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369835
当德国突然发现自己没有盟友时,最终的结果变得更加确定了。随着协约国军队在巴勒斯坦和萨洛尼卡取得胜利,土耳其前线正在崩溃。9月27日,保加利亚发送了一封照会,要求停战。9月30日,保加利亚提出停战条件,协约国接受了这些条件。10月3日,威廉二世成立了由巴登亲王马克西米利安(Prince Max of Badenn)领导的新一届更为自由的政府,该政府承认,打败目前对抗同盟国的势力是不可能的。该政府试图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于是向威尔逊总统求和。美国从来都不是协约国之一,为了保持行动的独立性,美国和协约国之间只是“打交道”,因此,如果美国愿意,它可以有不同的作战目标,也可以单独媾和。德国人选择利用美国的这种单独性,而此时此刻,美国人似乎乐于考虑让他们的作战目标与欧洲协约国的作战目标不同。10月4日,奥地利请求威尔逊总统停止战争;10月27日,奥地利无条件提出了停战请求。
1706369836
1706369837
法国和英国将加入与威尔逊的讨论,尽管他们对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中的某些内容持保留意见。十四点原则是威尔逊在去年1月提出的美国作战目标。这些目标大部分是由威尔逊的主要外交政策顾问豪斯上校起草。对英国来说,大多数都易于接受。这些目标包括承诺民主、自由贸易、建立国际联盟,以及公开达成谅解、无秘密外交。对于要求德国撤离所占领的领土(特别是比利时)并将其归还给这些国家的人民,英国也对这个目标感到满意,自1914年8月以来,这一直是英国作战目标的组成部分。而且,尽管英国决心保留自己的帝国,但它支持威尔逊关于奥匈帝国人民享有民族自决的观念。然而,英国对威尔逊要求海洋自由的主张感到焦虑,因为这将对英国实施帝国政策和皇家海军监管海外领地的能力造成影响。这对美国人没有什么影响,美国人认为没有必要维护大英帝国。如果英国接受这个原则,那么它将严重限制英国实施封锁的能力,而正是这种封锁摧毁了德国。威尔逊的中东建议也没有考虑到英国在那里的利益,例如前奥斯曼帝国的非土耳其民族的命运。威尔逊希望保证他们得到“自主发展”,并让达达尼尔海峡永久开放,以便船只自由通行,这些理想未必适合英国在该地区的需要。威尔逊也没有提到赔款问题,而英国渴望德国为其侵略行为的后果付出经济代价。
1706369838
1706369839
到了10月初,德国平民的士气开始崩溃,德皇和他的政治顾问们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不得不与威尔逊交涉。食物、燃料和衣物的短缺已经够糟糕的了,但是,在10月初,无情地袭击了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西班牙”流感传入柏林,并开始杀死营养不良和疲惫不堪的群体。10月6日,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在巴黎召开,官员们开始讨论德国停战的条件,怀疑德国政府的议和请求会不会只是空喊口号,并猜想德国是不是很快就会投降。对于德国和奥地利分别提出的要求,威尔逊总统不愿就他的看法同巴黎的各位代表交换意见,他主要关心的是敌人是否接受十四点原则。
1706369840
1706369841
然而,他确实向同盟国强调,当同盟国的军队仍在协约国的领土上时,他无法建议协约国停止敌对行动。同样清楚的是,早在10月8日,除了英国对十四点原则中的一些内容持保留意见外,对于结束敌对行动所需的条件,那些派军队与德国人作战的国家都有不同的看法。威尔逊总统在没有与协约国协商的情况下对停战请求做出了答复,并且直到10月9日才把他的答复告诉协约国,这让人们普遍感到恼火,尤其是劳合·乔治。除了德军撤出所占领的领土外,协约国还有他们自己想强加的条件。法国人——福煦传达了他们的观点——向德国提出了条件,出席了会议的汉基认为这些条件“太极端”,并且“非常羞辱人”。[15]
1706369842
1706369843
10月12日,当德国人答复威尔逊,寻求协商从他们所侵略的所有领土上撤退的过程时,英国人将此解释为这是德国人在为重新部署军队争取时间。在与劳、贝尔福、丘吉尔和陆军参谋长协商后,劳合·乔治给威尔逊发了一封电报,敦促他对德国人的停战条件“不要抱有幻想”,并就停战条件征求其盟友的意见。[16]威尔逊仍然没有征询他们的意见,但是,他在发给德国人的下一封照会中考虑到了劳合·乔治的电报,明确说明德国在组织军队撤离所占领的领土时,必须尊重美国和协约国军队享有的军事支配地位,必须结束潜艇战,并让正在撤退的德国军队停止肆意破坏沿途的一切。
