我,只爱我,我没有你就会死!噢,为你的爱作出承诺,我就再不会怀疑你!爱我,爱我的全部——真的,真的去试着爱我,亲爱的;但如果你也想要我的爱,我会恨你直到我死,亲爱的,爱我!无论何时,完整地爱我!如果你没有只爱我一个,我的生活会一塌糊涂!温柔地爱我,没有任何条件地爱我,亲爱的!如果你没有那么爱我,我会他妈的恨死你,亲爱的!
1706263057
1706263058 经过驳斥和其他一些认知行为练习,艾利斯认为来访者应该达到三种“无条件接纳”:无条件地接纳自我,无条件接纳他人,无条件接受生活。无条件去接受自我的行为,接受他人对自我的态度,接受生活中的困厄,而不将其与自我、他人、生活本身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就像艾利斯对希特勒的评价一样:我不恨希特勒,但我憎恨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我们接受每一个人,包括希特勒,但接受并不意味着喜欢、爱;喜欢和爱是因为对方有值得爱的特征,而接受是因为对方是人。
1706263059
1706263060 理情行为疗法的启示
1706263061
[ 上一页 ]  [ :1.706263012e+09 ]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