1706369844
1706369845
10月19日,黑格被召到唐宁街,他就德国军队的现状发表了意见,并就如果德国人寻求停战,他们将提出什么条件发表了看法。他认为,即使德国人被赶出法国和比利时,他们仍会严守纪律,以便保卫自己的国家。他们不会接受无条件投降。他说,法国军队似乎认定战争已经结束,而美国军队缺乏一个有经验的军官阶层,缺乏足够的训练,并且组织不充分,没有多大用处。至于条件,他建议德国立刻撤出比利时和所占领的法国领土,交还阿尔萨斯和洛林,并由协约国军队占领,让法国和比利时的车辆和平民返回这些地区。劳合·乔治问黑格,他认为提供如此严苛的条件会有什么后果,这些条件将导致德国继续战斗。黑格回答说,协约国应当只提出他们愿意坚守的条件:“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法国人进入德国,以报旧仇。”他觉得英国人不愿为此而战。
1706369846
1706369847
他在发给德国人的一封电报中强调,唯一可接受的停战协议将是“让协约国及参战各国能够执行所做的安排,并让德国无法恢复敌对行动”。[17]总统还强调,在德国推翻霍亨索伦王朝并建立共和国之前,不会进行任何谈判,而是要求德国投降。第二天,德国接受了威尔逊的条件,并由威尔逊的军事顾问制定执行这些条件的具体细节。直到10月23日威尔逊才正式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协约国。
1706369848
1706369849
在德国接受威尔逊的建议以及协约国同意这些建议之前,战斗仍在继续。现在,协约国军队和美国军队继续占据上风。与此同时,随着奥斯曼军队被击败,在整个10月,英国军队都在征服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然而,黑格和亨利·威尔逊爵士仍然保持谨慎的悲观态度——黑格也许意识到了他过去宣告成功所造成的损害。10月下旬,他们警告劳合·乔治,德军的撤退是有序进行,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事实上,他们的军队并没有被打垮,如果遭到攻击,他们会猛烈反击。威尔逊认为德国没有理由投降,黑格指出,缴获的枪支数量已经下降。然而,军事家们不了解的是,德国的政治形势迅速变化,德国平民和军人的士气崩溃,这些促使他们接受了威尔逊总统的条件。失去保加利亚和土耳其等盟友对德国毫无益处。西线的德国军队已经精疲力竭,物资短缺,他们最多只能守住阵地:他们的指挥官并不指望能取得突破。
1706369850
1706369851
10月28日至11月4日,最高军事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了10次会议,以确定德国将提出的条件。10月29日,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在奥赛码头(Quai d’Orsay)——法国外交部的所在地——讨论了十四点原则。劳合·乔治带着战时内阁的指示(即不承认海洋自由)来到这里。克列孟梭支持劳合·乔治。豪斯——他代表威尔逊,也是“海洋自由”计划的制定者(汉基是这样认为的)——威胁说,如果不接受,那么美国可能不得不与德国单独缔结和平条约。在这种情况下,劳合·乔治和克列孟梭一致同意,协约国将继续战斗。劳合·乔治告诉豪斯,英国不是一个军事国家,而是一个海军国家,它的力量在于它的舰队,并且它不会放弃它认为合适的使用舰队的权利。第二天,英国向威尔逊传达了这个保留意见以及另一项意见,德国必须向因其侵略行为而遭受财产损失的平民给予赔偿。美国没有单独缔结和平条约,11月3日,威尔逊表示,他“体谅地”承认协约国的关注事项和封锁问题。[18]
1706369852
1706369853
在10月29日的会议之前,劳合·乔治告诉黑格,他希望在缔结和平条约后的一年内保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同时让关键行业的工人阶层恢复平民生活,尤其是矿工。“他显然认为,我们可能不得不面对国内的麻烦,以及面对我们现有的一些盟友的困难。”[19]与此同时,同盟国继续内爆。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宣布成立自己的政府。10月29日,德国公海舰队发生兵变。10月30日,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达成停战协定,奥地利要求与意大利停战。奥匈帝国的皇帝卡尔眼看着他的帝国分崩离析,并意识到他的人民渴望结束战争,双重君主制被载入了史册。奥地利舰队被移交给了南斯拉夫民族委员会。11月3日,奥地利和匈牙利与协约国缔结停战协定。
1706369854
1706369855
德国军需总监鲁登道夫对德国同意威尔逊的条件深感不满。起初,他不愿照单全收,后来认定这些条件是完全不能接受的。在10月底的时候,他认为他已经说服了自己,德国应当继续战斗下去。尽管一个月前,他认为德国已经战败了。然而,他很快意识到,并告诉他的政府,德国军队无法保卫中欧。如果守住西线(这是非常不可能的,因为随着协约国军队的推进,成千上万的士兵继续投降,仅在11月的第一个星期就有1.8万人投降),那么德意志帝国将会受到来自南部和东部的攻击。[20]德国的政治阶层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人民不会容忍又一个打仗作战的冬天,这些战争将让他们忍饥挨饿、没有燃料,他们的士兵看到大规模的进攻已经被击退了,而且和协约国军队(其拥有成千上万的准备涌入法国的美国士兵)不一样,他们没有更多的资源可供使用。随着工人苏维埃的成立,德国城市的秩序开始瓦解,汉堡和慕尼黑等遥远的城市也发生了起义。一旦这些事情发生,除了最狭隘的德国人以外,所有人都清楚地认识到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1706369856
1706369857
11月1日,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宣读了劳合·乔治与其他协约国领导人和全权代表早些时候批准的停战条件。黑格认为它们“非常严苛”:德国人在莱茵河以东40公里处撤退,交出5000支枪和大量车辆,并撤离领土。[21]英国政治和军事领导人反对向德国强行施加“屈辱性”的和平条约,米尔纳和德比称类似这样的举动“违背了大英帝国的最佳利益”。[22]然而,对一些人来说,提议的条件还不够。代表相当一部分公众发言的诺思克利夫通过《泰晤士报》呼吁德国无条件投降。就在停战前,诺思克利夫与劳合·乔治进行了一系列越来越有火药味的会晤,他警告劳合·乔治不要对德国宽大处理,并重复了他的要求,以便弄明白政府考虑的人选是谁,而且也许还要求在即将到来的和会上成为代表团的一员,据说,首相对他说“见鬼去吧”。[23]
1706369858
1706369859
二
1706369860
1706369861
随着西线局势的逆转,人们开始猜测,劳合·乔治将在“深秋”举行大选,首相身边的人奉其命令助长了这种猜测。[24]该年8月,他告诉里德尔,他“强烈支持在11月向英国发出呼吁”,因为当时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他认为进行选举对他有利。不过,他说,无论如何,上次选举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八年,因此现在应当尽快进行选举,从而否认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势。[25]这让政治阶层在休会期间有了谈资,而且政府即将推出新的登记册——这个登记册“彻底改变了选举地图,也彻底改革了选举机制”——这使得提前选举变得无法抗拒,无论战争是否仍在进行。[26]然而,当这个问题第一次被讨论的时候,人们相信战争可能还会持续一两年。
1706369862
1706369863
客观地说,举行选举具有无可争辩的理由,因为政府在不同时期通过了五项议会法案,每次将任期延长几个月,使得议会超过正常任期三年。在1910年12月的选举中,有一半的下院议员没有选出来,但是在补选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对手,因此无法反映出民主。此外,不仅有大量的新选民“成为新的选民类别,例如年满19岁的士兵和作为新性别的女性”,而且在10月23日,下院就塞缪尔提出的一项决议进行了辩论,该决议要求通过一项法案,允许女性成为议员。274名议员(包括曾经在这个问题上无法改变态度的阿斯奎斯)支持该法案,只有25名议员反对,尽管有人呼吁成立新的下院,以便做出决定。正如塞缪尔所说的那样:“你不能说‘600万妇女可以成为选民,但决不能有一名妇女成为立法者’。在通过《人民代表法案》时,我们采取了深思熟虑的行动,已经放弃陈旧、狭隘的信条,这种信条认为妇女的领域就是家,除了家,她们没有其他的领域。”[27]然而,穆克斯上将坦言,“我认为下院不适合任何受人尊敬的女性坐在里面……如果要通宵开会,如果要熬夜到凌晨2点或3点,那会发生什么?‘谁回家?’的问题将变成‘谁将送我回家’的问题”。[28]
1706369864
1706369865
8月下旬,另一个早期迹象表明政府将进行选举,那就是政府宣布将于11月在电影院上映一部讲述劳合·乔治生平的电影,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选举的猜测。9月12日,劳合·乔治在曼彻斯特发表演讲,正式开启了他的竞选活动。在那里,他感受到了出生城市的自由。他没有提到选举,但是,他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他在演讲的开头提到了胜利的必然性——“德国人没有美国的帮忙”。[29]他表达了组建一个国际联盟的愿望。他还提到了重建,修建更便利的交通,以及更好地利用英国的“人力资源”;并强调改善医疗保健——也许他最著名的言辞是,“我们无法靠C3等级的人口维持一个A1等级的帝国”,他声称,一位医生告诉他,“如果这个国家的健康水平得到适当重视”,那么还会有额外的一百万人能够被武装起来。他早些时候就表达了这些观点,因为他知道必须做出一个最为重要的变革承诺。8月,在与里德尔讨论未来时,他提到了奥克兰·戈德斯向他提交的“令人不安”的统计数据,这些数据显示,“这个国家的人民的体质远远低于应有的水平,尤其是在农业地区,那里的居民本应是最强壮的”。他接着说,“这是因为工资低、营养不良和住房条件差。在战争结束后,必须立刻纠正这些问题”。[30]
1706369866
1706369867
他原计划去北部城市视察,但是,在曼彻斯特演讲的那天晚上,他晕倒了,被诊断出得了西班牙流感。曼彻斯特市的市政厅为他准备了一间卧室,电车从他休息的大楼一侧改道,以便让他享受清静和安宁。曼彻斯特的一位顶尖专家照料他,9月21日,他恢复了健康,回到伦敦,但仍然虚弱无力。
1706369868
1706369869
他开始试探同僚们,看看谁能在人才济济的政府里成为战后重建英国的最佳人选。当时,他甚至准备把诺思克利夫也包括进来,尽管朋友们警告说他不可能与诺思克利夫共事。比弗布鲁克在他那本不可靠的回忆录《男人与权力》(Men and Power)中声称,在亚眠战役前焦虑的几个月里,诺思克利夫拉拢他和雷丁,让他们向劳合·乔治提出主张,以便让诺思克利夫担任枢密院议长,并协助劳合·乔治拯救这个国家。没有其他证据予以证实,这样的故事削弱了诺思克利夫在宣传工作中做得很出色的事实。在战争的最后阶段,英国又开始散发传单,这些传单进一步破坏了本已低落的德军士气。甚至在飞机投入使用之前,英国利用气球在6月至8月间投下了7820367张传单,这引起了兴登堡的警觉,他们警告军队,协约国在对“德国的意志”开战。[31]
1706369870
1706369871
尽管诺思克利夫取得了种种成就,劳合·乔治也准备考虑让他担任内阁职位,但是,首相意识到无法信任他。不过,在那时,劳合·乔治也不值得信任。诺思克利夫最大的抱怨之一是,他认为劳合·乔治已经承诺在新的登记册生效时立刻进行选举,但劳合·乔治没有这样做。随后,诺思克利夫通过里德尔要求知道劳合·乔治正在考虑的新内阁成员的姓名,因为他不会利用他的报纸来支持一个纳入了他所说的“老帮派”——阿斯奎斯的联盟——的政府。对劳合·乔治来说,这个举动太过火了,他回话说,他“不会对政府的组建做出任何承诺,也不会妄想去做这样的事情”。[32]由于没有任何东西能让他和诺思克利夫推心置腹,或者让他就可能做或不做某事寻求诺思克利夫的认同,他意识到诺思克利夫可能会撤回其报纸所给予的支持——鉴于劳合·乔治实际上没有政党的支持,因此,报纸的支持是至关重要的。由于首相决定在情况允许的时候进行选举,因而他需要另一家报纸作为支持手段。
1706369872
1706369873
几个月来,他知道英国政治的本质即将发生变化。春天,在霍尔丹家举行的晚宴上,他告诉主人以及当时在场的西德尼和比阿特丽斯·韦伯,“未来将存在于两个新的政党之间,而旧的自由党将分裂成这两个政党”。[33]1918年12月的大选(即现有联合政府的支持者和剩余的其他政党之间的竞争)计划,早在明确这将是一场战后选举之前就已经拟定,更确切地说,是在预计主要问题是将这场战争打到最后,还是试图进行议和的时候。劳合·乔治决心要实现前一种情况,而追随阿斯奎斯的许多自由党人(尽管可能不是阿斯奎斯本人)则要实现后一种情况。[34]早在1918年7月,首席党鞭盖斯特就已经拟定了值得政府支持的议员名单。[35]
1706369874
1706369875
自1917年初以来,首相就急于让一位友好的商人买下《每日纪事报》,该报的日发行量达80万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如前所述,该报还让莫里斯将军担任军事记者,因此,劳合·乔治找个朋友买下该报的另一个动机是强迫莫里斯离开,并阻止他写一些与战事指挥有关的不友好的文章。该报的售价为110万英镑,每年的利润约为20万英镑(不过其中的13万英镑被用于缴纳超额利润税)。这位友好的商人就是亨利·达尔齐尔爵士,他是一名自由党议员,同时也是《雷诺兹新闻》和《波迈公报》的老板。去年1月,他被提升为准男爵,这有助于他的收购活动。里德尔参与了收购《每日纪事报》的阴谋,他在9月初坦言,在安排融资方面存在“一些困难”。[36]不久后,政府公布了这些困难的性质。
1706369876
1706369877
10月1日,交易完成。“劳合·乔治将通过亨利·达尔齐尔爵士完全控制编辑政策,达尔齐尔实际上将是他的经纪人”,里德尔说道,“这个实验将会很有趣”。[37]首相实际上使用别人的钱——而且这笔钱的来源非常可疑——来拥有一家报纸,他从来不认为这种行为是得体的,但是,劳合·乔治的亲信们就没他那么高尚了。不久后,人们普遍认为,出售爵位所得的钱资助了这次收购。作为大臣的比弗布鲁克极不恰当地深深卷入了这场阴谋,这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以至于10月15日下院对此进行了讨论。拉纳克郡议员、阿斯奎斯的坚定支持者威廉·普林格尔说,“如果公共信息的源头落入少数团体或某个团体的手中,那么这实际上是在嘲弄真正的民主”。[38]他声称《每日纪事报》“实际上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39]
1706369878
1706369879
追随阿斯奎斯的人知道,在大选到来之际,报界几乎没有人会为他们说话,这放大了达尔齐尔为劳合·乔治所取得的成就。普林格尔希望政府对收购该报的交易进行调查,然而,政府把比利时交给德国人的可能性都要大于进行调查的可能性。他把政府不进行调查的原因记录了下来。政府曾向两位早期的潜在买家——肥皂和清洁剂的巨头莱佛休姆(Leverhulme)勋爵和科尔文(Colwyn)——授予过爵位,从而让他们不要挡道;而且作为首席党鞭的盖斯特也参与了这些谈判,因此,几位杰出的政客肯定会因为此类调查而受到损害。普林格尔要求在场了解真相的人士——达尔齐尔和盖斯特——纠正任何细节上的错误。他们保持沉默。
1706369880
1706369881
他继续透露,政府要求一名会计师对《每日纪事报》进行估价,会计师给出的估价为90万英镑,低于老板的期望值,并且这个数字已经传达给了盖斯特。“在收到这份报告后,我们发现莱佛休姆勋爵并不是真正的涉案人,”普林格尔继续说道,“但是,在日光牌肥皂的背后,还有一个有趣且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比弗布鲁克勋爵。当时,比弗布鲁克勋爵是新闻大臣。我觉得这件事涉及下院,因为新闻大臣既是政府成员,也是一位负责任的大臣,在他宣称自己已经放弃了另一份先前拥有的报纸的所有控制权时,他本应就收购报纸进行谈判。”[40]
1706369882
1706369883
然而,普林格尔透露,由于价格太高,比弗布鲁克退出了。如果政府想要买下《每日纪事报》,那么将不得不使用政党基金。比弗布鲁克曾经答应,如果他买下这份报纸,那么他将再支持劳合·乔治五年。他还没有准备好代表《每日快报》做出这个承诺。更复杂的是,《每日纪事报》的老板弗兰克·劳埃德(Frank Lloyd)拒绝向托利党出售该报。在了解到这一点后,盖斯特曾试图说服劳埃德相信比弗布鲁克——他通过劳进入英国政坛,并完全赞同保守党的政治主张——实际上不是托利党人,尽管他曾是托利党的议员。盖斯特并不是那种可怕的“新派男人”——这类人在一定程度上靠着不正当手段和表里不一发迹——而且他早该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他是温伯恩的弟弟,丘吉尔的表亲,在退伍之前就获得了杰出服务勋章。用这种方式弄脏他的手,将会严重贬低他的身份。
1706369884
[
上一页 ]
[ :1.706369835e+09 ]
[
下一页 ]